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掌中佛国,五指成山

西方极乐世界。

七宝林,八德池。

接引与准提两位教主,坐着莲台攥着树,忽见一道纯粹又凝实的锋锐气机,划过琼宇,斩平千百峰峦。

“今日,请道友给吾徒孙个说法!”

这………

准提道人与接引道人对视一眼,相顾无言。

本该入西方教的燃灯道人、惧留孙、普贤真人身死,文殊广法天尊法身损毁,法戒也上了封神榜。

真要算起来,释门失了未来的中流砥柱,已经亏麻了。

这还要给说法?

何况,玄门释门,井水不犯河水,纵然生了龋龌,也不能放在明面上。

径直祭盘古幡攻伐,三界震动,释门颜面大损。

诶,即便如此,依旧得给说法。

若只是元始天尊倒也罢了,谁知剩下那两位玄门教主,会不会在暗处窥伺?

二打一,绰绰有余。

二打三,优势在我……

“贫道久居西方,未知红尘之事,究竟生出了什么误会,致使道友大动肝火?”

准提道人手持七宝妙树,神色悲苦,千里传音。

可见,混元教主之中,亦有装糊涂的高手。

“尔等施展手段,让截教门人法戒堆出西方法身,凭借一颗舍利子袭杀,若非吾徒孙机警,恐怕已死在那荒山野岭之间了。”

元始天尊说着,立起身来,玉如意祭起,悄然联络八景、碧游两座道场。

这事儿超出内部矛盾的范畴,而且关乎碧游门人,应当共同处置。

杨任立在大殿之内,也开始犯嘀咕了。

本来就想着闷声要点好处,谁知掌教师祖光明正大问罪。

这下,定然让那西方教主记住了,指不定要生出什么幺蛾子呢。

“莫慌。”

元始天尊视线斜瞥,淡然言道。

“这…竟有此事?”

准提道人闻言,眉头紧锁,愈发忧愁,掌中七宝妙树被攥得越来越紧。

“汝等若是不信,尚有证物……”

元始天尊说着,轻轻抖袖,祭起舍利子,化作泡影,映在八德池上。

“咦,这确是西方舍利子,莫非是池内鱼鳖成精,盗了宝物,去了东海?”

准提道人见状,神色微僵,诧异地说道。

本来依照推算,纵然杨任神通玄妙,在归还太极图的情况下,定然抵不住那颗舍利子。

谁知阐教的混元大罗金仙是真宠徒孙,有宝物是真给,太岁也是真好意思不还。

这般,赔了夫人又折兵,失之东隅还失之桑榆,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总归是西方教下惹出的事端,自该由吾等解决,唯独不知,甚么能补偿那位小友。”

接引道人坐在十二品莲台上,轻叹一声。

“好教道友知晓,西方贫瘠,不比东方天材地宝无数,七宝林内,倒是有些银瓶、玛瑙、珊瑚之类,八德池中也有几条锦鲤。

余下,甚么仙金、灵根都无,纵然扒掉地皮,也寻不出宝物了。”

准提道人耷拉着脸,无奈叹息。

元始天尊心念一动,将其间音讯,一字不差,传到玄都洞、金鳌岛。

“这厮好生无耻,吾门人,尔徒孙,各遭劫难,西方教却三言两语将罪责摘了。”

通天教主高坐九重台,冷笑连连。

老子倒是未曾言语,攥着蒲扇,昏昏欲睡。

“此事因你而起,若定赔偿,也该由你决定。”

元始天尊转移视线,轻声言道。

“好教掌教知晓,徒孙大道,在于剑术、五行道术,源自玉虚正法,还算高远。

至于天材地宝,师祖赐下颇多,本就不缺,何需西方补偿。”

太岁眼珠一转,笑着说道。

“此言大善…不过,西方教逾矩在先,不能轻饶……”

元始天尊思忖片刻,法目在太岁身上瞧了瞧,有了定计。

“贫道清静修行,不擅杀伐,吾观你神通初成,唯独少了那镇压之法。

今日便让那西方教主传尔法术,触类旁通,争取早些成道。”

元始天尊说着,祭起玉如意,提了要求。

准提、接引闻言,面面相觑,不明就里。

“莫非,玉虚宫道友也想息事宁人,免得恼了鸿钧老师?”

准提道人暗运神通,悄然传音。

“若非如此,依照其护短脾性,不把七宝林、八德池搬空,都算是顾忌颜面了。”

接引道人思忖片刻,也觉有理。

“总归是要传道东方,虽是法术,未涉大道,也能彰显释门手段。”

准提道人想通关窍,轻轻颔首。

“吾方才推演天机,那位小友成就先天躯壳,佛门大兴之事,定难成道,纵有无穷神通,依旧左右不了大势。”

接引道人轻轻颔首,表示认同。

这般,准提道人再无顾忌,连忙传音。

“贫道确有一门神通,囊括宇内,蕴养生灵,尚有一道法术,汇聚五行,翻手成山,镇压妖邪。”

元始天尊闻言,撇了撇嘴,心道吝啬。

“这般,诚是吾徒孙之机缘。”

元始天尊说着,瞥了太岁一眼。

“贫道玄门阐教玉虚道统,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门下杨任,多谢圣人垂青,赐下妙法,未来定会好生研习,化为己用,传承万世!”

杨任言罢,郑重稽首。

元始天尊闻言,嘴角微微上扬。

接引、准提听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怎么听着,像是要把那神通法术,变成玄门的呢?

“这却见了稀奇,素来是西方教化东方之士入释门,今日却见到玄门弟子占了释门便宜……

你那徒孙,着实有趣,颇合吾脾性……”

通天教主侧卧九重台,神色玩味,语气戏谑。

老子忽而醒转,轻咳一声,扇了扇风。

这时,西方教主也回过味儿来,发觉端倪。

奈何,金口玉言,木已成舟。

谁能想到,玉虚三代弟子,竟敢在其掌教面前肆意出言?

“如此,吾等也算是与小友结了缘法。”

准提道人开口,眼眸愈发冷冽。

嗖。

接引道人轻抖衣袖,传下两张金箔,跨越千里。

元始天尊捏住箔纸,施展神通,洗去圣人道韵,西方气机,留下纯粹道法。

“如此,未来再见了!”

元始天尊说着,施展手段,隔绝音讯。

“掌教老爷神通玄妙,法力无边,威慑三界,镇压五行,实是玉虚门人之楷模……”

太岁见状,上前进献“谗言”。

“真是个顽劣童儿。”

元始天尊闻言,轻抚长髯,无奈笑道,轻轻弹指,传下金箔。

杨任恭恭敬敬接过箔纸,展在掌心,细细观摩,越看越惊异。

这两门道法分别唤作——掌中佛国、五指成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