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战后影响

在经过了之前的一次战争以后,外藩国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南部海域的制海权,仅能够凭借着参与的力量在北部地区苟延残喘。

然而这种情况对于帝国这一边来说的话也同样不是很乐观,帝国这边的舰队毕竟都是从之前的两支损失惨重的舰队当中拼凑出来的,所以自身的弹药的数量自然也不多。

在之前的那一次的海战当中,帝国的联合混编舰队基本上就是已经把自己全部的弹药都给打空了大部分,剩余下来的这些弹药根本就不足以为太多的军队支持进一步的进攻。

所以虽然这一仗打的外藩国的军队无法在组织起来像样的力量继续南下夺取帝国南部地区的制海权,但是他们仍然是掌握着北部的制海权,帝国的舰队根本就无力继续进击。

而就在这个时候,双方的海军舰队也就不由得暂缓了进攻的脚步开始停下来对自己的舰队进行暂时的修补和整理。

帝国的海军舰队就暂时驻扎了下来,然后在港口里面修补船体,补充弹药。而外藩国的舰队则也就放弃了继续作战的打算,而是专门停了下来开始执行常规的护航、运输补给的任务。

外藩国争夺制海权的目的就是能够打开更多的可以进攻的跳板,并且更方便的运输补给,但是帝国的海军舰队并没有这个功能,他们仍然希望要从岸上取得最终的胜利。

所以,帝国的海军仅仅只是起到了被动的防守的作用,在经过了这样的战争以后就一直都在致力于重建自己原有的规模而不是扩大编制。

在另一方面,外藩国的海军舰队在经过了这样的战争之后,就立刻准备着手扩大自己的海军舰队,各种造船厂以及其他的相关产业链开始超负荷运转,试图要再一次武装出来第二支舰队。

在这个时候,由于外藩国的陆军无法接受海军的兵工厂的规模比自己大,所以强行要求扩大自己的兵工厂的规模达到和海军计划当中相同的水平。

然而,就是在这种双方的竞争之下,导致了大量的资源被白白消耗,也就使得外藩国的海军舰队的扩编规模就此慢了下来。

可以说,是外藩国的陆军帮助了帝国的海军一把。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在这个时候,连日来的战争已经导致了外藩国的国内集赞的资源被大量的消耗殆尽了,为了弥补这种资源方面的亏空,帝国的军队不得不大量的开采起来了云霞共和国境内的资源。

而想要开采各种资源拿回来到国内进行加工的话,也将会导致来来回回的折返的资源被大量的消耗,徒增各种时间成本。

所以为了进一步的降低成本,攫取更大的利益,外藩国不得不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模式,将原本的从境外运输原材料到境内,然后在境内进行加工在运送到境外去的模式改编成了在境内输出大量的成熟的技术在境外直接进行加工。

这种行径也就使得原本云霞共和国的土地上面出现了大量的外藩国的各种工厂,其中自然也就是包括了大量的军工厂的,毕竟现在的外藩国是以军事为重,但是这也就导致了反抗军的游击队经常在里面缴获了大量的军事武器的生产图纸。

随后在接下来的各种战争当中,帝国的反抗军游击队经常通过突袭军工厂的方式来获取各种武器图纸和相关武器的生产线,然后自己在后方制造出来了大量的各种武器装备。

等到了后来,帝国的军队和反抗军双方正式开战了的时候,反抗军自己已经拥有了丝毫不逊色于帝国的军队的装备数量和质量。

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外藩国迁入了大量的工厂,也就导致了反抗军在击败了云霞共和国以后就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获得了一整套的来自于外藩国赠送的完整工业的生产线。

这些相对方完备的工业体系也就间接的帮助了反抗军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发展出来和战争开始以前相差不多的水平,为战后重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咳咳,扯远了,让我们再一次说回到整体上面来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