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页

李德全笑着摇了摇头,「回太子爷的话,京城里好着吶,万岁爷身子康健,每日里醒来,还要先练一练拳脚呢。」

胤礽侧眸看着李德全,越看越觉得奇怪。只是,也没有在说什么,他决定了,一会儿就让沐风回京城去瞧瞧!

书凝好笑的摇摇头,提议道:「既然停下来了,不若回去歇息吧,下晌再接着忙。」

胤礽微微点头,「行,回吧。」

说着,众人便一起回了,李德全也急忙跟了上去。

第1167章 要不要一起避暑

等回了住处,众人就见庭院正中间放着好几个箱子,李德全急忙从最后方走到前面,笑呵呵地说道:「这些都是万岁爷给太子爷和太子妃准备的,有药材,有衣裳,还有一些酒水等等,都是万岁爷亲口吩咐,奴才亲手准备的。」

胤礽和书凝面面相觑,书凝方才带李德全去地头时,并没有看见这些个箱子,所以此刻见了这几个满满当当的箱子,还真是惊诧万分。

「先带下去吧。」胤礽沉声说道。

「是。」

李德全带来的人手急忙帮着将箱子抬起来,跟在徐卫的身后,将东西送到了库房里。

胤礽将李德全一行人交给了徐卫和沐风,想着他们能套出些话来。而他们一家子,则是单独在一个房间里,说起了这奇怪的事儿。

书凝想了想,问道:「难不成,是皇上想开了,回心转意了?」

不等别人说什么,书凝先连连否决了,「不可能不可能,那可是大清的皇,怎会轻易认错!我真是魔怔了!」

胤礽无奈的笑了笑,并未发表见解,只是夹了一块子菜放到了书凝碗中,「管他什么目地,填饱肚子是最要紧的!」

书凝微微点头,不再多想,开始专注的用膳。

……

到了夜间,书凝很快睡着了,而胤礽则是睁着眼睛看着黑漆漆的帐顶发呆。

经过了太多的失望,他已经不太相信皇阿玛会回心转意这事儿了。

可是他得承认,今日李德全带着那么多东西来到庄子上,口口声声说着是皇阿玛让他送来的。在他心中,还是燃起了那么一丝丝希望。

李德全在庄子上待了三日,三日之后,才带着人返回京城。

这三日,他看遍了庄子上的所有,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一次回京,他要好好给万岁爷说一说这个庄子,说一说太子爷在做的事儿。

……

时间一日日的过着,知道胤礽在忙的事情之后,康熙也没有再派人去请胤礽。相反,还派了几位七品小官过去帮着胤礽,也是想让这几个跟着胤礽学一学。

对此,胤礽也不发表意见,反正人都过来了,不用白不用!

三宝如今也到了启蒙的日子,胤礽和书凝想了想,将三宝塞到了镇上的私塾。按说他们夫妻两就可以教导三宝了,但孩子越来越大,也是需要玩伴的,书凝不想三宝整日里只能同几个姐姐们玩耍。故此,才将人送到了镇上的私塾。

三宝也没觉得去镇上私塾会损了他皇孙的面子,倒是十分乐意的背着小书包,同村子里的三两个小伙伴欢欢乐乐的去学知识。

至于两个双胎女儿,如今已经一岁半了,天天在屋里待不住,就想往外跑,书凝没有办法,只好带着人也去了地头。

……

六月十日,康熙准备带着人去塞外避暑,想起了二儿子,康熙亲手写了一封信,用老父亲的口吻询问胤礽,他要不要去避暑?

胤礽拿到这封信,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自从李德全回去之后的两个月来,康熙先是送来了几个臣子,再是时不时的送一些吃食,如今再来一封信,也见怪不怪了。

第1168章 千里送狍子

书凝努努嘴,说道:「快拆开瞧瞧。」

「好。」

说着,胤礽就撕开了信封,取出了里面的书信。

很快浏览完,胤礽微微挑眉,将信给了书凝,「皇阿玛问咱们要不要一起去避暑。」

书凝讶异的看了胤礽一眼,接过书信,看罢后,只觉得怪怪的。

见书凝蹙眉,胤礽不禁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妥么?」

书凝轻轻摇了摇头,「没有什么不妥。」顿了顿,又狐疑地说道,「只是,我觉得皇阿玛写的这封信,像极了,在我们那个时代的父母,犯错后的做法。」

「什么意思?」书凝这番话,胤礽听得有些迷。

书凝耐心地解释道:「在我们那个时代,若是父母错了,是不大好意思拉下脸承认自己做错的,这时候儿,父母通常会做好香喷喷的饭菜,询问子女要不要吃饭?」

说着,书凝举着手中的书信晃了晃,狡黠的说道:「皇阿玛写这封信,就像是给你道歉,但又拉不下脸,只能巴巴写封信问你,阿玛知错了,要不要一起避暑呀?」

听着书凝的解释,胤礽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呀,可真是促狭!」

说着,胤礽戳了戳书凝的脸颊,「皇阿玛可不会认错。」

书凝耸耸肩,康熙这脾气太过古怪,胤礽摸不透,她更加不能了。

胤礽是不可能跟着去塞外的,遂抽出信纸,很快写好了一封信就让人带了回去。

他们夫妇二人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遂心无旁骛的又开始了他们的实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