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常州、苏州进发的兵马,正是由赵桓亲自率领的新军、刘光世的军队以及他新近招安的梁山军。起初,童贯坚决反对赵桓亲自统领一路兵马,原因无他,方腊的军队绝非普通山贼可比。然而,当童贯亲眼目睹梁山军的雄壮军容以及梁山军将领们对赵桓的敬重之后,他终于同意了这个决定。
在出发前,赵桓成功地解决了梁红玉父兄的问题。他们二人所犯的罪过其实并不严重,延误战机并非他们的过错,但作战失利却无法推脱责任。
于是,赵桓免除了他们的死罪,将其贬为庶民。梁红玉对此感激涕零,誓言今生今世愿为赵桓做牛做马,忠心耿耿地侍奉于他。对于这样的承诺,赵桓自然不会有丝毫的拒绝之意,毕竟,又有谁能够拒绝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呢?
此刻镇守常州的是方腊的枢密吕师囊,他麾下的兵力总计约有八万余人。然而,由于需要分兵驻守润州和丹徒等多个地区,实际在丹徒的兵力却有五万余人,其中包括来自其他地方的增援部队。
赵桓即将面对的第一场战斗就在丹徒县。
在丹徒县城内,吕师囊坐在高位,下方依次坐着他的六位统制官以及前来支援的大将邢政。
吕师囊看着手中的情报,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宋军来势汹汹,我们首战失利,实在辜负了陛下对我们的期望。”
邢政听后接过话头:“枢密大人,我们只是暂时失利而已,不必过于担忧。日前探子回报,大宋定王亲自率领两万大军正向丹徒进发。下官请求领军抵御这支军队,挫其锐气,如果能一举生擒那位王爷就更好了。”
吕师囊摇摇头,神情严肃地说道:“刑将军不可轻视,这定王威名赫赫,被赵佶称为大宋第一勇士,想来必不是庸才,所以本官决定亲自领兵四万前去会会他,本官要一举拿下对方扬我军威。”
邢政听到吕师囊都这么说了,知道自已再多说无益,于是便沉默不语。
吕师囊看着众人,眼神坚定地大声下令:“听令!城内留下一万兵马守城,其余四万兵马立刻集结,随本官去会会这位王爷。”
“得令。”六位统制官以及邢政纷纷起身听令,随后便整齐划一地朝外走去。他们步伐稳健,目光坚毅,仿佛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吕师囊站起身来,紧紧握了握拳头,然后迈着大步流星的步伐,朝着房间走去。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展现出他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信心和期待。
赵桓的军队士气高昂,一路向着丹徒县进发。他们的行动迅速而有序,斥候们早已被派往远处,时刻保持警惕并及时回报前方的情况。
赵桓身旁聚集着一群杰出的谋士和将领,包括宋江、吴用、公孙胜、许贯忠和刘慧娘等。这些人都是智慧与勇气的代表,他们将在这场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队伍行进间,许贯忠向赵桓详细介绍了方腊麾下大将吕师囊的情况。据说,吕师囊自幼熟读兵法,武艺高强,手中一把丈八蛇矛更是威震四方。此外,他还拥有一支由十二个统制官组成的精锐部队,号称“江南十二神”。
然而,对于这样的对手,赵桓并未感到丝毫畏惧。他坚信,凭借自已手下的大将之才,足以轻松战胜吕师囊。当然,这里所说的是那些真正的大将,至于普通的武将,则需要另行考虑。毕竟,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报!启禀王爷,前方发现敌军,大约四万人马正朝着这边杀来,打着吕字旗号。”一个斥候快步跑过来,单膝跪地,抱拳禀告道。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神色一紧,目光纷纷投向赵桓。
许贯忠眉头微皱,思考片刻后说道:“想来是吕师囊见是王爷来了,亲自领兵前来,王爷咱们还是排兵布阵以待敌军吧。”
赵桓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可,这次排兵布阵便有许军师来安排吧。”
“是。”许贯忠领命,然后立刻开始布置起来。
随着他一道道军令发出,大军迅速行动,朝着一座山坡行进。
赵桓的指挥中心位于山坡顶端,这里地势较高,可以俯瞰整个战场,更好地观察和指挥战斗。
前方正面是一万多梁山军组成的阵线,他们以鸳鸯阵为基础,形成了几百上千个鸳鸯阵。这些鸳鸯阵紧密相连,互相支援,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稍后一些的位置,则是赵桓的三千新军。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赵桓手中的精锐力量。
左翼安排的是骑兵部队,所有骑兵全部集中在一起,共计三千人。他们将作为突击力量,随时准备冲击敌军。
右翼是刘光世率领的大军,他们负责保护侧翼安全,并在必要时发起进攻。
整个军队的布局严谨有序,各部分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整体。
而赵桓身边则是由两千人马护卫,包括护卫队以及陷阵营士兵。
排兵布阵完毕,整个大军安静下来,唯有风吹着旗帜呼呼的声音,赵桓骑在马上,遥望着远方。他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毕竟这是他第一次面对如此庞大的战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赵桓的心情愈发激动。他知道,战争即将来临,而他将成为这场战斗的主角。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人声鼎沸、战马嘶吼的声音。赵桓精神一振,立刻集中注意力,凝视着前方。
很快,一支密密麻麻的大军便出现在赵桓等人眼前。他们人挤人,人挨人,仿佛无穷无尽。这支大军缓缓在赵桓的军队不远处六百米左右停下,形成了一片黑压压的人海。
赵桓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着敌军。他发现敌军的人数竟然比自已这边多出一倍左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压力。但他并没有退缩,反而握紧了手中的缰绳,准备迎接挑战。
赵桓并没有打算趁敌军立足未稳就立刻发动进攻,因为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方腊仓促起兵,其军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方腊的兵士大多没有配备足够的甲胄和兵器,有的士兵甚至只能手持木棍上阵。
其次,这些兵士缺乏训练,彼此之间毫无配合可言,甚至连基本的队形都难以排列整齐。这样的军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最主要的还是这些人都是他的子民,没必要赶尽杀绝。
待敌军布阵完毕,对方前军分出三千人往前挺近,来到赵桓军前一箭之地左右停下,从中冲出一名大将来到阵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