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倒不担心。」我让赵牧领着鲁仲连一旁去玩,对徐劫道,「齐国一直在准备伐宋,只要宋兵敢打陶邑,覆灭之日必不远矣。而且这陶邑并非狐婴我的,还有两位主人。」
徐劫看着我。
我看着徐劫花白头发,索性将墨燎和陶朱氏的关系和盘托出,又将魏国公子无忌的事也告诉了徐劫。「如果到时候戴偃敢打陶邑的主意,光是魏国就不会轻饶了他。」
徐劫略一沉思,皱眉道:「你却把魏无忌拖下了浑水。」
「这是我为他所谋划的狡兔三窟之计。」我道。
「你是故意的?」徐劫盯着我。
我点了点头:「以公子的贤能,不能即位为魏王实在太浪费了。他恪守信义,对他兄长更是毫无戒备,敢屡次冒犯。因为他只是将太子圉视作兄长,这是他的淳朴天性。但是太子圉不同,他是个重利短视的小人,根本容不下魏无忌对他造成的威胁。我行此狡兔三窟之策,就是要太子圉动手,逼反魏无忌。」
当时田文的地位有些动荡,田地也看他不爽。所以冯谖为孟尝君田文献狡兔三窟的计策。
关键在于狡兔三窟用得好是神来之笔,用得不好就是毁身亡家。像田文和魏无忌,他们之所以为列国所敬重,真的是因为才干和人品么?非也!乃是因为他们的根本在齐国和魏国的社稷!一旦他们轻忽了这个根本,去经营根本之外的「窟」,结果就是逃亡外国惶惶如丧家之犬。
徐劫点了点头:「将错就错,你果然有点小聪明。但你怎么知道无忌即位之后,会支持你在赵国的事呢?」
徐劫也一眼洞穿了三窟的暗伤,他所谓将错就错是说我将冯谖的错用在魏无忌身上,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轻松。
「因为他讲信义,要面子。」我说。
这两样东西,小小体验一下可以怡情、美名、流芳百世。若是一旦陷下去,那就会破国亡身。
这就是战国。
星火燎原 第60章 第一四二章 阵中(三)
我自己说完这句话,被其中浓郁的厚黑学气息吓到了。
我从来不是个厚黑的人!其实在说这句话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诚实可靠小郎君。
徐劫却没有丝毫动容,好像我说的是基本常识一般。我不由心惊,这老头得多么没下限啊!
不过……我并不觉得自己说错了。如果讲信义,列国就不会打成现在这个模样。如果要面子,多少战国豪杰都得死不瞑目。自从墨家鉅子孟胜及其从一百八十人自刎于阳城,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能够死节的国士了。
从西山上下去的时候,我才知道徐劫託庇于公孙喜,是这位大将军的客卿,平时住在伊阙城里所以没有见过。看来他为了找我也是花了些功夫的,否则也不会找一张临时饭票。公孙喜之所以对我的意见渐渐看重,也是因为我和徐劫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建议。
在成功接头之后,徐劫就要回洛阳。
他是不用担心谁家被打的,照他的说法,我压根不需要经营历山和陶邑,只要潜回赵国,徐徐谋划,重返权力中心就行了。我不能所不听他的,言听计从一向是辅臣的最高荣誉。问题是我跟赵何并没有像跟赵雍那样的默契,就算他有心招徕我,也会对我心存戒备,所以我还是更信任我的历山大本营。
至于陶邑……徐劫还不知道我的暗驭手,否则一定会赞嘆我的眼光。以那个地理位置作为我的情报集散中心,实在太便捷了。嗯,徐劫还不知道越女社的事。这老头才刚来就忍不住帮我乱出主意了,工作态度还真积极……
我心中突然闪过一道闪电:丫是在试探我呢吧!
活得久果然可以成精。
虽然我现在随时可以全身而退,但是去陶邑是我所欲,破坏白起的成长也是我所欲。现在白起只是个碌碌无名的秦国新秀,但是此战之后他就一路高唱红歌,让鲜血染红大地,六国之中除了赵国有一堆名将坐镇,其他国家哪个不是被他欺负得还手之力都没有?
尤其是楚国,那个悲催的国家我记得最清楚。被白起一把火烧了夷陵,所有先王的遗骨都被迫火化。后来又一把火烧了郢都,楚国只能迁都陈国,仅保留江东之地,曾经披甲百万的泱泱大国只能凑出来十万步兵。最后还是楚王做了秦国的女婿,这才得以苟延馋喘。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徐劫多少对我有些心理支持,我觉得久违的活力有回来了。虽然公孙喜很捨不得放徐劫走,不过好歹我还在,神童鲁仲连也在。
对此我只有一句话想问……
尼玛都把哥这里当幼儿园么!
好在哥又有精神了!
两山下的前线工事准备得差不多了,很快就可以开工。因为秦国实在太贱,到处出手打人,所以攻击套路早就被人摸清了。各国针对秦军的攻击习惯有不同的应对方式,韩魏这边吃秦军弓弩的苦头最多,所以喜欢用厚甲覆车,就像顶着雨伞一样冲上去。或者就是巨盾木牌,顶在头上冲锋。
我提出的办法是——战壕。
很遗憾,战壕不是我发明的,早在管仲时代中原列国就用战壕来阻止敌国的战车。那时候的战车又没有履带,一陷入战壕就等于废了。后来战车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战壕却被保留了下来,用来阻止敌方的重步兵冲锋——主要是针对魏国的武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