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渊,身着轻便龙袍,未带过多繁文缛节,只率数名侍从,悄然步入一处工坊。
他想要去看一看那些钢管有没有制作出来。
工坊之内,春意盎然,虽炉火熊熊,却难掩空气中弥漫的清新与生机。
朱渊步入,只见工匠们或蹲或立,手中铁锤飞舞,铁砧上火星四溅。
工匠们见朱渊到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行礼。
朱渊也是赶忙挥手示意免礼,这时一位年长的工匠,上前几步,恭敬回话:“启禀陛下,吾等正竭力钻研,以铁钻细磨,再以细砂精心打磨,力求内孔光滑无瑕。然,此技艺需耐心,非一日之功。”
朱渊点头,目光扫过那些半成品的钢管,只见其上或留有钻痕,或内壁略显粗糙。
“可有良策,使此工艺更为精进?”朱渊问道。
工匠们相视一笑,片刻后,一位年轻工匠鼓起勇气,道:“回陛下,小人斗胆,或可尝试以竹管为模,内涂油脂,再以铁水浇铸,待冷却后取出竹模,内孔或可自然光滑。只是此法未曾实践,成败未知。”
“此法虽新,然实践之中,竹模易裂,油脂难除,恐难达预期。”
朱渊直接一口否定。
开完全,自己可是要造火绳枪的,若是用这个方法,那不是直接炸膛。
这时,朱渊突然眼前一亮。他想到了一个方法。
“朕有一法,或可一试。搭建高炉,以烈焰熔铁,使其杂质尽去,质地更纯。再以水车之力,驱动锻锤,实现不间断锻打,使钢管内外皆坚韧光滑。”
此言一出,工坊内顿时一片哗然。
高炉炼钢,虽非前所未有,但在当时却属罕见。而水车锻打,更是前所未闻的大胆设想。
但就是有一个缺点,高炉的作用是把铁矿石中的铁加热到1600c以上,使其熔成液态。
但是铁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碳,因此得到的铁水含碳量非常高,古代没有除碳的办法,所以从高炉出来的铁只能铸,不能锻,所以只能叫铸铁。
同时原材料也会影响铁的性能,所以还要想办法去除掉碳。
高炉的搭建,首先需要选址。
工匠们选了一块地势较高且土壤坚实的空地,以确保高炉的稳定性。
接着,他们开始挖掘地基,用青石与黏土混合夯实,筑起高炉的基座。
基座之上,工匠们用青砖砌成高炉的主体,每一块砖都经过精心挑选,确保质量上乘。
高炉内部,工匠们用耐火土涂抹,以防高温下炉壁破裂。
高炉的顶部,工匠们设计了一个开口,用于投放铁矿石与燃料。
开口处,他们安装了一个可以旋转的盖子,以便在需要时关闭高炉,防止热量流失。
高炉的底部,工匠们则设计了一个出铁口,用于排出炼好的铁水。
出铁口处,他们安装了一个铁制的阀门,以便控制铁水的流出。
炉子自上而下依次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和炉缸五部分。
炉缸设有风口,铁口和渣口。
......
与此同时,水车锻打的搭建也在进行着。
工匠们选了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边,作为水车的动力源。
先用木桩固定好水车的基座,然后在基座上安装了一个巨大的木轮。
木轮上,工匠们均匀地安装了数十个锻锤,每个锻锤都用铁链与木轮相连。
当水流冲击木轮时,木轮开始旋转,带动锻锤上下摆动。
锻锤的每一次摆动,都伴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如同战鼓擂响,振奋人心。
工匠们在水车旁搭建了一个工作台,用于放置待锻打的钢管。
当锻锤落下时,钢管被击打得火星四溅。
........
工坊的一角,铁矿石堆成了小山,工匠们手持铁锤与石磨,开始了铁矿石的粉碎工作。
他们用力地敲击着,铁矿石在铁锤的打击下逐渐变成了细碎的粉末。
这些粉末被收集起来,与石灰和炉渣按比例混合,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放入特制的模具中,经过压实、干燥,最终制成了烧结块。
与此同时,煤炭的处理也在同步进行。
工匠们在隔绝氧气的环境下,将煤炭加热至高温,使其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焦炭。
焦炭的质地坚硬,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热量,是高炉冶炼中不可或缺的燃料。
高炉的投料口旁,工匠们忙碌地搬运着烧结块与焦炭。
他们按照一层焦炭、一层烧结块的顺序,将物料投入高炉内。
随着焦炭的燃烧,高炉内的温度逐渐升高,烧结块在高温下开始熔炼,铁水与炉渣逐渐分离。
高炉的冶炼过程需要连续进行,工匠们轮流值守,确保高炉内的温度与物料供应稳定。
当铁水从高炉底部的出铁口流出时,工匠们迅速将其引入转炉中,开始了精炼的过程。
转炉内,铁水在不断地搅拌中,工匠们通过特制的吹风口,向铁水中吹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与铁水中的碳结合,生成了二氧化碳,铁水中的含碳量逐渐降低。
根据不同的精炼时间与氧气吹入量,可以得到高碳钢、低碳钢、熟铁等不同特性的钢材。
整个冶炼过程,从铁矿石的粉碎、烧结,到焦炭的制备,再到高炉的冶炼与转炉的精炼,需要整整五个时辰的时间。
因此,朱渊特意吩咐将工坊建在水边,用水里来驱动鼓风机和搅拌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足量的,大量的优质钢铁。
得到优质的钢铁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那就是钻孔。
没有机床的情况下,想要将钢管钻孔并且达到光滑的地步,所耗费的就更多了。
于是,朱渊打算利用自己的现代知识制作一个简单的车床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