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扩建长安城

历史上,明君喜欢给太子留一些能臣、忠臣,好让他们辅佐太子。

一般的做法,也就比较简单了。

先找个借口,给他们贬官。

然后,等到太子登基为帝以后,再提拔复用他们。

这就算是圣恩。

而李世民现在没有那么做。

因为这时候,他已经几乎相当于是甩手掌柜。

李承乾这位太子监国,差不多就是皇帝了,只是少一个登基大典,还有入住太极宫。

除了这两样,李承乾监国,只有重大国策之事,需要李世民站出来做一个决策。

一般的国策、国政、政务等,都是李承乾决策。

不管是官吏的任免,还是平常来自于六部的奏章,也都是他说了算。

故此,李承乾就相当于是半个皇帝。

只要是他不胡乱作为,甚至是有着作死的行为,他这个东宫太子的位置就会非常稳。

没有人能够撼动他。

就算是在恒州安抚百姓,治理恒州有功的李恪都不行。

至于贺州的李泰,就不用说了。

大臣们已经对这两个皇子大失所望。

若是站队在这两个皇子那边,无疑是自寻死路、自断前程。

至于晋王李治?

或许还有可能,只不过,他年岁比较小,上面还有一个嫡兄李泰。

机会是有,但是身份上就比较尴尬了。

而李承乾又是被李世民培养的不说英明神武,却也已经有了李世民一大半的神姿。

能明辨大是大非、能知人善任、能虚心纳谏、能果断、能平衡大臣们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太子。

谁又能够撼动他的位子?

李世民不想有人能够撼动太子李承乾的位子,若是真的有这样的皇子出现,那也要把这一点火苗给掐灭。

这关乎于大唐的未来能不能稳定。

关乎于能不能破除玄武门继承法的诅咒。

李世民商讨了六件大事。

毕竟,他现在还是大唐的帝王,这种重大的国策,也必须由他一口断定,才能实行。

然后,剩下来的其他国策,也都是李承乾站出来,提出了六个需要商讨的内容。

李承乾道:“如今京师长安城的外城已经进行了三次扩建,但是因为搬迁到京师的人员越来越多。”

“故此,这外城需要第四次扩建。”

“只不过,孤询问了几位大臣们的意见,有了不同的声音。”

“京师外城扩建乃是关乎于京师未来之发展的大事,也应当在这大朝会上商定。”

京师现在已经是快两百万的人口了。

这个数量实在是太庞大,已经是超过了历朝历代的人口数量。

为了能够容纳下这么多的人。

京师的外城进行了三次扩建,已经有了一城、二城、三城之称。

再加上内城。

这就是四城。

京师的长街也比以前更长了。

从外城到内城,路程是以前的三倍。

这么下去。

以后从外城到达内城,估计要半个时辰的时间。

像是马周就建议,不再扩建,而是朝着蓝田、鄠县等周边扩建。

也就是不再像是以前一样,修建成为一个城。

而是修建成为长街,可以直通京师长安,两边可以修建房屋。

然后再以将作监发明出来的蒸汽机车为交通工具,从鄠县、蓝田县等周边县城到达京师长安,一人只需要两文钱。

每天往返,以方便外城的百姓可以到达京师。

并且还要对现在已经修建的一城、二城、三城进行修建,以拓宽道路,方便那种大型的蒸汽机车进入城中。

还有人建议,留下内城的城墙。

至于外城的城墙就直接推倒,不再设立城墙。

把外城的土地直接租庸出去,让那些富商们去盖房,不管是租出去,还是卖出去。

这样一来,也能缓解城内百姓们住房问题。

到现在,三个城的百姓们,有很多都是没有房子住,住在小小的房间中。

也有人建议。

用钢筋混凝土这种材质,建造高楼。

因为一栋高楼可以分出来很多房间,可以修建好几套房。

让百姓们直接住进高楼,一块地,甚至是可以住进去几百人。

这样一来,也能大大地节省了土地,还能让京师的百姓们有一个住所。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李承乾等人不太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是李世民明白啊,还有前世见到过房地产的陈平安更明白。

这就是大唐的房地产。

一旦最后允许土地租赁,商贾们去建造房屋。

大唐就可能开启了地产商的时代。

这个口子要不要现在开,还是一个问题。

李承乾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

陈平安知道啊。

他听完李承乾的话,看了看李世民。

两人四目相对。

就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李世民问道:“对于此事,诸卿可有何建言?”

有人第一个站出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如今的京师已经进行了三次扩建。”

“若是一直这么扩建下去,当京师人员越来越多的时候,对于粮食,还有生活用品等等的需求也会加大。”

“特别是粮食,两百万人,一天要吃掉多少粮食?”

“当年为了解决京师人口众多,粮食不足的问题,建立了粮仓制度。”

“但是这粮食就算是从其他粮仓中运输过来,也需要一段时间,不可能说瞬息而至。”

“但是某一天,因为某一个意外,直接导致粮食运输不及时。”

“京师岂不是缺粮?”

“真要是闹起了粮荒,对于京师的安危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故此,臣以为,应当削减京师的人口。”

“把京师的人口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一来,也就不会出现粮荒的问题。”

这就是不同意扩建。

后续,还要不允许百姓们搬迁进入长安城。

这做法就有一些欠妥了。

不能长安城原本的居民是子民,其他人就不是皇帝的子民了。

他们想要举家进入京师长安城,还不让他们进来。

就像是大禹治水一样。

堵不如疏。

把进入长安城的大门给堵上了,到时候,不仅仅会引起民愤,也会对京师的安宁,对于大唐的发展,都会有一些影响。

高季辅就站出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万万不可削减京师的人口,把原本就在京师生活的百姓赶出京师,还不允许百姓们进驻京师。”

“这么做,很有可能会引起民愤。”

“天下黎民百姓,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贫苦贱奴,也都应该是大唐的子民,是陛下的子民。”

“陛下心怀天下、仁义爱民,此乃世人皆知。”

“如今却为了京师内城百姓们,却把其他的百姓赶出京师,便是区别对待。”

“如此做,唯恐有人会有说辞。”

“再者,京师人口是比较多,已经远超历朝历代,此乃大唐盛世之光景。”

“人员越多,也就越是有利于京师,有利于大唐国祚。”

“至于粮食的供应问题,还有吃穿用度等等,应该想办法解决,而不是直接堵住京师的大门,不允许外面的百姓们进入。”

高季辅出身渤海高氏。勤学好武,事母至孝,隋末跟随李密起义。武德元年,归顺唐朝,授陟州户曹参军。

李世民即位,拜监察御史,弹劾大臣;迁中书舍人,指陈时政;检校吏部侍郎,铨选人才,颇得他赞许。

历史上,晋王李治立为皇太子,选为东宫属官,辅佐监国理政。

后来,李治即位,拜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监修国史,封蓚县公,迁侍中、太子少保。

此人确实有大才。

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为官之道,都是颇得李世民的喜欢。

李世民就喜欢重用这样的人。

有了高季辅站出来反驳一二,也有一些大臣,随即站了出来。

表示在扩建长安城这件事情上。

可以讲一个利弊出来。

扩建的好处有哪些,扩建的坏处又有哪些。

这样一来。

大家也都能明了,也就有了计较。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每一位大臣,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朕近日思忖,长安作为我大唐之都,其规模虽已宏伟,然随着国势日盛,人口激增,商业繁茂,现有城池已渐显拥挤。”

“扩建与否,也要有一个定论,也好在今年解决这个问题。”

话音刚落,殿中监宇文士及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扩建长安,实乃顺应时势之举。

“一来可缓解人口压力,改善百姓居住条件”

“二来,新城区规划得当,可促进商业贸易,增加国库收入。”

“然,此等大工程,需耗巨资,劳民伤财,若处理不当,恐引发民怨。”

李世民点了点头,回道:“仁人所言极是。”

工部尚书马周紧接着上前。

“陛下,扩建工程,不仅能彰显陛下之雄才大略,更可借此机会,引入新技术,提升建筑水平,为未来留下不朽之作。”

“但正如宇文监正所言,资金与人力乃关键难题。此外,施工期间,对居民生活影响亦需周全考虑。”

“微臣有异议。”一位御史大夫步出队列,声音沉稳,“扩建虽利国利民,但若操之过急,恐滋生腐败,且易忽视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再者,新城区建设,若无妥善规划,恐致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动荡不安。”

李世民听后,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赞许之色,他深知朝堂之上,需有不同声音,方能全面考量。“卿之忧,朕亦有所虑。但朕以为,凡事有利必有弊,关键在于如何趋利避害。扩建长安,非一日之功,需精心规划,分步实施,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能惠及百姓。”

接着,他转向公布尚书马周,问道:“工部可曾考虑过,扩建后的长安,在防御上又有何变化?”

马周略一思索,答道:“扩建后,长安城防需重新布局,既可增强外围防御,亦需在内城增设巡逻,确保治安稳定。微臣建议,可借此机会,训练更多士兵,提升城防能力。”

讨论渐入佳境,群臣各抒己见。

既有对扩建带来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的期待,也有对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财政负担的忧虑。

李世民耐心倾听,时而点头,时而蹙眉,显然在深思熟虑每一个建议。

最终,他缓缓起身,环视一周,声音坚定:“今日之议,诸卿皆尽心竭力,所言极是。扩建长安,确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朕相信,只要我们秉持民心,合理规划,精心施工,定能将长安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成为万邦来朝的盛世之都。”

“此事,朕意已决,即日起,成立专项小组,由户部、工部牵头,兵部、御史台协助,共同制定详细方案,上报朕审阅。”

随着李世民的话语落下,朝堂之上响起了一片赞同之声。

这一场大朝会,从辰时开始,一直到接近午时才结束。

百官们也没有各回各家,而是直接参加了中午的宴席,就在大明宫这边,吃起了自助餐。

一百二十多人呢。

吃完饭。

可以在官衙、官廨中休息。

李世民则是把长孙无忌、陈平安等人,叫到了另外一个偏殿中,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论事。

“转眼间,十四年便过去了。”

“当初在那显德殿上,朕还有一些茫然,不知以后该如何做,才能治理好大唐,才能再造一乾坤盛世。”

“好在,后来有了陈平安。”

“这些年来,若论功,陈平安当居首功。”

“当然诸位也都兢兢业业,在大唐盛世之大业上,做了很多事情,也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今日,朕以茶代酒,与诸位痛饮。”

“祝贺今日之大唐盛世!”

其他人连忙端起了茶杯。

对于李世民的话,也记在了心中。

因为这就是论功,而陈平安的功劳则是在李世民的心中,占据了第一位。

而对于长孙无忌、马周、宇文士及等人来说,似乎也已经习惯,觉得第一功臣给到陈平安,似乎也是实至名归。

毕竟,不管是琉璃、水泥,还是高炉炼铁、蒸汽机、发电机,以及现在的蒸汽机车、蒸汽舰船,都是利国利民之物。

这些发明的重大意义,不亚于纸张。

更不用说,养活了很多百姓的土豆和玉米这两个农物种子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