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

待众人来到饭桌上,侍婢们也都端着膳食进来了。有日常常用的菜餚,也有两道胤礽荐的药膳。

等试毒太监试过之后,祖孙三人也就开动了。胤礽拿过孝庄和康熙的瓷碗,就舀了一勺鸡汤。「老祖母、阿玛,你们尝尝看。」

两人舀着尝了一口,孝庄咂吧咂吧嘴,道:「这个着实不错,一点都没有中药的苦涩,反而十分香浓,怎么做的?」康熙也看着胤礽,十分好奇。

「回老祖母的话,以前的药膳其实就是中药汤子,根本不能算药膳,保成给您的才是真正的药膳呢。」说着又朝着鸡汤努了一下嘴,这鸡汤里放了山药、菟丝子、杜仲,能补肾抗衰老呢。」

「那这个好,哀家以后就吃这个了。」说完又让侍婢添了一碗。

等到三人吃的差不多,孝庄就命人将膳食撤了下去,三人端坐着,喝着消食茶水。

康熙实在是没忍住,斟酌道:「保成可是不喜欢你后院的女人?要不要阿玛重新给你找两个?」

孝庄一听,原来自己重孙没动后院的女人啊,怪不得玄烨这么担心。遂也看向胤礽,等着他的解释。

一下被两个长辈盯着看,而且还是问这种问题,胤礽脸都红了,打着哈哈道:「哪有哪有,胤礽只是瞧着她们太小了,就先养着,嘿嘿。」其实隐含的意思也是自己太小了,还不想这么早开荤呢。

无奈康熙没懂胤礽暗含的意思,朗声道:「就这个呀,你早说吶,阿玛也好给你找两个年纪大些的。」

胤礽听了就是一噎,好嘛,还可以这样。

「行了,一会儿回去就让梁九功选几个年纪大些的,阿玛给你挑两个送过去。」

「玄烨国事忙不忙,若不然,哀家帮着挑挑?」看来孝庄也十分关注此事。

说到这份上了,胤礽也知道没法推辞了,「那就多谢阿玛和老祖母了。」

最终是孝庄帮着挑了两个大姑娘,一个张佳氏一个齐氏,是隔天儿就送到了毓庆宫。

而当天晚上,胤礽就睡了张佳氏,事情禀报到康熙孝庄那儿,两个大佬很欣慰,也就不揪着这事了。

第67章 出阁

没多久,就到了胤礽出阁讲学的日子,这一日,皇太子胤礽身着太子冠服,率满汉大学士、九卿、翰林院、詹事府众官员于保和殿前向康熙帝行三跪九叩大礼。

之后胤礽于保和殿畅谈大学、中庸、论语,引经据典,言简而义尽,词约而理明,经传神情,瞭然于胸。

太傅们有备而来,各官员具是经过科考选举出的人才,皆被太子才学折服。太傅汤斌更是进言道:「太子才学过人,皓首穷经之士亦不能至此。老臣惭愧,已不能再教导太子殿下了。」

康熙很是骄傲,他的儿子,他的太子,站在高台上,散发着属于他自己的光芒。

一切结束后,胤礽前去慈宁宫拜见了太皇太后。

「孙儿见过老祖母,老祖母吉祥。」

「保成,快过来。」孝庄朝着胤礽招了招手,胤礽没有站起来了,跪行至太皇太后跟前,抱着太皇太后,将头枕到太皇太后双膝上。

孝庄看着最疼爱的重孙子,摸了摸胤礽的头,很是欣慰的道:「哀家都听到小丫鬟们的转述了,我们保成真是长大了。今后,你要记得孝敬皇父,友爱兄弟。」将胤礽的头抬起,看着胤礽的眼睛道:「老祖母希望你和你皇父之间能赤诚相待,不要丢弃了这份父子亲情。」

胤礽内心十分震惊,原来老祖母早就预料到我和皇阿玛之间会遗失父子亲情么?

「是,老祖母,孙儿定不会让这份父子情遗失掉。」

胤礽很坚决,孝庄见胤礽将她说的话放到了心里,担忧的心也放下了一半。「这样就好,若是哪天老祖母去了,也能放心些。」

「老祖母,保成不许您这样说,我们说好了的,还要给保成教导嫡子呢。」

见孙子眼眶都要红了,孝庄也就换了个话题。「保成快起来坐着,老祖母让苏麻喇姑去端些你爱吃的点心。」

胤礽依言坐到了孝庄旁边,笑道:「那保成可要多吃些。」

这天以后,太子出阁自己太子才学过人,成为京城高居不下的热点。

「太子爷,快到卯时了,该准备上朝了。」徐卫躬身站在床帐边叫醒胤礽。

床帐内的胤礽早都睁开了眼睛,只是在想着自己以后的路要如何走?

撩开床帐,徐卫忙上前伺候,洗漱后,穿衣,编发,一切妥当后,胤礽领着徐卫朝干清宫走去。

今日的早朝一如往常,胤礽站在一旁旁听,没甚意思。大阿哥都已在兵部行走,虽是虚衔,但也算个正经差事不是。他总得改变些什么,不能还像上辈子一样,做个没有实权的太子。

等到下朝,胤礽跟着康熙到了干清宫,「阿玛,儿子有事同您商量。」

「哦?保成有何事,说来听听。」康熙端坐着,等着胤礽开口。

「阿玛,儿子想出宫住。」

康熙一听,就给阴谋化了,「可是有人给你委屈受了?你说出来,阿玛给你做主。」

胤礽笑了笑,道:「古往今来,孩子长大后都要离开父母成就一番事业,儿子如今已然出阁,说明儿子已经长大了,该做出一番事业了。儿子不想做个事事听人禀报的太子,儿子想能时时看到百姓生活,了解百姓疾苦。还请阿玛允许儿子出宫建府。」话说完,胤礽就向康熙磕了三个响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