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事,当然是事关齐、鲁两国的事。但这个事也不算是事关国家层面的大事,只能说是事关一个鲁国大家族的家事。这事,前面我们已经提及了,那就是孟氏家族的事。
公元前613年9月,孟氏家族宗主公孙敖死了。要注意,孟氏家族可以说曾经是鲁国的第一大家族,其宗主正是公孙敖,后世称孟穆伯。
公孙敖的故事,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为了一个莒国女子,他向世人展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价更高,他演绎了一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轰轰烈烈。
这个故事本已结束,但现在有了后续。由于自己不顾家国飞蛾扑火般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所以公孙敖在鲁国的一切都没了。他的上卿之位和孟氏家族宗主地位,均由其长子仲孙谷继承。
仲孙谷虽然贵为孟氏家族宗主,但由于父亲公孙敖这一段故事的存在,使整个孟氏家族都蒙了羞,让仲孙谷在鲁国人面前根本抬不起头来。
抬不起头来的日子是郁闷的,持续郁闷的人往往身体状况是有问题的,仲孙谷终于病倒了。在那个年代,生病绝对是一场灾难,反正仲孙谷病倒后就再也没起来。
公元前613年8月,仲孙谷病逝,孟氏家族的上卿之位和宗主地位,就由其公孙敖次子、仲孙谷之弟仲孙难继承。duwo.org 比奇小说网
在齐国的公孙敖听说儿子死了,想想自己白发人还在,儿子黑发人先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肯定是影响了儿子,非常伤心难过。公孙敖这时想起了祖国,他渴望回到鲁国,无论如何,也要见儿子最后一面。
于是公孙敖要求自己的儿子仲孙难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自己回一趟鲁国,至少奔上儿子仲孙谷的丧。
父命难违呐。仲孙难上下打点,几乎将家里库存的财物都花光了,总算让鲁国上下一致同意公孙敖回一趟鲁国来。但谁曾想,就在公孙敖回国的路上,还没出齐国国境,居然于公元前613年9月在路上也病死了!
仲孙难本来是请求让父亲公孙敖回一趟鲁国,大家都同意了。但现在是公孙敖死了,那如果再让公孙敖的尸体回来,意味着同意公孙敖归葬鲁国。
回一趟鲁国,与归葬鲁国,那可是两码子事。这下,与公孙敖有着夺妻之恨的执政上卿公子遂不干了:这种东西,还配是鲁国人么?既然死在国外,那就葬在国外好了。
公子遂就一个态度,坚决不同意公孙敖归葬鲁国!
这下好了,公孙敖死后,他的尸体一直停留在齐国。要知道,公孙敖死时是什么季节?周历的九月份,相当于现在的七月份,那可是最热的季节!要保存尸体,说多难就有多难,史料虽然没怎么记载孟氏家族是如何保存着他们老宗主尸体的,但当时的最常用办法就是用冰块。毛想想好了,当时要用掉多少冰块!
孟氏家族为此又耗费了大量的钱去处理公孙敖的尸体,刚刚继任为宗主的仲孙难真的很难,连史料都记载了他有多憔悴,“有毁”!
什么意思?毁,指一个人在居丧时,因为悲伤过度,以至于身体容颜有所损伤,这被称为毁。但古时有训,“毁不危身”,意思就是亲人去世,至亲肯定悲伤,导致影响身体。但不能因此而损害自己的性命,不能出现悲伤致死。
也就是说,对亲人去世的悲伤,绝对不能过度。但仲孙难呢?这个名字取得看来是有先见之名的,他接连经历了自己的父亲为女人胡作非为而导致家族严惩受损,再是兄长仲孙谷英年早逝,自己又为了父亲公孙敖四处打点,将家财都用得差不多了。现在又为了父亲公孙敖一具尸体以得继续耗费大把钱财,估计也卖了不少地了,使孟氏家族这个原来的鲁国第一大家族顿时衰落了一大截!
难不难?当然难了。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执政上卿公子遂还不让公孙敖的尸体归葬鲁国,这让仲孙难真的痛苦不堪。
仲孙难很痛苦,齐懿公也非常郁闷,毕竟放着一具老外的尸体在自己的国内,说有多晦气就有多晦气。而且,齐懿公自己也已经从公孙敖以及他的孟氏家族那里得到了不少财物。现在看看鲁国的这个孟氏家族,估计也榨不出什么油水来了,那就想办法让这老外的尸体回鲁国去吧。
齐懿公派人对仲孙难出了个主意:就将灵柩停放在齐鲁边境,在齐鲁边境设置灵堂,将场面搞大一点,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是鲁国人的尸体,却得不到回国安葬。
齐懿公的主意,就是你鲁国既然不要脸,那就丢大一点,到时不单是孟氏家族脸上无光,你鲁侯、整个鲁国,难道就有面子了?
仲孙难立即照办,他一边派人将公孙敖的灵柩停放在齐鲁边境,搞了一个场面很大的灵堂,一边亲自去求见鲁文公,请求将父亲归葬鲁国。
据说,一开始鲁文公也很厌烦,毕竟公孙敖确实给鲁国丢了大脸,尤其是执政上卿公子遂坚决不同意。
但仲孙难就来了个死皮赖脸,他就整天站在鲁国朝堂,反正鲁文公一天不答应归葬请求,那他就在鲁国朝堂上站一天,直到答应为止。
当然,这个过程,对仲孙难来讲是悲愤的,不管父亲生前有多大的罪过,但现在他都死了,你公子遂还有什么可以值得计较的?难度自己讲求一个孝字,还要遭到这样的打击?
公子遂终于拗不过仲孙难了,也许一开始是自己有理,但如果人家都死了大半年了,你还不让人家归葬,那确实说不过去。就这样,在仲孙难的强烈要求下,公子遂也终于点头同意让公孙敖归葬。
一切都解决了,仲孙难总算是将这天大的难事给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安葬公孙敖之事,这个事到现在也就是一个程序性的东西了,但故事还是有得讲的,因为史料记载了公孙敖原本在鲁国的夫人声己哭丧的事。
这个公孙敖原本在鲁国的夫人声己,按理来讲应是公孙敖的次妻。按礼,当公孙敖夫人过世后,应该是排名第二的侧室声己升为夫人。但公孙敖非但没提拔她成为夫人,反而惹出了一场为了一个莒国女人不惜牺牲一切的故事。
所以,声己对公孙敖非常怨恨,她见公孙敖尸体被运回了鲁国,就简单地走了个哭丧的程序。据说她就只是在公孙敖的灵堂里干嚎了几声,算是为公孙敖哭过丧了。
这事还没有完哩。毕竟,公孙敖在鲁国可以说是一大人物,公族大夫,与如今的鲁国所有卿大夫都是同宗关系,季孙行父、叔孙得臣等上卿都按礼赴公孙敖灵堂来吊唁哭丧了,但排起来是同宗兄弟的执政上卿公子遂就不愿前来吊唁!
很显然,公子遂还是记着公孙敖对他的夺妻之恨,简直是不共戴天般的那种恨。这样一来,那些坚定站在公子遂一边的同宗亲戚,也就不愿来为公孙敖吊唁哭丧。
放到现在,大家也许会说,你爱来不来。但在春秋时期,这可是大事。一个人活着时可以被人看不起,但如果死了都得不到足够的吊唁,说明这个人至死都没被原谅,那他在那边会安心做鬼吗?会顺利投胎转世吗?
反正至少仲孙难是这样想的,他很着急,亲自赴公子遂府上,苦口婆心劝公子遂道:“叔,侄儿听说,丧事是对待亲人的终结。对于亲人,虽然不一定会有善始,但应该有一个善终。古人云:兄弟致美。也就是说,兄弟之间,应各尽美德。
兄弟有匮乏应救援,兄弟有喜庆应恭贺,兄弟有灾难应慰问,兄弟有祭祀应一起,兄弟去世应哀伤。此五事,虽各不相同,但其根本意义在于不绝其爱。这才是对待亲人之道!
叔,您本来就没有做错过什么,您对家父有恨,侄儿完全是理解的。但是,家父是您的兄弟,兄弟去世您不表示哀伤不去吊唁,这违背了对待兄弟亲人之道啊。您是我们鲁国的执政上卿,何必为此事给自己留下非议呢?”
公子遂听后不禁动容,心道,不管如何,那老王八蛋已经去世了,自己再怎么样,也终归是他的堂兄弟,自己有什么可以放不下的呢?如果自己再坚持不去吊唁公孙敖,这岂不是自己违背了礼法吗?
公子遂叹想起这位曾经是自己政坛对手的公孙敖生前种种荒唐所为,了口气,摇了摇头,最后决定放下一切心结,带着同宗兄弟亲人们都去孟氏家里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