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这是要挖人祖坟啊

因为事情发展到现在,朱元璋肯定是心里有数的。

这是在洪武朝,又是在老朱的眼皮子底下,应天府。凭借着老朱那无孔不入的锦衣卫,他有什么是不知道的?

只不过是故意如此。

林然卷进这场漩涡之中,未必就不是老朱的安排。

此刻,林然借着这本,说出了老朱的心声,想必老朱定然不会不理。

只不过,能做到什么程度,林然心里没底。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我就只有尽力协助。不过能不能印刷,不是我一个人说的算的。”

朱标如实说道,毕竟对于这本,他也不敢擅作主张,必须得让朱元璋亲自决定才行。

“只要公子尽力即可。先谢过公子了。”

朱标没有再多说,拿着就急匆匆的走了。

“你们说这会被印刷么?”

林然心里也没底,毕竟现在是封建的大明朝,一切都是由皇上做主的。

“少爷,只要公子说能做到,那就肯定能做到,不过今日他如此谨慎,想必是少爷的可能有点惊世骇俗了,公子还没有拿定主意。”

管家可是知道朱标身份的,不过此刻他也不好判断会不会印刷这本。

“算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回应我是写好了,剩下的就只能听天命了。”

李然摇了摇头,不想再去想这些烦心事。

皇宫之中,御花园内

朱元璋坐在凉凳上,手中拿着一本,正在细细的看着。

朱标恭敬的站在一旁,此时内心满是忐忑。

良久,朱元璋才放下手中的。

“标儿,这是林然亲笔所写?”

“禀父皇,应当是,我曾私下问过管家和护卫,林然孑然一人,除了飘香楼,再没有和其他人接触过。”

朱元璋缓缓点头,看来确实是林然自己写的。

“你怎么看待这篇?”

这本给朱元璋的冲击太大了,一时之间,他倒是没想好应该怎么做。

看着很通俗易懂,可是背后的内涵,却通俗的能让所有读过这本的人,轻易的明白。

都说文人的笔比战场上的刀还锋利。

这林然的笔是要挖了咱大明读书人的祖坟啊。

朱标从林然那里离开之后,一刻没有耽搁,立马就来到了皇宫,就是因为明白事关重大。所以,此刻谨慎的斟酌道;

“如果只看文字,是一篇通俗易懂的。”

看着老朱古井无波的脸,接着道;

“不过所有的书,既然写出来,都定然有其深意。总有读者会去推敲写书人的深意。”

“这本书适逢其会的两点,就特别显得重要了起来。”

朱元璋饶有兴致的看着朱标;

“接着说下去。”

朱标见此,只好继续说道;

“第一点,这个是摆在面前的。众书生肆意改编草堂明人的,导致其不满,因此写了这篇回应。”

“如果仅从这一点上去解读,这本书只是草堂明人和一些书生的意气之争,虽然会有些影响,但不会太大。”

朱元璋点点头。

朱标继续说道;

“这第二点,可就是涉及到国家的选取人才之道了。”

“当今人都清楚,父皇你乾纲独断,停了科举,可是却从未公开说明是什么原因,虽然众人都心如明镜。可是父皇还是为那些读书人保留了一些颜面。”

“可是这本相当于直接撕破了这层遮羞布,赤裸裸的让世人看到。”

“读书人向来自命清高,怎么会愿意如此?恐怕将掀起全天下读书人的对抗。”

“这已经不是意气之争,这是把天下读书人的骨头都打碎了,恐怕所有人都会心生愤怒。”

“而且还有一点,即使刚开始没人去想,但是最后,肯定会有别有用心之人,引导别人如此想。”

“哪一点?”朱元璋问道。

“的主角叫孔乙己,他姓孔!”

朱标着重的强调了“孔”字。

朱元璋明白了,读书人,又是姓孔,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山东曲阜孔氏一族。

现在的国子监祭酒也是孔氏族人。

而且孔氏一族乃孔圣人之后。这个世界改朝换代了那么多次,孔氏都是世袭大的衍圣公。

哪怕是那蛮夷的元朝,对衍圣公一脉也是礼待有加。

如今自己也重新加封了衍圣公一脉,毕竟这是天下读书人的精神象征。

没想到,这小子如此大胆。

含沙射影的,直接要刨人祖坟啊。

朱标讲完,看着深思中的朱元璋,耐心等待。

没想到,自己杀伐果断的老爹,也有为难的时候。

朱元璋叹了口气;

“咱小看了这林然啊。咱知道他肯定会坐不住,没想到给咱搞出了这么个东西来又把难题交到了咱的手上。”

“父皇,现在明白林然不简单了吧。”

朱标笑道,前几次说起林然,皇上总是不以为意,这次恐怕是见识到了。

“标儿,能写出这篇,此子确实有才。”

朱元璋倒是大大方方的承认。

“那你认为此文该不该印刷呢?”

此时,朱元璋倒是也想趁机考较一下朱标。

略一思索,朱标说道;

“儿臣以为,此篇不应该发。”

“哦?说说理由。”朱元璋道。

“此刻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更离不开这些文人。此文毕竟讽刺意味太过辛辣,还是要给那些自命清高的读书人留一点面子才好。”

“这样也有利于我大明朝廷的稳定。”

“至于读书人的问题,可以缓缓解决,现在我们不就是在寻找解决之法么。”

朱标向来敦厚,怕这些读书人反应过激。

毕竟他也是师从大儒,也算是读书人的一份子。

可是解决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这样容易出问题。

一切还是要求稳。

朱元璋明白太子的想法,也很认同太子的处理方法,如果标儿将来当上皇帝,肯定是位仁君,也是百姓之福。

可是现在大明的皇上还是咱,咱得替标儿先拔除这些障碍才行。

那样,标儿这位将来的皇上才会做得更称心。

“标儿你说的没错,隐而不发,确实不失为一种最好的解决办法。”

“可是,咱不同意这么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