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李治执政三十五载

萧瑀、高士廉一看李世民的神情,就知道大事不妙,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恭安。”

李世民直接拿起桌子上的奏章,扔在了萧瑀等人的面前。

“你们自己看!”

萧瑀连忙捡起了奏章。

打开看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脸色瞬间就苍白了。

看完之后,连忙把奏章交给了高士廉。

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还是赶紧让大家都看看吧。

他一个人实在是承受不起。

太吓人了。

高士廉也迫不及待的打开来看,看完,交给了长孙无忌。

大侄子,你自求多福吧。

因为某一些原因,长孙无忌并没有被加封为尚书右仆射,还是继续担任吏部尚书一职。

有了史册上的关于长孙无忌的一生之记载,李世民多少也觉得外戚还是不能给与太大的权柄。

也就在加封杜如晦、房玄龄的时候,稍微向长孙皇后提了提。

结果被长孙皇后婉拒。

李世民是有猜想到长孙皇后在听到他要加封长孙无忌的时候,会拒绝给长孙无忌升官的,所以也就顺坡下,答应了长孙皇后的婉拒。

只不过,心中多少还是有一些愧疚的。

可有一些话,还是不能明说出来。

所以,长孙无忌依然是吏部尚书,这一次的秋闱,他也是主官。

长孙无忌打开一看,双手都控制不住地颤抖了几下。

连忙把奏章交给了杜如晦,自己则是开始想着对策,这事儿,实在是太大了。

若是真按照奏章上的来说,那这一次的影响,可以称得上是前所未有。

非常棘手了。

等到陈平安这里,已经是最后一人了。

要不是他的身份特殊,再加上,这三年来的表现,也非常耀眼。

估计还没办法参与这一次的常参。

须知道,这一次的事情比较特殊,影响也比较大,李世民首先召见的就是自己足够信任的人。

像是裴矩、王珪、孔颖达等都不在此列之中。

陈平安还以为是什么大变故,看完之后,才知道,原来是科举考试作弊。

看完之后,上前,双手奉上奏章,放在了李世民的御桌上,又淡然地退回到后方。

李世民直接对长孙无忌问道:“辅机,此时,你可有什么言语?”

长孙无忌立即道:“陛下,臣以为,对于此次在科举考试徇私舞弊之人,一定要严惩不贷!”

“也请陛下,治臣之罪。”

李世民等了一会儿,问道:“没了?”

长孙无忌抱拳躬身,无言以对。

他是吏部尚书,这一次的科举考试,吏部有两位官吏也参与其中,出现了泄露考题的重大舞弊情况,他这位吏部尚书也是难逃其责。

除了老老实实地请罪,一切的解释也都是苍白的。

李世民又看向了高士廉。

他现在自然知道应该如何做,才能把这一次的科举徇私舞弊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可是,他还是要听一听萧瑀、高士廉、长孙无忌等人的建言。

“伏惟陛下,英明神武,御宇之治,犹如日月之照临。科举之制,乃国家选才之大典,本应秉持公正,以才取人。然近年来,臣闻科举之中,或有徇私舞弊之弊,实乃国家之耻,朝廷之患。”

“夫科举者,乃天下英才之聚会,朝廷用人之根本。其选才之道,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以公平公开为原则。然或有权贵之家,倚仗权势,私相授受,徇私舞弊,致使贤能之士埋没于草莽,奸邪之徒得志于朝堂。此等弊端,实乃科举之大不幸,国家之大不幸也。”

“陛下圣明,洞察此弊,当严加惩治。臣以为,应重振科举之纲纪,加强监考之力度,使考官不敢徇私,考生不敢舞弊。同时,应广开才路,不拘一格,使天下英才皆有机会脱颖而出,为国家效力。”

“此外,陛下可设立监察机构,专门负责监督科举之实施,对徇私舞弊者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如此,则科举之制可重振雄风,国家可得贤才之助,百姓可期安宁之福。”

“振兴科举之制,以彰国家之治,以慰百姓之心。”

高士廉给出的答案就很简单,严惩那些徇私舞弊之人,然后完善科举制度,防止这类事情再一次发生,同时,加强监察机制,防止有这类舞弊之事发生,却没有及时阻止。

李世民本意也是应该要这么做,便点了点头,看向了杜如晦和房玄龄。

得到的建言都是差不多,对于这件事情,也都是保持着严惩不怠的意见。

李世民看向了魏徵。

“臣闻国之兴衰,系于人才;人才选拔,端赖考试。科举制度自古以来便是我大唐王朝选贤任能、维新图强的根本途径。”

“科场之中竟滋生出些许舞弊之风,此乃国家之不幸,士人之悲哀。夫科考为朝廷大事,关乎天下学子前途,关系到江山社稷未来。若让舞弊之徒得逞其奸,不仅败坏了读书人的清誉,更动摇了我朝立身之本。长此以往,民心向背堪忧!”

“而今却因个别不法之徒妄行欺瞒之举,使得无数寒门子弟蒙羞受辱。此举非但未能彰显公平公正之原则,反而助长了贪赃枉法之风气,诚不可忍也。”

“陛下啊!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科举之所以被万众所望,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如今这机会之门似乎正被暗中的黑手缓缓关闭——那些凭借金银财宝攀爬权贵之阶者,必将堵塞真正经纶济世之才的道路。”

“为此,请允许微臣斗胆建白:亟须整顿考场纪律,严惩舞弊之人,并且改革考核方式,增设监察机制,以绝后患。同时,应加强对士子品行的考察与磨炼,使其在求知问道的路上砥砺前行,而不单单追求一纸功名。”

说来说去,还是这些。

李世民也就不想再听下去了,直接下令,对在科举考场上徇私舞弊的学子,剔除其学子之身,免去其科举考试之卷宗,打三十大板,且,永不录用。

对于当地参与了徇私舞弊的官吏,先罢其官职、爵位,再押送至大理寺,审查之后,流放岭南。

对于吏部两位官员,直接押送大理寺,审查之后,抄家、斩首,以儆效尤!

同时,此后秋闱,御史台、吏部、礼部三方监察,若再有徇私舞弊之情况出现,那便是监察不力,都要受到惩罚。

还有,秋闱之时,考卷封存,再由营卫押运,护送到地方官衙,严加看守,只有秋闱考试那一天,才能够打开。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考试之后,当有三方监察,对阅卷之官吏,进行异地调换,且,调换之结果,要在阅卷前三天完成,不得对外公布,若有泄露,以徇私舞弊之罪论罚。

这是李世民在听到陈平安当初讲述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规则,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萧瑀等人一听,只觉得这法子,当真是良策。

有人又悄悄地看了看站在那里的陈平安,那一脸事不关己的神情,总觉得这法子好像和他多多少少有一些关系。

李世民说完了自己的做法之后,最终问道:“诸卿,可还有什么建言?”

萧瑀等人连忙抱拳道:“陛下圣明!”

这些,他们可都想不到,阅卷的官吏进行调动,这已经很有效地防止了徇私舞弊的可能。

毕竟,当地的学子们的字迹,还是很容易认出来的。

其次就是在试卷上做一些小小的标记,也很容易看出来,若是阅卷的官吏们进行了调动,那么他们就算是事先知道了哪些官吏参与阅卷,就算是商量好了,可是一旦调动之后,也就不可能还有舞弊的机会。

还有试卷由营卫押运到地方,而不是吏部直接让官差送到地方上,也就能够避免试题泄露了。

等到萧瑀等人离开了太极宫。

李世民又把陈平安留了下来。

“陈卿,你再给朕讲一讲,后世的官吏考试录用制度吧。”

陈平安从没有参加过这类考试,了解的也不多。

倒是对高考印象深刻。

“陛下,千年之后也有一些考试舞弊现象,因为高考乃是学子们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关。”

“考得好,就会有一个好的学院读书,就能够有一个好的专业和文凭,有了文凭,就可以就业高工资职业。”

“所以,高考非常严格,而防止高、考、舞、弊,千年之后用的都是高科技。”

“第一点,就是金属探测器,任何带有金属的东西,都是不被允许带进考场的,就算是腰带、手镯等,都是不被允许的。”

“其次,每个学子都有一个身份证,还有一个准考证,上面都有他们的头像。”

“监察人员通过确认两个证件的头像和考生本人的面貌相符,从而确认是考生本人,而非其他人代考。”

“至于阅卷规则,也是通过科技技术完成,先对答卷进行拍照,上传到计算机上,阅卷老师只能看到答案,而看不到其他任何信息。”

“再根据答案进行评分,这些阅卷老师也都是非常专业的,属于这些学科领域之中的名师。”

“……”

所以,很多防止舞弊的做法,也都不适用于大唐。

李世民听完,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久久无言。

这科举考试的舞弊也不是没有,以前就有过,他甚至是还参与过。

可是,等到他当了皇帝之后,就对此事深恶痛绝了。

朕要的是人才。

而不是在科举考试就开始徇私舞弊,就开始欺君的投机取巧的人。

这样的人进入了官场,必定会继续欺君,甚至是欺压百姓。

过了一会儿。

李世民才抬起头,看向了陈平安,问道:“你已经好久都没有写史册了吧?”

“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你就在家中,继续写。”

“朕想要看一看,以史为鉴,知兴衰。”

“大唐如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治国之策、民生之本,你也提到过,大唐后来还实行了募兵制、两税法等。”

“你且再好生地想一想,还有哪一些政策,好的、不好的,都写出来,朕看一看。”

李世民的意思也很明确,要陈平安多写一些民生、国策、制度,而不是一些历史的事件,寥寥几笔,就写了七八年的王朝之历史。

陈平安不可能记得那么多,能记得李治和武则天两人用的那些年号,已经是不错了。

要是等到他写到了宋朝,那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就真的只能写一些大事件,连有一些皇帝都不记得了。

毕竟,宋朝的皇帝,除了那几位,其他的,真的没什么兴趣去了解。

特别是北宋和南宋之交,也就是靖康之耻,看一次,气一次。

这一段历史,比看到武则天登基为帝了还要让人气愤不已,憋屈不已。

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恨不得穿回去,打死昏君和奸臣。

回到了宅院。

教导小汉晟学走路和说话,又陪着吴依依,她也快临产了。

孙思邈现在在江南那边,回信都少了。

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没有孙思邈,就失去了一层安全保障。

陈平安也无法,只能是希望孙思邈能够早一些赶回来。

等到吃完了晚饭,这才在书房中,回忆着。

咸亨这个年号,用了四年。

因为陈平安记得有一个帖子说过这事儿。

咸亨四年末,上元元年初,李治自称天皇,加封武氏为天后。

整了个幺蛾子。

紧接着便是第二年,太子李弘死了。

这位唐朝太子在历史上的记载不多,死的也是莫名其妙,随手一笔,太子死于宫中,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

至于到底是不是,也不好说。

总之,历史写到了这里,已经可以看出来,武氏的权柄有多大了。

而李治还要让武氏摄政。

要不是有大臣死谏,还真的让武氏在这一年就直接摄政了。

李治这时候的风眩症已经很严重了,头晕眼花、病入膏肓。

确实是已经无心无力再主政。

若是真正的明君,就应该极力培养李弘,扶持他登基为帝,自己为太上皇,然后稳固李弘帝位。

最后在把武氏给拉下水,从而以绝后患。

可惜,李治没有这么想,也没有这么做。

再然后,就是狄仁杰崭露头角,开始踏上了他的历史舞台。

当然,在这之间,还有一人,那就是刘仁轨。

这位也是李治时期的能臣、忠臣,也是在薛仁贵、苏定方之后的一员名将,镇守边关,守卫大唐。

再然后,就是太子李贤被废。

至此,李治时期的太子,一个李弘不明不白死了,一个李贤被废了。

这唐朝的太子啊。

都不好当。

一直到弘道元年,也就是公元683年,李治死了。

年五十六,在位三十五年。

陈平安写到这里。

其实洋洋洒洒差不多已经写了一千多字。

这一次,倒是没有直接交给李世民,而是继续润色了一下。

在这些年之间,李治又施行了那些政策,又有那些效果,也要写一写。

李世民想要看的就是这个。

陈平安也看过一些相关内容,记得李治在位期间,推行过均田制。

均田制实施,肯定了土地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田产纠纷,有利于主荒田开垦,对农业生产恢复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均田制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三长制,有利于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自耕小农阶层人数大大增多,保证赋役来源,增强了中央集权制。

西魏权臣宇文泰,在均田制基础上创立了府兵制,沿用至唐开元、天宝年间,起用募兵制,停用兵府鱼符,之后名存实亡。

这时候也是沿用均田制和府兵制,成效确实不错,自耕农的数量一直在增加。

可是随着商业的兴起,自耕农又在减少。

有一些百姓无法承担农田产量减少,或者是说靠天吃饭,所以选择了去从商,又或者是放弃耕种,直接去工地,当一个农工。

李治在位期间,推进均田制,是严格要求,当地官府要收回那些良田,再一次分配。

可等到了后来,随着战火不断,藩镇割据,中央皇权已经是非常薄弱。

朝廷想要继续实行均田制,是不可能的事情。

朝廷收不回土地,又谈什么再分配呢。

所以,也就有了两税法。

李世民只是用了两税法中的两次收税,至于其他的政策,是没有采纳。

唐德宗的两税法,内容比较多,而在两税法实施之后,就废除了均田制。

说白了。

朝廷没了威望。

土地国有制被破坏。

这时候,不是土地兼并的问题,而是藩镇割据的重大隐患。

陈平安想到这里,也就继续提笔写着。

李治在位时期,又做了哪些事情,有着哪些国策,又有什么成效。

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制度,通过派遣巡察使等方式,加强对地方行政的监督和控制。

实行“量出制入”的财政原则,根据政府支出的需要来制定税收政策。进行土地调查,加强对土地占有和赋税征收的管理。

对外,李治进行了多次军事行动,巩固边疆安全。例如,他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乱,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在东北地区,李治设立了安东都护府,以管理高句丽故地。

李治实行较为宽容的民族政策,对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给予官职或封号,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他也对一些反叛的少数民族采取武力征讨,如对东突厥、薛延陀等。

李治在位期间,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重视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并且鼓励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

李治主持修订了《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这是唐朝重要的法律文献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至于成效:

李治的统治相对稳定,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增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进步。边疆得到巩固,民族关系相对和谐,文化交流频繁。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后来的朝代提供了借鉴。

这是陈平安的脑海里面,那个帖子的综述,简单地概括了李治这一生的功绩。

若是没有后面那些事情,他也算是一位枭雄。

可惜,信错了人。

不对,应该说是爱错了人。

陈平安看了看结语,算是满意。

他当然不会在这时候,吐槽李治爱错了人。

武氏登基为帝,还有一段路要走,要扫除那些障碍,最终登上帝位。

下一期,也就能够着重写一写了。

李世民看到前面武氏的操作,应该能够猜到后面的结局吧?

写完这些之后,才算是满意。

五天过去。

因为北伐的胜利、邸报的推行、海水晒盐之法等工程,以至于陈平安好几个月都没有继续写史册了。

这一天。

终于是又带着史册进入了太极宫。

“臣,拜见陛下,陛下恭安。”

李世民见到陈平安来了,还是挺高兴的,连忙招呼道:“嗯,免礼。”

“来人,赐座。”

陈平安先是坐下,等到郭安等人离开之后,才把史册上交了。

大殿里面也就李世民和陈平安二人。

起居郎?

这时候自然是没有存在的必要。

李世民接过史册,看了起来。

往后差不多也是十年,除了几位名臣名将病死,就是大唐皇太子的起起落落。

还有大唐对外战争,刘仁轨这位将帅之才,也就进入了李世民的法眼。

这算是在裴行俭、薛仁贵之后,李治时期最后一位名将了吧?

再继续看,直到李治因病死在了床榻,中宗李显继位。

不过,很明显。

李世民对于这位李显并不看好,眉头微蹙,沉闷无言。

也很难想象。

如今的李治也不过一岁。

而李世民已经看完了李治的一生。

这种感觉很微妙。

不错。

长孙皇后在贞观二年的时候,生下一皇子。

李世民还是给他取名为李治。

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又或者是什么心思。

他给自己儿子取什么名字。

陈平安自然是不会干涉。

所以,此时的大唐,还是有了九皇子李治。

李世民最后又看了看李治在位时候的功绩,实行的政策,也不说满意不满意。

仅仅是一个后宫不得干政,武氏在李治死后,依然稳坐天后之位。

就让李世民心中隐隐有一些担忧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