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青冢

“是啊,陛下英明啊。这样,不仅仅是居住的地方,工坊区,商业区都可以设置具体的住址。这样的话,只要沿着道路,在两侧就能找到相关的店家了。”

陈宇听到这,大受启发,举一反三的说道。

“陛下,那命名原则是什么呢?”

杨正停了下来,开始了思索。

想了想,拿出建设图纸说道:“天安门外的东西方向主道路,叫长安街。另外南北方向这条,叫义城大道。希望居住在这里的人,不要忘了长安,不要忘了远嫁塞外的女子,为中华做出的贡献。”

“陛下英明。”对于这种命名,陈宇还是不支持的,不过现在也不是反对的时候,毕竟刚开始,还没有确定命名。

“其他的道路,用中原的一些主要城市,来命名。当然,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可以作为广场和公园的名字,在广场和公园给其树立雕像,让世人铭记他们的功绩。比如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女子也有王昭君,刘解忧,刘细君,她们也是英雄。我朝也有张须陀,尧君素,裴仁基,王行本,都要树立雕像,不能让我们忘了他们,因为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是,陛下。”陈宇激动的说道。

“对了,王昭君的墓,在这里吧?”

杨正突然想到了,王昭君郁郁而终的时候,才33岁。而且匈奴人感念王昭君的贡献,便将其风光大葬,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成为青冢。这个汉墓,可以说是保存非常完好的一个墓了,不管是汉人还是草原人,几千年都没有人破坏。

也许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二十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团结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去祭拜祭拜呢。

“是的,陛下。在定襄城大青山那,距离此地三十余里。”

“好,交给你个任务,重修昭君墓。”

“是,陛下。那标准是?”

“哎,按照皇后标准修建吧。”杨正想了想,又和韩安说道:“你让空军,从漠北调一批铜过来,到时候好树立铜像纪念。”。

其实杨正也知道,后世传闻的昭君墓有十几座,这座是不是真的,杨正也不确定。不过,这个不重要,哪怕是衣冠冢,也行。

主要是要告诉王昭君,现在这里,也属于汉地了,她回到汉地了,希望能安慰其在天之灵。

“对了,修建尽快一些,一个月,必须要修建好。从新城工地调人过去,把新城工地停了都行,材料全部从这里运过去,这里的你从定襄那里去重新拉。别的我不管,一个月后我要见到崭新的青冢。”

杨正最后直接交代到,也给陈宇设置了一个期限,让他尽快完成。

“是,请陛下放心。臣一定按时完成。”

陈宇行礼说道。一个月的时间本不足,不过现在可以抽调新城的工人和材料,那样的话,还是很大希望完成的。毕竟水泥之类的使用还是比较熟悉的,别的不说,建筑速度,绝对是一个字,快。

具体的杨正也不懂,给了陈宇几张效果图,让他们自己研究去吧。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自己还是研究出兵方略好了,听说参谋部那里有新的提议,自己也要去看看。

安排完毕之后,杨正也是率领护卫回到了定襄城内。

来到了书房,躺倒在了软塌上,点燃了一根烟,也在思索自己的政令是否合适。

对于和亲来说,正面评价是促进历史融合啊,加强双方关系等等,专家能找出几百条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和亲确实是很多时候,国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进行的。

这也就不是平等的政治联姻,也就谈不上几百条的好处来。

可是和亲却一定程度的减少了双方的冲突,对于边疆百姓来说,人生只有三四十年,只要有三四十年的太平,对于他们来说,就足够了。

和亲确实对和亲女子造成的伤害,可是边疆的百姓,难道就不需要平安吗?

哎,总之,还是国力太弱的缘故。国力强盛的时候,有几个君王去和亲了。

一根烟抽完,也没想明白到底如何去做。但是,如果自己把国家建设的强盛了,自己的儿孙就不会面临这个选择了。

拿起笔,铺开纸张,在上面抄了两首诗词,回头可以让人刻到昭君墓去。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安石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一口气写完,杨正放下了笔。

这两首诗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了。一首写出了出塞女子的哀怨孤苦。

王安石的诗词,明面上看比较荒诞,但是仔细想想,也是有三分道理。

比如王昭君,确实是到了塞外,郁郁而终。

可是,难道在汉宫之中,就能独得恩宠,逍遥一生了吗?

你要知道,哪怕是金屋阿娇,都被锁在了长门宫里,卫子夫连同儿子也没有好下场,留在皇宫之中,有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悲剧了。人生的失意,是不分地点的。

“陛下,陛下。”门外传来孙国安的声音。

“什么事情?”杨正大声询问到。

“回陛下,长安传来消息。”

书房安静了下,然后门被拉开了,杨正走出了书房的门,来到大殿,坐了下来。

“什么事情?”杨正道。

“回陛下,一是中原朝廷也开始对佛教动手了。“孙国安缓缓的说道。

杨正听到这里,来了兴趣,瞳孔不由得放大,身子也不由得坐直了起来。

“详细说说。”

“是,陛下。听说先是在长安灵石寺开始的,那里的和尚囚禁了很多无辜的女子,建设了地道,里面留下的尸骨就有数百具。然后中原伪皇帝就发火了,抄了灵石寺。后来又派兵把长安城附近的寺庙都给搜查了一遍。”

“听说解救了数千被囚禁的百姓,还有很多无辜女子。兵器盔甲堆积如山,金银钱财更是无数,有上千万贯,抵得上中原朝廷两年的收入了。”

“然后他们也感觉到了寺庙对于统治的威胁,然后就让鸿胪卿李道宗负责整顿宗教,发布的政令,就是照抄咱们的。”

说道这里,孙国安也是气愤不已。我们绞尽脑汁想到的主意,你们倒好,直接用了。真不要脸,比我这阉人还不要脸。

不过对于中原被寺庙欺压的百姓,还是很同情的。

血脉同源,虽然没有亲眼看到那些百姓的惨状,但是想象也是可以想象出来的。

孙国安不由得再次偷瞧了下皇帝陛下,心中感慨到,还是陛下英明啊,早就看出那些和尚的真实面目,把草原这里的寺庙都给打压下去了,不然这里的百姓就苦了。

“佛祖曾曰:‘毁我教者,乃穿我衣人。’”听到这里,杨正也是感慨的说道。

见到孙国安有些不解,便说道:“佛祖曾立辩外道,使其一一折服,不过外教婆罗门曾对佛祖说‘此时我无可奈何于你,但千年之后,我的徒子魔孙,会穿上你们的衣服,拿上你们的经典,衣钵,混入你们的队伍,来将佛教彻底摧毁’。佛祖听后,默不作声,黯然垂泪啊。后来佛陀在涅槃之前感慨到‘毁我教者,乃穿我衣人’。”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