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朱标;我要诸子百家,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此时此刻,天幕之下。

不管是太子朱标,或者是其他几个兄弟,对如今天幕内的另一个朱标可谓是羡慕至极。

一方面,是对朱标的聪明才慧是羡慕,能做到这一步,乃是世间少有。

相比之下,别说三岁识字,仅仅数日便能将日常所需文字十的并且书写出来。

就在场的众人,哪个不是五岁之后才进的私塾,并且进了私塾之后大多依旧无心学习,对当时的他们来说读书识字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和当时的朱标相比,他们所享受的教育条件乃是最顶级的,可是在场那个人能做到那一步。

别说是他们,就是如今的大学是宋濂,在看到这一幕后也是打心底佩服。

他从小也被称为神童,但是和画面中的坐标相比,他的光彩就暗淡了许多。

另一方面,主要是朱元璋对朱标的这份独特待遇,更是让他们羡慕至极。

在他们印象中,朱元璋乃是一个冷酷的君王,无论对部下还是子女都是万分严苛。

所以在场之人有一个算一个,谁都没有感受过朱元璋这份柔情。

就连如今的太子朱标,即使备受朱元璋的宠爱,但画面中的一幕幕确实他向往而没有享受过的。

带着满满的羡慕,众人目光依旧注视在天幕之上。guwo.org 风云小说网

在短短的数月间,马皇后请来的教书先生已经他的满腹学问全盘展示了出来,而朱标也在教书先生的瞠目结舌中不负众望的全盘接收。

在识字教育大成之后,下一步的教育便是攻读典籍了!

在皇后的要求下,历史上各大家的典籍一一被教书先生搬了出来。

在中国历史中,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农家,以及纵横家等各家学术数不胜数。

对于这些大家典籍,马皇后很是好奇朱标会对哪家的学说感兴趣。

从而先了解,先简单的接触接触,等到天下彻底安定,再找先贤前来教导。

至于如今的朱标能不能理解各家的中心思想,这倒也不用担心,毕竟所处时代不一样,人的心境也会不一样。

她相信,以朱标的聪明才智,迟早会将这些典籍融会贯通,从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标儿,这些都是各大家流传下来的典籍,说吧,你想先学哪家!”

看着天幕中马皇后对着朱标的提问,代表儒家的宋濂可谓是紧张万分。

如今的大明,中心思想可是儒家,若是天幕中的朱标没有选择儒家,是选择了其他家的话,那么不仅仅是他的地位,整个儒家在大名的地位都会迅速衰落。

朱元璋看着天幕中朱标的选择,心中也是狠狠的捏了一把汗。

如今的朱标,在宋濂的教导下,对儒学很是尊重,性格也在儒学的潜移默化之下变得过于温和。

虽然,除了性格之外,朱标的一切都深得他心。

可如今看到另一个大明出现的明太宗主标后,朱元璋便知道大明也许还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朱标也很快给出了属于他的答案。

“娘,我可以都学吗?”

“爹前几天说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所以,孩儿感觉学问之外也必然还有学问!”

“那么,这么多的学问定然是不可能被一家所全部包容,否则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大家出现了。”

“如果我可以将所有家的学问都学一遍,然后从中取长补短,是不是可以打造出一个适合如今的完美大家!”

这个答案,无疑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将各家学问都学一遍,然后融会贯通,进而取长补短,从中再诞生出一个完美合适的思想。

这番话,别说是一个三岁小孩提出,就算是从一个文学大家口中说出来,都足以震慑文坛。

毕竟,这个想法太过于震撼了。

任谁都知道,诸子百家中每家都有杰出思想,当然有精华就有糟粕。

俗话说的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身为自家学派的人,看到的往往都是各家学派的精华,对于糟粕,他们根本不愿意提出或者面对。

至于其他家学派的人,看到的就是另一种景象了,在他们眼中,只能看到对方的糟粕,而精华部分他们往往也会选择忽视。

因此,在数百上千年的时间长河中,各个流派一直争论不休,都想着怎么能压对方一头,根本没有想过用对方的思想弥补自己的短板。

当然,这么长时间自然会有几个特例,而这些特例目光也仅仅只锁定在一两个流派上,根本没有气魄将全部大家融会贯通。

听着朱标的大胆言论,马皇后心中很是震撼,她对朱标的期望已经够高了,现在看来,她还是远远低估了。

教书先生看着眼前如小山一般的典籍,内心也是波涛汹涌。

因为教书先生,并不是哪一家学说的推崇者,而是都浅显的看过,从而根据雇主的不同要求进行教学。

可尽管他接触过这么多典籍,但是从未想过将其中的内容融会贯通,取长补短。

宋濂身为儒学的绝对推崇者,听着天幕内朱标的话语,他很想开口反驳,因为在他看来,儒学才是唯一正统,而其他学说结实糟糠。

可当他回想到,在明太宗朱标带领之下,大明朝出奇的强大,天下也极其的安定。

这么说来,朱标的选择奶是最正确的。

此时的朱元璋看着天幕陷入了沉思,大明开国之初,他也沿袭历朝历代,将儒学奉为正统思想。

因为,在了解儒学之后,他发现,以儒家的那一套套去管制约束百姓,出奇的好用。

至于进行思想改革,他压根想都没想过,毕竟若是所有人的思想都活跃起来,那么管理起来难度就大了许多,甚至一发不可收拾。

可如今,在听到朱标的一番言论后,朱元璋也在短短的几个钟之内反思了自己。

儒家的这一套套虽然对社会安定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更多程度上也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在这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之下,大明也只能固步自封,甚至倒退。

在经过这片刻明悟之后,朱元璋也算如愿从明太宗朱标那里得到一丝启发。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