第209章 巨浪来袭

清晨的阳光洒进办公室,我正在查看昨晚收集的数据,突然手机疯狂震动起来。

"林总,大事不好!"何俊的声音透着焦急,"绿洲科技同时在十几个城市发起了'传统工艺创新计划',投入资金超过50亿!"

我快速浏览着推送来的新闻。绿洲科技这次玩了一手漂亮的公关,他们不再强调收购,而是包装成扶持传统文化的形象。

"他们这招真狠。"季雪走进来,脸色凝重,"很多手艺人都动心了。"

确实,绿洲科技开出的条件极其诱人:

免费提供工作室

五年重点扶持

作品优先展销

品牌推广支持

"先别慌。"我示意大家坐下,"这正是我们预料中的反击。"

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文件:"看看这个。"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份详细的市场分析:绿洲科技虽然投入巨资,但他们的计划有个致命弱点——过度商业化。

"他们想把传统工艺变成流水线产品。"我解释道,"表面上是在扶持,实际上是在扼杀工艺的灵魂。"

正说着,王强冲进来:"林总,您猜对了!已经有老师傅看出问题了。"

他打开手机视频:一位徽州老木匠正在接受采访。

"他们要求我三个月出300件作品,这怎么可能?"老木匠摇头叹息,"一件好的家具,光选料就要一个月。做快了,就不是匠心之作了。"

我站起身:"召集所有核心成员,开个紧急会议。"

半小时后,会议室座无虚席。

"绿洲科技这招确实厉害,"我直入主题,"但他们忽略了一点:真正的工匠,最看重的不是钱。"

投影上显示出我们的应对方案:

第一步:发起"匠心守护计划"

成立工艺评价委员会

制定质量认证标准

建立作品溯源系统

第二步:推出"新匠人扶持计划"

设立师徒帮扶基金

开展技艺交流活动

组织创新工作坊

第三步:打造"文化传承基地"

建设传统工艺园区

开展文化体验活动

发展研学旅游项目

"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我强调,"而是一场文化保卫战。"

季雪补充道:"我们要让大家明白,传统工艺的价值不只是金钱,更是文化的传承。"

就在这时,陈工兴冲冲跑来:"林总,好消息!江南三省的漆器大师们联名发表声明,要和我们站在一起!"

紧接着,好消息接连不断:

西北的皮影艺人加入联盟

川蜀的织锦大师表态支持

岭南的牙雕传承人公开响应

"看来老师傅们都很清醒啊。"何俊笑道。

我却道:"现在的关键是年轻人。他们最容易被高薪所诱惑。"

季雪若有所思:"要不,我们办个'新匠人论坛'?让年轻人自己来讨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好主意!"我一拍桌子,"就这么办!"

三天后,论坛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工匠齐聚一堂,讨论热烈。

一位景德镇的青年陶艺家说:"确实,高薪很诱人。但如果失去了创作的自由,那就不是艺术了。"

另一位苏绣传承人也表态:"我们要的是能够创新的平台,而不是被束缚的囚笼。"

论坛上,年轻人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渴望创新,但不想丢掉传统的根;他们需要发展,但不愿意牺牲工艺的灵魂。

看着这一幕,季雪悄悄说:"你真是太了解他们了。"

我笑道:"因为我也是年轻人啊。我们这一代人,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论坛结束后,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绿洲科技的创新计划在多个城市遭遇挫折,很多签约的工作室要求解约。

"为什么?"何俊好奇地问。

王强解释:"他们发现,绿洲科技的所谓创新,其实是想把工艺品变成快消品。这违背了工匠精神。"

我环视众人:"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不是表面的光鲜,而是内心的坚守。"

晚上,收到一条特别的消息。是一位签约了绿洲科技又解约的年轻木匠发来的:

"林总,我差点走错路。现在我明白了,真正的创新,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向前,而不是抛弃过去。我想加入你们的联盟。"

看着这条消息,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场文化保卫战,我们赢得不只是市场,更赢得了人心。

季雪走过来,轻声说:"这场巨浪,我们挺过去了。"

我望向窗外的夜空:"是啊,因为我们有最坚实的基础——匠人们的信念。"

这一仗,我们用文化的力量,击退了资本的巨浪。而这,正是传统工艺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喜欢我在校园当最强关系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