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20年,潜心国内治理了11年的齐僖公终于决定与郑国建立同盟关系。郑国的郑庄公当然是举双手欢迎齐国的亲近,是的,郑国作为中原新贵,自踏入中原以来,就一直与中原这些传统的老牌国家在进行着伟大的斗争。
尤其是那个本与郑国在周王朝里都是卿士地位的卫国,随着卫武公去世,卫国在朝中地位迅速下降,卫国是很忌妒郑国的。而那个级别高得吓人的公爵宋国,一直以来以周王朝贵客自居,根本看不惯这个新来的郑国,一有机会便对郑国使几个阴招。而且,宋国与卫国为了对付郑国结成了军事利益集团。
就这样,郑国苦苦与宋卫周旋着,而此时,齐国向自己伸出橄榄枝,郑庄公当然是很欢迎的,所以齐僖公一发出邀请,郑庄公马上表示将赴齐国会见。公元前720年12月,齐僖公在齐国的石门(今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小屯村北的石门山上)款待了郑庄公,两位春秋初期的老大重温了齐、郑之前的传统友谊,重点是再次学习了各自先祖曾经在卢地发表过的联合公报精神,表示今后两国应同舟共济,世代友好相处,史称石门会盟,“寻卢之盟也”。tiqi.org 草莓小说网
卢地在哪里?在今天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国街村一带,古称卢城洼,在石门东北100里处,古为卢国,后来成了齐国的附庸卢邑。据说,这个地方是卢姓发源地,于是,2000年6月18日,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便到此寻根了。
令郑国没想到的是,随着齐国主动与郑国交好,齐国南边的中原重要诸侯鲁国也参与了进来,主动加入郑齐同盟。鲁国为什么要加入进来呢?是因为鲁国也感受到了来自中原几大诸侯相争的危险隐患:宋国和卫国一直在针对郑国,如果郑国被打倒了,那一定会助长宋卫气焰。鲁国对宋国没什么好感,主要是因为宋国本就属于商朝遗国,而且总是有点自高自大。而鲁国是周公姬旦建立的诸侯国,本就是周王朝的嫡系部队,刚封国时就带有点监视宋国等非姬姓诸侯的性质,几百年下来了,谁对谁都有些看法。
此时的鲁国国君是鲁隐公,因为他并非是被正式认可的鲁国国君,他仅仅是一个摄政的,以后国家是要还给自己的侄子的,而且在鲁隐公的内心里,他要交给自己的侄子一个好的鲁国。所以行事一直很低调,处理国政谦虚谨慎,努力将鲁国治理好,处理外交事务也是小心翼翼,唯求一个各方平衡。
鲁隐公知道,自己的鲁国其实与齐国一直以来不对付,主要原因便是因为纪国。想当年,齐国建国时,周天子在齐国东边又封了一个纪国,主要是用来监视齐国的。而齐国当时为了缓和更东边的与莱国之间的矛盾,对齐、莱之间设立一个纪国认为是符合齐国利益的。
纪国很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于是有一天向周天子报告说齐侯无道(史料说齐侯爱田猎,其实是这位齐侯即齐哀公是搞了几次扩张活动,影响到了纪国的利益),于是齐哀公居然被周天子给活烹了。从此,齐国与纪国算是结下了梁子。在这过程中,鲁国作为胶东半岛最正宗的姬姓诸侯,当然是坚定地维护着纪国的,在鲁隐公刚执政不久,便与纪国联姻了。于是,齐鲁一直以来不和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现实中,无论是鲁国,还是齐国,两国其实都是需要和平相处的,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点:中原。两国都不希望中原有哪一个国家做大做强,既然两国都有到中原去的共同目标,那必须先放下在胶东半岛的那点无非是脸面上的纠纷,和平相处吧。
要与齐国结盟,鲁国首先选择了与郑国结盟。因为郑国与齐国是盟国,于是,便有了鲁国与齐国结盟的基础。于是,公元前717年,齐僖公与鲁隐公在艾地会盟,正式开启了齐鲁友好相处的岁月。
现在,郑、齐、鲁三国都互相联盟了,而齐僖公在这几次会盟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给当时的中原诸侯有一个良好的形象:齐国人四处活动,原来就是为了与大家和平相处啊。
于是,齐僖公和平使者的名声便初次在各诸侯国之间传开了。是啊,诸侯国之间,为什么为了一点小矛盾或者历史遗留问题便动不动兵刀相见呢?现在郑国与宋、卫等国之间的矛盾极深,双方都互相攻伐有些疲惫了,而齐国人是爱好和平的,能否让齐国人出面来调停一下呢?
齐僖公当然愿意,而且,他本来便是要在中原诸侯面前表现出一个国际和平大使的形象。于是,齐僖公分别给宋国和卫国写了封信,信的内容大致是:两位老大,我们齐国人做东,大家都到天子家里的温地去开个会,大家有事坐下来好好谈谈吧,就为了与郑国的关系问题。郑国人那边,我们齐国人还是有几分薄面的,有什么想法,不妨跟我们齐国人讲讲,我们齐国人会转达给郑国人的。不要打来打去了,这样下去,天子也不高兴嘛,百姓也不赞成嘛。
宋国和卫国接到邀请后是兴奋加期待,尤其是宋国,立即与卫国联系,两国先到了犬丘召开了碰头会,两国讨论的不是参不参加的问题,而是详细讨论了去温地参加齐国人主导的会盟,希望齐国人帮助宋国和卫国解决什么问题。
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摆在那里的,就是郑国与宋卫两国因为东门之役结下了梁子。所谓东门之役,就是宋国和卫国为主导,联合陈国、蔡国组成四国联军,趁郑国正在平定内部之乱、军队主要集结在郑国西部之机,发兵偷袭了郑国,并打到了郑国的东门。这让郑国非常恼怒,于是,发兵报复。就这样,双方之间连续打了几仗,大家都累了。
齐僖公本来也是邀请了郑国参加的,但当时的郑国国君郑庄公却打起了小九九:如果自己参加的话,四国在协议上一签字,那就意味着郑国再也不能找宋国和卫国报仇了;但如果不参加的话,那就将郑国推到了无礼的一边。郑庄公最后决定不参加,但写信给了齐僖公:兄弟,一切都由你安排就是,只要他们不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们郑国愿意接受你的调停。
公元前715年7月,齐僖公与宋国国君宋殇公、卫国国君卫宣公在温地会见,齐、宋、卫签订了协议,发表了共同宣言:从此以后,大家不要再提东门之役了,宋、卫、郑三国要和平相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