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陈韶提问的是一名叫凯末尔·穆斯塔法的年轻军人。陈韶自己的数学就不差,又和学弟马永亮这位数学天才一起合作好久,在数学上颇有思路。
只是凯末尔·穆斯塔法的法语很一般,陈韶的法语水平连很一般都谈不上。陈韶索性不自曝其短,而是让凯末尔·穆斯塔法上前,把他的问题用列在黑板上。
学弟马永亮之所以被认为是天才,因为他在矩阵方面极有思路。陈韶带着点刁难的心思,用矩阵的方法来解凯末尔·穆斯塔法提出的问题。
虽然凯末尔·穆斯塔法只比陈韶小了一岁,陈韶却不是很看好这位小朋友的数学水平。
然而事实证明,陈韶的确小看了凯末尔·穆斯塔法的数学实力。或者说,小看了奥斯曼帝国军校的教学水平。
凯末尔不仅懂矩阵,还跟上了陈韶的思路。毕竟马永亮也不可能搞出什么超复杂的矩阵来解决军队后勤问题。如果太复杂的模式,大周军自己先搞不明白了。
陈韶与凯末尔分了黑板左右,把矩阵列出,随即开始合并拼接。随着多余的内容消掉之后,剩余两个矩阵内,全都是符号。
台上的凯末尔心花怒放,台下的奥斯曼帝国军校生们一脸懵圈。
陈韶有点开心。那是看到优秀的部下的感受。虽然陈韶今年24岁,但陈韶有着丰富的战斗指挥经验。对于优秀的部下有着强烈的期待。一个真正懂得数学的参谋,在战争中的作用胜过数百官兵。
凯末尔一脸兴奋的看着最后的结果,却没有沉迷其中。他转过身对陈韶敬礼,“少将阁下,我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中日战争会打的这么吃力?”
台下的奥斯曼帝国军校生们已经对他们看不明白的矩阵议论纷纷,听到这话,很快都安静下来。看得出,这些人年轻军人都很好奇这件事。
陈韶让凯末尔回到座位上,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整理好思路,决定爽快的把这个问题解答清楚。
转身列出了一些数字,陈韶爽快的按照《总体战》的思路给军校生们分析了战局。
大周的陆军虽然有120万人,日本总动员后的兵力也达到了70万。然而120大周陆军要防御上万公里的边界,70万日军只用在朝鲜这么一个有限的空间作战。双方初期真正的作战兵力对比是25万对50万。
等大周通过局部动员,快速增加兵力。大周与日军兵力对比达到4:5的时候,日军就被大周陆军击退。
“诸位同学,你们既然是参谋学院,就一定要弄清楚实际作战兵力的问题。即便对方拥有两倍于你们的兵力,只要你们能够确定对方用在战斗中的兵力只有你们的一半,你们就可以在战场上打出二打一的战役。除了军队数量的问题,你们还要记住一件事,工业国之间的战争,不太可能出现彻底击败对手的局面。发生在工业国之间的战争,失败者是被耗干的,而不是被打败的。就如现在,日本可以自造步枪、子弹、火炮、炮弹,可以自造战列舰,装甲巡洋舰,以及战舰火炮所需的炮弹。大周当然可以击败日本,这样的胜利,必然是在彻底消耗掉日军大多数陆军与海军之后,才能达成。”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