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吏考

在米仓道的战斗并没有影响到巴蜀之内。

除了偶尔要忙于粮草问题外,就仿佛巴蜀一片太平并无战事。

又过了数天。

有消息传来,南边的南诏国有异动。

现在能入侵巴蜀的就两个方向,一是北边通往汉中的道路,第二就是南边的南诏国。

墨信让文聘和黄忠前去镇守南边,两人都会山地战有所涉猎。

不过墨信给他们的任务还是只守不攻,毕竟南诏国的密林太多,若攻取南诏国对士卒的要求太高。

现在攻取南诏国完全得不偿失。

为了安抚好南诏国,杜甫也派人前往南诏国谈判,希望南诏国可以保持中立。

毕竟在安史之乱前,大唐就多次攻伐过南诏国,南诏国不止对大唐有怨言,而且也死伤惨重,如果可以,他们也希望能够休养生息。

几乎同时,李白回来汇报,说他们安排到各地的人已经查出了大量的贪官,现在是否需要惩戒?

墨信点头:“我觉得差不多了,大将军是什么意思?”

一旁的杜甫走过场的说:“我没意见。”

于是他们开始聚在一起,拿着下面人汇报过来的名单一一核实。

为了避免有错判,他们都是让安排多个小组去调查同一个官员,并且都要求有实证。

没实证,但是有谣传的内容也要在文书中注明,由墨信三人再行判断。

核实过后,三人又开始商讨哪些人该杀,哪些人只做罢官处理,哪些人可以被原谅,哪些人被原谅后还可以得到升职。

光是这番工作,三人就又忙活了好几天。

终于,名单出来后,他们就在巴蜀内,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吏治行动。

大量的官吏落马,不少人被拖到菜市场,但不是当场斩杀,而是在罪名确凿的情况下,还要给这些官吏进行一场公审大会。

公审过后,让万千民众的呐喊声中,将这些犯事官吏现场斩杀。

那些只是被罢官的官吏原本还有些不忿,明明他们都已经归顺了,为什么还是这个下场?

但看过公审大会后,他们全都暗暗庆幸。

原来被罢官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了!

那些被原谅的官员都在战战兢兢中,收获了一纸文书。

文书中有对他们的批评,但也告知他们被既往不咎,希望他们以后可以改过自新。

那些被原谅并且获得提升的官吏,收到的文书则会多一些内容,告知他们升职是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希望他们不要辜负。

墨信亲自抵达巴西郡,也就是曾经的绵州。

他说过要给杜甫和李白二人亲自示范一下,如何解决吏治上的弊端。

成都太敏感,所以他就选择了在成都附近的巴西郡作为试验地。

趁着巴西郡的官场被清洗,墨信先把留下来的官员重新任命,起码把巴西郡最基本的官场运行维持住。

然后他面对一众小吏,问:“你们是否想当官员?”

小吏们纷纷点头。

原本还惴惴不安的他们,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好事。

于是墨信就在巴西郡设置了一场吏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