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436页

如果说我打鲁国女人的主意,那么仅限于那些宫女。

我让人把宫女集合起来,按照功劳册,分配给有战功的中下层军官。这些宫女受过礼仪形态的训练,比之一般民间女子更惹人喜爱。而且能选入宫中的很少有丑女,也算是拿得出手的奖赏。

虽然野蛮了点,但是我真心希望军官们能够善待她们,而非当做玩物。前军很多军官都是齐国外逃的,在燕地也未必能成家,真要娶个地域文化接近的鲁国女子,也是挺好的一件事。

比如我,回去就要娶同是三晋的魏国公主了。

不过感觉上好像赵魏两国的文化差异比赵秦还大……

我最后当然不会住正宫之中。即便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也不能住在那里。谁知道哪张床下面就有地道?我还是住在营中,有自己人守护,大军在侧,睡觉都能安稳许多。

安排好了曲阜的事,我便派出信使,前往齐国、宋国、魏国、燕国,希望他们的相邦可以代表国君来曲阜会盟,商讨停战之事。即便国君不来,起码也得派出卿士,否则就是对赵国的侮辱,我们赵国绝不姑息任何侮辱。

魏、宋两国都是盟友,当然很高兴。魏国当即回话,派出相邦芒卬、公子无忌为正使,持王节赴曲阜与盟。宋王戴偃加仇允为上卿相邦,另有国中公族皇氏参与盟会。

相比魏、宋两国的积极态度,燕国就显得有些不情不愿了。

这也不奇怪。我诱拐赵奢在前,让赵奢从代郡威胁上谷在后,使得燕王想动又不敢动,在齐国面前吃哑巴亏。现在一纸文书就要他们派人来参加盟会,这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不过,国与国之间的事,是你怄气就可以回避的么?我第二封信的措辞就很严厉了,伐宋的事既然燕国参与了,那么现在就得过来一起解决。否则等我们解决完了,就来解决你。

于是,燕王以乐毅为亚卿,以百来乘的大车队前来曲阜参加盟会。

最后是齐国。

踔厉风发 第32章 第二五九章 曲阜之会(三)

我跟齐王地也算是老朋友了,尤其是他被田章劫持的那件事,我好歹去攀了个交情。所以我给他写的那封信就客气得多:

「外臣狐婴敬呈齐王陛下:得闻大王不与曲阜之会,婴实为大王不取也!鲁以齐之腹心之邦,今为魏宋所乘,此诚有待大王布正义、扶危亡之时也!寡君不忍见姻亲之国有损,特命婴等先入曲阜,立盟会,并诸国之卿士以定国境、弭兵燹。而翁国不与,岂非失其机哉?愿大王明察利害,命卿士之鲁,以振霸主之国威,免遭列国蚕食。」

我读了一遍,发现这信开头的确很客气,请齐国来布正义、扶危亡。然而读到「先入曲阜」句,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万一齐王天真可爱地问我数十万大军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回答他呢?还是哈哈一笑就算了?

信的最后就有些威胁气息了,他看了不会很生气吧?算了,我懒得再写一封,就这么让人送去吧。我好歹救过他的命,总不至于连几句言辞都受不住。

不过万一田地真的因为最后一句话发大兵打过来,那么这段血腥的历史就是因为我一时偷懒所造成……压力真大。

我还是懒得改。

临菑与曲阜并不远,以天璇堂送信的速度,五天之内必然能够打个来回。算上大家急着赶回去过年,我把盟会最后盟约缔结定在了十月廿日。

实际上真正的盟会已经开始了。

我跟魏无忌是老相识了,而且我与他姐姐的婚事也已经在进行中。因为周公定了六礼,所以走程序很漫长,反正我找了两个儒生去办,冯实统筹,这事用不着我操心。在这个时代,对礼的严苛程度反倒没有后世那么强。

六礼中除了「纳徵」不用我亲自前往,其他都需要男方家主亲自去,表示尊重。不过我反正没去,未来岳父也没挑我的礼。说起来纳徵其实也没走,因为虽然不需要男方家主去,但是需要一个男方家「全福之人」去。也就是父母丈夫子女都健在的女性亲戚。

我上哪里去找这样的女性亲戚?

最后是借用了连瑞的妻子,她正好算是全福之人,帮我去过了大礼。作为赵国大司徒的妻子,也算是我门人的妻子,于礼勉强能瓜葛上,地位也还算显赫,所以魏人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父王还是希望狐子能够亲迎。」无忌纠结了半天,终于道。

「唔,理所应当。」我道。

魏无忌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谈这事,至于会盟的事反倒没谈多少。魏国原本是想从宋国捞点好处,不过被我说服了。现在蒙骜正带兵前往薛地,结局基本也是一鼓而下。将薛地和滕国给魏国,魏王应该能够满足了。

不过,滕国是宋国前两年打下来的……

「然则滕国乃是我宋国的土地!」皇吕很沉不住气的抗议道。

我早就拿到了这位宋国公族的资料。他的直系先祖是春秋末年宋国大司马皇非我,也写过两卷兵书,算是兵家前辈。

在宋国一直有公族执政的传统,现在的宋王姓戴氏,是出自宋戴公。戴公还有几个儿子:

公子说,字好父。公子说生华督,为戴族华氏。

公子术,字乐甫。公子术生公孙泽,为戴族乐氏。

公子充石,字皇父。公子充石生公孙来,为戴族皇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