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指点迷津

仲由连连叹息,再次返回向孔子复命。

孔子嗟叹不已。

仲由见老师郁闷,劝道:“唤子见客,乃守长幼之礼,宾客之道。既是知礼守礼之士人,为何弃君臣大义于不顾?择山林而隐,只顾自身,非高士也。”

众弟子纷纷点头赞同,大家讨论起来。

士人求学为了什么?学而优则仕。不出仕,又如何为国为民?隐士,多为逃避现世者,虽有才,却弃国弃民于不顾,乃无德也......

听着众弟子的讨论,孔子未加评论。弟子们的话,都是对的,也是自己所坚持着的。但经历了这么多,孔子貌似觉得哪里不对。

学而优,非得出仕为官么?

自己碰到不少高人,但不少并非在朝为官,而是选择隐居。难道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

一路而来,弟子们纷纷议论着,孔子胡思乱想着,傍晚时分,前方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

河水清澈,河道甚宽,河上无桥,欲过此河,须得舟渡。

仲由四处望了望,无舟,更无渡口。这怎么办?

仲由对孔子道:“请夫子稍侯,弟子前去问津。”

津,指渡口。仲由说去问津,就是前去打听渡口在哪里。

仲由在附近走了一圈,没找到人,无人问津。

眼看天要暗下来,仲由正着急,突然听到前面一土坡后传来有人说话的声音。

只听一人哈哈在笑,一边笑一边道:“长沮兄,那宋人也有趣得紧,一直苦等着野兔再次送上门来,结果误了耕种。”

又听另一人道:“桀溺兄,今你我两人耕种于此,可千万不能守株待兔哦。”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笑着。

仲由听出了故事来,原来此二人一人名长沮,一人名桀溺,两人所说的,应该是宋人守株待兔的故事。

这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宋国人,有一天正在地里耕种,突然有一只野兔窜来,因慌不择路,结果一头撞死在地头一个块石头下。

宋人大喜,上前捡起野兔,回家后煮了美美吃了一顿兔肉。

如果天天有这等好事,那还辛苦耕作什么?

于是,宋人就天天守在地头,不再耕作,苦等着野兔。

野兔呢?当然不可能再有一头撞死在宋人地头的野兔了。

于是,田地荒芜了。

仲由当然听过这则故事,但此时的他只想着找到渡口,此处既有人在,那自然知道渡口所在。

仲由忙爬上土坡,果发现有两个人,看来是刚锄完草,见日暮西山,两人正要歇锄而归。

一人清瘦而颀长,一人壮实而高大。仲由刚听到两人说话,知道一人叫长沮,一人叫桀溺。看来,那瘦长的叫长沮,那壮实的叫桀溺。

又是锄草的,怎么自己净遇到农民伯伯?

仲由上前,施了一行,恭敬道:“两位有礼了。”

长沮和桀溺两人互看了一眼,长沮扑哧笑出声来,轻声对桀溺道:“桀溺兄,兔子不是来了?”

两人哈哈大笑,转而上下打量了一番仲由,问道:“汝是何人?”

仲由忙道:“吾乃鲁人仲由是也,今随老师孔夫子经过此地,大河挡路,迷津于此,请先生告知,不胜感激。”

长沮问道:“孔夫子,是否鲁人孔丘?今在何处?”

仲由听长沮直呼老师之名,心下不悦,碍于问津于人,也不好发作,领着两人上坡,手指孔子方向,道:“就在那里。”

桀溺和长沮手搭凉蓬望了望,道:“孔丘呢?”

仲由看了看后,道:“那身高魁梧长者即是吾师孔夫子也。”

桀溺微微摇头,自言自语道:“既是孔丘,应无所不知,怎不知区区一津?”

说罢,不再看仲由,径自转身而去。

仲由目瞪口呆,心道此人有病,自己依礼而问,你这家伙无非就告之以渡口在何处即可,就算不告之,也无需出言讥讽!

仲由不悦,刚想说什么,却听长沮冷冷道:“自诩满腹经纶,天上地下,古往今来,无所不知,竟连区区一津都不得而知。如今的圣人,就长这模样?”

仲由终于火起,但还没等他把火发起来,长沮又道:“如今这世道,本如这滔滔江水,无人可以改变其势。仲由先生本乃德才智勇仁信之人,与其跟着汝师孔丘作这无谓的努力,还不如与吾等隐于野,图一世快活逍遥,岂不更好?”

说罢,长沮再也不理仲由,追上桀溺而去。

仲由呆呆看着两人离去,悻悻然回报孔子。

孔子长叹一声,良久,默然无语。

众弟子面面相觑,气氛顿时沉闷。

颜回走上前,正欲说几句,却听孔子若有所失道:“人不与鸟兽为伍,禽鸟有翅而翔,兽居山林而走,各有各的道。

君子不与世人共处,又如何展示胸中抱负?天下大乱,吾等才不得已辛苦周旋于世。天下若大治,吾等又何必呢?”

大家嗟叹不已,幸亏沿河走了不久,渡口赫然在前,孔子等人大喜,总算赶在天黑下来前过了河。

只是,谁也未曾想,因为仲由在此询问渡口,后来,人们把这条河就称为子路河,此地不远处的村庄就叫子路村,所在的乡镇称子路镇,镇上主要街道就称子路街!

在如今的罗山县青山镇,一直流传着子路问津的故事,为纪念孔子师徒在这里问津的轶闻,据说后人还专门设置了石碑。

当然,在历史文化互相争抢的如今,孔子到底是在哪里询问渡口,说法颇多,迄今为止尚无定论。

如武汉新洲邾城东面有一条河,就叫孔子河,河畔迄今尚遗存有一座问津书院。据传,该书院正是当年孔子“问津”此地而得名。

还是据说,在汉代,有人在武汉新洲的孔子山旁挖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石碑,轰动朝野。当时的淮南王刘安遂在当地建亭立碑,并修孔庙供人祭祀,建问津书院,征召当地名士学子办学,共出过进士三百八十七人。

问津书院一度与白鹿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并称当时四大学院。

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问津。

仲由问津的故事,史称子路问津,最后诞生了“指点迷津”、“无人问津”等成语,切切实实丰富了中华成语文化。

至于那两位分别叫长沮和桀溺的隐者,有人说其实并非两人真名实姓。

沮,即沮洳。溺,即淖溺。无非是因两人隐居于河边,故其名与水相关。

表面上,是孔子师徒问津,即问渡口何在。但流传下来的这则故事,却是史料通过楚国隐士,来暗喻指点孔子的迷津。

这些年,孔子穷途于诸侯列国之间,欲谋求出仕为官,结果总郁郁不得志。

难道,自己倡导的学而优则仕错了吗?

难道,是自己致力于克己复礼推行礼制错了吗?

难道,是自己的儒家学说错了吗?

前途茫茫,自己带着众弟子还在努力向前,但貌似自己已然迷失在了这个春秋江湖。

因为这是一个完全坏掉了的江湖,这个江湖,让孔子的一整套以礼为纲的治国理政思想几无用武之地。

此番去蔡国,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楚国,是为了自己要去楚国出仕为官。

曾经,孔子一直在努力,在蔡国那里,如何为楚国争得一份功劳,以符楚王公开宣称将封赏七百里土地之名。

后来,孔子认为,只要自己去楚国,凭那位有德楚王的承诺,自己完全可以先做了楚国的官,再努力为楚国效力即可。

但现在,孔子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必要去楚国了。

因为天下局势不断在变化,楚国的局势也在变化。

也许,自己根本无法适应接下来的楚国政坛。

因为消息传来,此时的楚国国君楚昭王,由于在复兴楚国大业中殚精竭虑,身体状况非常糟糕,恐命不久矣。

好吧,基于孔子准备赴楚,我们得介绍一下楚国了,不,还是应该负责一些,将整个春秋江湖的基本情况介绍一下。

时间,就定在公元前489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