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可有子嗣了?」
好吧,我承认自己不能免俗,在一番客套之后首先抛出了关于赵括是否出生的问题。眼前这位尚未成名的马服君,看上去足有三十岁,服色黝黑,指节宽大,不像是养尊处优之人。
「奢有二子陈膝下,大司寇何有此问?」赵奢疑惑道。
我干笑一声,不好意思再问赵括的事,便将话题引到了今天他来的目的上。赵奢和我分属同僚,不过在朝堂上很少交流。他是个实干派,上任之后首先查的是各地仓储情况,很少坐在邯郸视事。而且我也不知道他是否知道那天我为他说过好话,反正哥是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人。
「大司寇清名远播,奢有一事,介怀良久,不敢不向大司寇请教。」赵奢眉头紧蹙,看上去果然是一副纠结到蛋疼的表情。
经济问题哥不是很懂,不过你要是打算统一赵国境内的货币,哥举双手双脚贊同!现在的交易实在太复杂了!
「是关于平原君的事。」赵奢道。
平原君?那个小透明又怎么了?
「奢之前一直在追查平原君家田税的问题,」赵奢沉声道,「因为奢怀疑平原君私售粮食与外国。」
我眉角不由一紧。按照赵国法律,并没有禁止私贩粮食作物。农民收穫之后,缴足田税,给清田租,剩下的随便自己吃或者卖给别人都不成问题。至于卖给外国……邯郸南市上每天都有来自外国的客商收购粮食,从来没听谁因此入罪的。
「内史是怀疑平原君通敌吧?」话一出口我就恨不得打自己的嘴。国无定交,只要两国没有开战就不算敌国。就最近这几年来说,只要不是资助中山,怎么都套不上通敌的罪名。
「是。」赵奢坚定道,「当时奢以为平原君暗中将大量粮食卖给秦国和齐国。」
按照赵奢的逻辑,秦国和齐国都是国之大敌,所以跟他们的交易都必须禁止。这好像有点过分了,列国间貌似还没这样的经济制裁举措。
「所以藉口抗税,杀了平原君家九名执事。」赵奢继续道,「结果证明奢错怪了平原君。」
「哦……」你在逗我玩么?
「此番清查仓储,奢却无意中找到了当时的答案。」赵奢道。
我没理会他的大喘气,静静等他把话说完。
「平原君家的粮食兵尉卖到外国,而是送进了几处国仓。」赵奢道。
咦,平原君那么小气的人,怎么可能无故把自己的粮食送给国家呢?而且他也不像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人啊!我上辈子也没见过《平原君日记》。
「那些仓库都集中在南昳、鉅鹿两县境内。」赵奢面色不解,「以前为了供应徵伐中山的大军,曾在那里设置过临时军仓,很快就销撤了,帐面上看那里也应该都是空仓。」
结果赵奢实地检查之下居然发现仓库里堆满了粮食!
这就很奇怪了,粮食这东西是不可能自己多出来的,如果这里多了,那么别的地方入仓数就会少。为人仔细的赵奢再三检查,四处奔波,终于发现别的地方入仓数并没有减少。就算减少了,也是鼠蚁消耗和人为盗取,绝不是送错了地方。
「层层追查之下,奢发现那些粮食是平原君家的。」赵奢总结道。
「是否向平原君核对过?」我问。
赵奢摇了摇头。
大家都是聪明人啊。
南昳、鉅鹿都是水草丰茂土地肥沃的地方,又因为广阿泽是默认的王室猎苑,所以人少地多亩产高。每年都是从这两个县里调运粮食平抑邯郸的粮价,从未听说过在那里屯粮。难怪赵奢会因此而起疑心,非要追究到底。
现在国中局势已经紧张到了这个程度啊,凡是涉及沙丘的人和地,都好像蕴藏了极大的阴谋。
我是该谢谢这位未来马服君对我的信任么?
「朝中谁都有可能心怀不轨,但是我相信大司寇必然不会偏向某一方。」赵奢重重吐了口气,「大司寇是古之直臣!」
邯郸果然没有秘密,这都让你知道了啊!不过真惭愧,我是安阳君一伙的。
不对!严格来说,我是赵雍一伙的!
我微微垂头,道:「不敢当内史如此赞誉,婴以为,所谓直臣乃是不偏一党一私,而以国家为重,故依此谨行而已。」
赵奢点了点头。
「然如今山雨欲来,狂风已起,你我能平步青云,皆因主父,也不能忘了这个根本。」我又道。
赵奢略一凝滞,还是点了点头。
不论是王党还是君党,我和赵奢都是没有根基的小人物,离开了赵雍的庇护不知道会被吹到什么地方去。我原本以为平原君无谋无虑无野心,没想到现在看来沙丘兵变之中必然有他的一份股份。
「那些仓库里,不止有平原君一家的粮食吧。」我问道。
赵奢道:「还有几家,不过以平原君家的最多。」
我无奈摇头,看来这次人家已经在暗中准备好了大战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兑往沙丘存军械,平原君存粮草,最后只剩下兵员了。话说回来,平原君的这招瞒天过海用得很有水准啊!
「这批粮食共有多少数目?」我问道。
「大约能支撑五千人一月之用。」赵奢直接给了我一个很直观的说法,怕是不够有震撼力,又补充道,「计有一万五千石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