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童贯与种练班师回朝的同时,三月的东京汴梁,虽然早已经过了年关,但汴梁城狂欢的氛围却并未因此衰减反而是更加浓烈。
原因无他,只因在昨日童贯率大军灭国西夏的消息,终于是传到了大宋的京都汴梁城内。自从太祖扫平天下以后,宋朝的百姓已经多少年没有听到过如此大胜的消息了。
在这巨大的胜利之下,汴梁城内,自当今的天子赵佶到朝中的文武百官,再到寻常街头的贩夫走卒,无不为此而感到欣喜自豪。
大宋禁宫内的紫宸殿上,赵佶坐在皇位上,手中拿着那份昨日夜里刚刚送到宫中的奏折,脸上是止不住的喜色。
“诸位爱卿都说说吧,前方将士取得了如此大胜,朕该给他们点什么封赏好啊?”
赵佶今年刚刚二十有九,其脸颊圆润却不肥胖,反而充满一股富态之感,颊下留有长须,眉目如画,鬓如刀裁,以当今的审美来确实算得上是个美男。
而赵佶这话说出来了以后,朝堂之上那站在群臣之首的蔡京立刻站了出来拱手一拜,然后说道:
“陛下,此番大胜,实乃我大宋开国以来之罕有。如今西夏国灭,我大宋所获疆土又何止万里,陛下实乃自太祖以来我大宋朝开疆拓土第一人。
自贼人李元浩在西北拥兵自立为王,建立西夏之后,其凭借西北兵马雄壮就一直在骚扰我大宋边境,使我大宋苦不堪言。
而童将军统帅三军在此役之中,一路上逢战必胜,最后直破西夏国都。所立之功,实乃开国以来之罕有,足见其有统兵之才,故臣斗胆谏言,陛下可立童将军为西北监军,总管西北兵事驻守边境为我大宋分忧。”
蔡京说这话是有原因的,他能做到这大宋的宰相离不开童贯的帮助。当初童贯在助其登上宰相之时,就曾要求过,将来有机会让蔡京自己出京成为西北监军,掌管一方大军。
蔡京此时趁这机会说出这话,只不过是在投桃报李罢了,而他此话一出朝堂上的就众臣立刻陷入了一阵窃窃私语之中。
大宋自开国以来就一直重文轻武,何时设过西北监军权利如此大的武将职位,更何况童贯还是个宦官。
所以一时之间,朝堂之上就立刻有不少文官站出来出声反对道:
“陛下,万万不可。童供奉乃是陛下近臣,怎可担任如此要职。”
“陛下,西北监军之职非同小可,其权柄比起前朝时期的那些封疆大吏,也不妨多让,所以万万不可儿戏。”
而眼见有人起了话头,朝堂之上就有越来越多的文臣站了出来,开始反对蔡京这一提议。
眼看站出来反对的人越来越多,那蔡京也就悻悻地退了回去不再说话。
他刚刚站出来说这一番话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如今眼见朝堂上这么多大臣反对,他也不可能再固执己见的坚持下去。
而且更何况,无论他们在朝堂上再怎么着,决定这些事情的永远还是赵佶本人。事情并不一定当场就要促成,有些时候只需要在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待到时机成熟,它自然自己会长出来。
眼见朝堂上的众人一时之间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还是站在蔡京身后的王黼站了出来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蔡相与众臣刚刚所说皆非虚言。童将军确实是立下了不世之功,但封其为西北监军也确实是有些不妥。
童将军之功作为文臣,则可进相为武将也能为封疆大吏。可童将军毕竟是陛下近臣。所以依臣之见,既然在官职上不好封赏,那倒不如在爵位上封童将军为候。
自我大宋开国以来还未能有天子近臣获此殊荣,所以这样陛下封童将军为侯不仅是赏了童将军不世之功,更是体现陛下赏罚分明。”
王黼这话一出,朝堂之上包括蔡京在内的众多大臣都忍不住朝他看了过去。这倒不是因为其提出的这个提议有多好,单纯是觉得他这话有些损毒。
封侯爵,这话听上去好听,而且确实也是个殊荣。但是问题就在于童贯他一个太监要这爵位也没办法传下去啊,更何况童贯此次可是率军攻灭一国,若不给点实权的职位,仅仅只是封个候爵多少也是有些寒酸了。
但是王黼这话,损毒就损毒在如果赵佶真的封童贯为侯的话,那他还真的不能有什么拒绝的心思。不然天下人就会说,难道你童贯看不起我大宋的爵位吗。
所以王黼这话说出来,站在他前面的蔡京心中立刻是一凉,刚想再站出来说两句话让赵佶打消了封童贯为侯的心思。
却突然听见大殿靠后一些的地方,有一道不怎么和谐的声音传了出来:
“陛下万万不可,自古以来哪有太监封侯的道理。童贯乃一介阉宦为陛下之仆,为国分忧乃是其分内的事情,此次所立之功虽大,但赏些财帛就是了,又怎能分其爵位。”
这话说的实在是有点太难听了,虽然说其言大多属实,可哪有在朝堂之上,大殿之中,当众揭人短的道理。
没听见之前人家蔡京和王黼在说到童贯时,都称其为陛下近臣吗,哪有像你这样直接喊人家太监的。
一时之间,朝堂里众人的目光都有些好奇的朝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想看看到底是谁,性子竟然如此刚硬。
顺着众臣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个留着山羊胡,须发已经有些泛白的老者,正挺直了腰板站在众臣之外。
而眼看到是这老者说出这话之后,众城之中的大多数人便又兴致缺缺地转过身去了。
这老者名叫李观海,是个真正的清流,谏官,平日里性子就倔得很,因为这早已得罪了不少人,但却没有谁因为这和他认真计较。
毕竟李观海已是两朝老臣了,平时无欲无求,也不党争,也不贪权。除了嘴臭一点,说的话有些膈应人之外,还真没有侵犯到过谁的利益。
所以众人平日里也懒得去管他,就连赵佶在看到他的奏折呈上来之后,也多半是把其扔到一边。
只是虽然平日里不受人搭理,但今日李观海的这话说出来之后,正在愁自己该怎么开口去劝赵佶的蔡京却是心下一喜,立刻就站出来道:“臣也觉得封侯有些不妥,还望陛下三思。”
而眼见蔡京又站了出来说话,他身旁的一帮大臣也就立刻开口附和。一时之间,紫宸殿内又吵闹得就像一个早市。
见状坐在皇位上的赵佶眉头忍不住的就皱了起来,本来他就不喜朝政。今日是听到了童贯军大胜的消息,所以这才来了兴致召诸臣聊聊,讨论一下该怎么给其封赏的事。
只是却不曾想如此简单的一件事情,都能让殿下的大臣们吵成这个样子。赵佶本来的好性子,此时已经全部被败坏了,于是有些不耐烦地就朝着一旁的太监挥了挥手。
然后便见那太监举起手中的鞭子,向地下一抽,一道尖锐的声音随之就传了出来。而在听到了这声音之后,大殿之中的诸臣才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行了,要是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就散了吧。”赵佶的语气有些冷,说完也不等殿下的大臣回话,自顾自的就从皇位上站了起来,然后走侧门出了宫殿,朝着后宫走了回去。
而眼见赵佶已经离开,朝堂上的诸位大臣也就只能悻悻地闭了嘴。然后在那掌鞭太监又高喝了一声退朝之后,这才三三两两的结伴出了紫宸殿。
而就在众臣离开的同时,赵佶却早已经在宫女太监的包围下,回到了后宫内的一处花园里。
花园内,赵佶的身旁有一个看上去的有五六十岁的老太监正堆着满脸的笑,一边给赵佶捏着肩,一边开口问道:“官家,是不是朝堂上的那帮大头巾又惹您生气了?”
“不然呢。”从一旁的宫女手里接过了一盏茶,赵佶抿了一口给自己顺顺气,然后才有些不悦地道:
“朝堂上的那帮人,平日里但凡做出了一点事情来,都恨不得把自己吹成圣人。如今眼见别人立了大功,却是生怕其多得了一点好处,甚至还说出了什么太监不用封赏的话来。你说说,这是读书人能说出来的话吗,真不知道这群人平日里读的圣贤书都读到哪去了。”
听着赵佶这话,那站在他身后为他按着肩的杨戬眉头忍不住的就跳了一下,但脸上却仍然是不动声色的开口道:
“官家其实诸位大臣说的话也不错,咱们这群阉人本来就是官家的家仆。能伺候在官家的身边已然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又哪里有脸面向官家讨封赏。
不过话又说回来,童贯和奴二人毕竟都是跟着官家从王府里面出来的老人了。如今他立了这么大的功,官家您又是个宽德仁厚的人,若是真的不封赏些什么,怕是外面的那些人,又要生出许多非议来。
所以奴倒是觉得,反正童贯与奴一样都是官家的近臣,那官家倒不如等其回来以后,趁着上朝之前亲自问问他想要些什么封赏。”
听了这话,赵佶也是眼前一亮,忍不住的就把手中的茶盏就递回了一旁宫女的手里,脱口而出的说道:
“妙啊,这主意妙。杨戬,我看你虽然没读过书,但是要是真去在朝中当个什么官,还真不一定会比那群书生们做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