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生当作人杰

王安直接勾起了她的下巴,笑吟吟道:“我的好彩月,本宫平时的吃喝住行可都是你伺候着的,本宫这次出远门,不带你怎么能行?”

“真的吗?谢谢太子殿下!”彩月立刻欢呼雀跃起来。

“好了,彩月,本宫今天乏了,睡个回笼觉再说,到午朝时间记得把本宫叫醒。”

王安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一股倦意袭来。

昨天帮炎帝批阅奏折,累得跟条狗一样,没睡饱就被李元海送来的拓印密报给弄醒了,一直撑到现在,身体还真有些累了,回了床上睡觉。

这一觉,直接睡到了快中午时间,彩月叫醒了王安,先是吃了一些东西填肚子,然后直接去了朝堂大殿。

以前的小午朝,只是炎帝和几个比较重要的大臣商量一些事情,至于其他臣子,该干嘛干嘛去,不用天天来。

今天的午朝,则是跟早朝一样正式,基本上在京城内有头有脸的大臣都来了,毕竟要商议的是出兵的事。

“参见陛下!”

众多大臣和皇子一一对着高高坐在龙椅上的炎帝行礼参拜。

“众爱卿平身。”

炎帝声音威严,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昌王和惠王二人身上。

两兄弟虽然目光不敢与炎帝对视,但余光还是能看得到的,并且,他们能够感觉到炎帝此时此刻正在看他们二人。

好端端的,看我们两个干什么?

该不会是太子反悔了,不想出征去天南了,所以炎帝又盯上了他们两个备胎?

昌王的内心,升起这一股不好的预感。

如果真如他此时此刻这么想的的话,那么,徐怀之在昌王府里献上的计策,岂不是直接胎死腹中了?

到头来,还是他昌王带兵出征,而太子稳坐京城钓鱼台,那么,他们刚刚在昌王府里商量来商量去,全成了笑话了。

惠王的心里则莫名有些紧张起来,首先,他是不想带兵出征的,比起打打杀杀,他更喜欢吟诗作赋,跟文化人交流才有意思,跟那群武夫混在一起,惠王想想就觉得有些受不了。

更何况,太子之前还特意搞了他心态,让他小心昌王在外面弄死他。

尽管惠王知道太子这是在故意挑拨离间。

但,惠王刚赌吗?

不敢。

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原本太子主动请缨之后,他惠王松了一口气,现在,面对炎帝的目光,惠王心里又没底了。

别的皇子若是说了出征又不去,可能会被炎帝严厉训斥甚至是责罚。

但是太子,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事,顶多炎帝当着大臣的面装模作样的呵斥他两声,然后又主动给太子开脱,说什么太子年幼之内的话,打马虎眼糊弄过去,太子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这件事,也就揭过去了。

没办法,这就是太子的特权,惠王和昌王嫉妒也没用。

昌王身后的徐怀之等人,自然也是注意到了炎帝的目光落在了昌王身上,一个个心道不好,炎帝这是不打算让太子去了?

“启奏陛下,老臣有事想问。”徐怀之忍不住站了出来,作揖行礼道。

“哦?徐爱卿有什么想问的?”炎帝淡淡看着他。

“陛下,今日早朝时,太子主动请缨前往天南平乱,不知道陛下考虑得如何了?臣认为边关之乱,拖延不得,最好是立刻有个结果。”徐怀之开口说道。

炎帝目光闪了闪,微笑道:“这件事情,朕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说到这里,故意停下来,不说了。

朝堂上的诸位大臣和皇子们,都还在等着炎帝开口说是谁呢,结果他直接不说了,让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昌王心里一沉,听炎帝这话的意思,心里有了人选,难不成太子毛遂自荐,他没同意?

他只想让自己心里的人选去,而这个人选,想来想去,唯有他昌王是最合适的!

事实上,大炎国的将军不少,但这次之所以非要出一位皇子,除了给天南教训之外,还要扬大炎的皇族之威。

惠王则是心里哇凉哇凉的,炎帝要用自己内心的人选,这是不让太子去的节奏啊!

之前,自己在惠王府,白高兴了……

“不知陛下心中的人选是谁?”徐怀之心里也是咯噔一下,暗道不妙,硬着头皮问道。

炎帝看着他,没有回答。

王安看着炎帝这副模样,心里暗暗想笑,知道炎帝这是故意吊着这群老小子呢,吊他们的胃口。

“朕心中的人选,自然是朕的儿子。”炎帝故意沉默了片刻后,缓缓说道。

昌王和惠王身后的大臣们都快哭了,我们当然知道你心中的人选是你儿子,关键是,是你哪个儿子啊?

“父皇,儿臣人为,人这一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身为我大炎皇族的太子,边关有乱,儿臣自然要挺身而出,这才是大炎皇室男儿该有的气魄!”

王安一步站了出来,目光从每一个大臣身上扫过,凌厉而自信,声音慷慨激昂道,“我大炎的大好青年们,本宫今日在这里送给你们一首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天下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声音高亢有力,响彻大殿上的每一个角落。

一时间,让无数大臣,为之动容。

炎帝更是一阵惊喜,这臭小子,为了给自己出征打气,还做了一首诗?

不得不说,这诗还挺霸气,将整个大殿里的气氛,都带动得有些热血沸腾起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好诗…好诗啊……”

徐忠年惊为天人,喃喃自语起来。

“我倒是更喜欢太子后面那四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让我这一把老骨头,感觉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精力无限,为了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

卢福舟细细咀嚼着王安这几句诗,可谓是大气磅礴,给人一种史诗般的波浪壮阔。

这倒不是吹捧,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慨。

即便是昌王,惠王身后的一众大臣们,也都纷纷动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