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场合陈广生早已经应付自如了他的话让人如沐春风态度让人心情愉悦。
但事后仔细一想的话却发现他没有承诺任何东西而且那些话也比较空泛留有的余地很大。
和陈广生一起坐在第一排的那两个陕省商人。
一个叫刘佳另外一个叫蔡成康。
刘佳这名字虽然有些女性化但却是实打实的男人五十来岁。
他的公司叫路达集团主要做化肥以及饲料方面的生意。
该公司的产品也是国内目前最有名气的虽然财富上比方海多不了多少但行业的特殊性让他的地位很高。
是陕省商会的会长。
而蔡成康陈广生和他见过几次做器械制造和加工是万顺化工在h2材料的国内合作伙伴之一。
他们两个对自己的态度同样很客气彼此还互换了名片。
“陈董明天有时间吗?
我和蔡董想请您吃个饭。”
刘佳微笑着看着陈广生发出了邀请。
“可以不过得晚上中午我和方董约好了。”
“当然以陈董您的时间为主真的很羡慕方董能和陈董您处的这么好听说恒天贸易他也参股了看来陈董对他还是很照顾的。”
这话让陈广生不禁看了他一眼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我和方董脾气相投加上在津市的时候他对我有恩自然就处成了朋友。”tiqi.org 草莓小说网
这番话同样滴水不漏陈广生估摸着他们找自己吃饭应该是有什么事情。
不过这个场合也不好打听等开完了这个经济研讨会后可以向方海问问看。
能参加这个会议的在社会上多多少少都有些身份加上这么多的大领导在这大家聊天的声音都很小。
主持召开这个会议的是陕省的常务副省长王林此时他正在做政府报告重点说的就是经济方面的问题。
陈广生老僧入定般的坐着目光确落在他右手边第一个人的身上。
他面前写着一个“乔东如”的名字看岁数大概六十左右穿着一身中山装脸上的表情也是不苟言笑。
他在国内可是很有名气的经济学家华清大学正儿八经的教授经济学院的院长同时还是华国经济研究院的外聘专家。
是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权威。
陈广生之所以一直在看他并非是因为这个身份多厉害而是在刚刚打招呼自己和他握手的时候。
乔东如对自己的态度不太友好尤其是那眼神更是如此。
陈广生自问重生过后过目不忘见过的人做过的事事无巨细全在心中。
可他很确定自己从没见过这人那乔东如的敌意又是如何而来?
虽说自己并布惧他不过陈广生隐隐有种感觉待会他可能会在大会上针对自己。
陕省的政府报告和陈广生之前听到的那些也没什么区别就是总结上一年的收获以及一些项目的失败教训。
然后提出今年的规划所要达到的目标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省里的一些重大经济项目之类的。
整个过程用了十分钟左右王林说完后会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陈董这个会议很无聊吧。”
一旁的刘佳边鼓掌一边侧过头在陈广生耳边低声问道。
陈广生笑了笑。
“无聊倒不至于其实这就像看新闻联播一样取决于自己能不能在里面听到一些自己想听到的东西。
而且我们在华国做生意政策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是政府报告不像是戏剧剧本没有那么艺术性而已。”
刘佳本来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陈广生竟然给出了这种回答。
愣了一下后对陈广生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陈董说话的水平就是高难怪生意做的这么顺这么大。”
这种马屁话陈广生听了很多所以也没什么反应。
他们毕竟坐在第一排偶尔低声交流几句没问题可要是一直在这唧唧歪歪的那就很不应该了。
所以刘佳也学陈广生坐直了身体一双胳膊搭在桌子上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
王林作完报告紧接着省委常委安西市市委书记毛良海也起身简单的说了几句。
毛良海的讲话就没有那么长时间了三四分钟就结束了不过期间他提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点。
就是要发展陕省的“特色经济”。
其实讲白了就是不能盲目跟从华国各地方的诧异不小也都有各自的民俗文化自然资源等等。
所以要因地制宜制定出附和本地实际情况的经济发展方针。
陕省这个地方最有名的首屈一指肯定是古城古迹毕竟做为华国历史上建都次数最多的安西市就是这里的省会。
加上有秦朝的兵马俑等等更是闻名于世界。
由于是内陆城市水上资源并不丰富矿产资源这方面到是可以但是在全国来说也排不上前列。
顶多也就是中上游的水准加上很多黄土高原对交通线路的铺设也造成了巨大难度。
这就导致此话题每年都会提出来但却一直没有取得过好的效果。
台上的人发言结束了下面就到下面记者以及很多商人提问提建议的环节。
陈广生这次过来就是带着两个耳朵来所以自始至终都坐在椅子上发表过任何意见。
即便是台上的毛良海已经看了他好几眼也是如此。
这些人的一些话还是比较有建设性的提出的意见也很中肯陈广生听的也暗自点头。
心想不管这个会议最终能取得多么大的效果但这种氛围十分难得。
不像很多地方政府召开类似的经济工作会议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全部安排好的就算是下面人的问题也都是提前安排好的稿子。
像这种会议就没有任何意思了纯属是为了走个形式应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