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进行大规模改制后,金太祖从弟、代表汉化势力的完颜挞懒(汉名昌)逐渐掌权,他与靖康被俘的宋臣关系甚密。金太祖第四子完颜兀术(zhu,汉名宗弼,野史称金兀术)也开始掌握军权。建炎三年闰八月,挞懒决定分四路攻宋,娄室仍攻陕西,挞懒自率军攻山东、淮北,拔离速、耶律马五攻湖北,兀术率主力出归德军,目标直追宋高宗。这一次金军在北方依然顺利,拔离速探得孟太后在南昌的消息后,快速攻克南昌的北面屏障,直取南昌,孟太后仓皇逃离。十一月初,兀术也快速攻克和州(今安徽和县),又进攻采石渡准备渡江。知太平州郭伟反复击败金军,兀术又转攻芜湖,又被郭伟率军击败。兀术此刻一心要穷追高宗,转攻建康西南的马家渡。镇守建康的是尚书右仆射、江淮宣抚使杜充,他忙遣都统制陈淬率三万军拒战,又遣御营前军统制王■(xiè)率万余军助战。双方苦战十余合不分胜负,但王■率军先遁,造成陈淬失利,兀术强渡马家渡成功。高宗当时正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本欲效仿真宗亲临澶渊的故事,但此时的形势岂能与当时相比,诸臣都劝他暂避,于是退往明州(今浙江宁波)。
在金军快速插入时,很多叛军和盗贼也趁势独立,不少高级官员被盗贼杀死,浙江的形势非常危急,最后宋廷决定在定海(今浙江镇海)登船,避入海中。金军进攻明州,张俊和守臣徽猷阁待制刘洪道带兵击败之,但兀术大军随后压到,张俊率兵撤离。金军占领明州后又快速攻克杭州临安府。兀术由于战功卓越,被宋人称为“四太子”,取代了“二太子”斡离不,成为宋人心目中金军的精神化身。此时兀术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放弃骑兵优势,遣部将阿里、蒲卢浑征集海船入海追击。金国的改革进程虽然一日千里,而且此时战局占优,但要和宋军进行海战还为时过早。金军舰队在昌国(今浙江舟山)沿海遭遇风雨,一支正规海军竟无法处理。宋枢密院提领海船张公裕趁机率宋军大船冲击,金军岂能抵抗,大败而逃,损失不计其数。兀术本就是孤军深入,遭此大败后连忙宣布“搜山检海已毕”,开始北撤。
金军退到镇江口时发现韩世忠的大军已经驻防,金军一时进退不得,金将“铁爪鹰”李选向韩世忠投降。韩世忠约兀术在江上决战,兀术不得已答应。韩世忠只有8000兵,而兀术有10万大军,但韩世忠毫无畏惧,准备和南下以来从无败绩的四太子打上一仗。建炎四年三月十五日,宋金两军按约出战,双方主将韩世忠、兀术均亲自指挥战斗。金军的目标是突破宋军封锁,只要在北岸登陆就可以乘马逃离,但宋军舰队守住北岸,岂容金军逃脱。金军船小,但毕竟人多,而且很灵活,士卒在船中射箭,火力异常凶猛。韩世忠的夫人梁氏亲自登上楼船,击鼓助威,宋军士气大振,向金军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攻,这便是野史中着名的“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在宋军的澎湃攻势下,金军终不能抗,向韩世忠求和,被韩世忠严词拒绝。兀术无奈,只好率舰队沿长江南岸向西机动,寻求突破的机会。
韩世忠则始终在北岸并行,且战且走,最后将金军逼入建康东北70里处的黄天荡,以大舰堵住出口港。挞懒派大将太一孛堇(《金史》作移剌古)率军来援兀术,驻在江北,被韩世忠舰队抵住不能与兀术军相会,相持了48天。兀术见友军来援,集结兵力发起总攻,韩世忠以海舰反击,用钩索掀翻不少金军船只,又将舰队分为两阵,夹击金军。兀术只见本方舰船被依次掀翻,眼见就要轮到自己的旗舰,只好亲自站到船头向韩世忠求和,祈求得非常哀切。韩世忠慨然道:“还我两宫(指徽宗、钦宗),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这显然又超出了兀术的职权范围,只好再战。过几天兀术实在扛不住又求和,韩世忠用箭把他射走。兀术陷入绝境,非常哀伤地说:“南人使船欲如使马,奈何?”在军中广泛征求意见如何逃命。有一位姓王的福建人献策,在金军小船中载土,可以增加稳定性,又可以避火,宋军的海船必须要有风才能动,可以等到无风时再出击。又有人献策可以利用黄天荡旁淤塞的老鹳河,掘一条河道逃离。
史书上说金军一夜之间掘出一条30里的河道,这似乎也不太现实,可能是早就开始掘,没被宋军发现。长江上无风的天气很罕见,兀术又用方士计策开坛作法,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系小说演义,金兀术作法止风倒是史实。兀术站在船头,杀白马,剜妇人心,割自己的额头,口中念咒,次日江风果然停止,金军趁机冲出,用火箭射宋舰,宋军大舰无风不能动,损失不少,终于被金军从河道逃出。有些史料上还说兀术登金山庙侦察时被宋军俘获,但均语焉不详,应该是错的。韩世忠在金军气焰正盛时,以8000兵力痛击兀术10万主力大军,极大地鼓舞了逆境中的宋朝军民,因功拜检校少保、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除兀术仓皇北逃外,挞懒部也受到打击,退出江淮。拔离速部孤军深入,更遭重创,归途中遭到伏击,大将耶律马五被弓箭手牛皋生擒。金军这一次南侵很多部队都冒进轻入,归途遭到重创,自靖康以来的狂热有所收敛,更认识到突入江淮与宋军水战是完全不现实的,双方的战略重心开始转移到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