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页

德妃死死盯着佟佳氏,目光愤恨,上首的康熙见了,眉间微蹙,当即说道:「德妃这是醉了么?醉了就回去休息吧。」

德妃急忙敛眉,心下略有不平,万岁爷怎么还这么向着佟佳氏!?

「或是许久未饮酒,这突然饮了两杯,还有些晕晕的。」说着,便悠然起身,笑意盈盈的说道:「多谢万岁爷体恤,臣妾告退。」

说罢,便扶着冷儿,眸光清冷,一脸威仪的退出了大殿。

佟佳氏抱着宁华小格格,嘴角微勾,心中暗衬,现在觉的老四有前途了,又想巴上来?做梦!

德妃闹了个没脸,胤禛夫妻两不为所动,只是微敛着眉,看着桌上的珍馐御膳。

只是,对面的胤禵见了此情此景,却是恼了,当即看着胤禛,问道:「四哥常年在外,额娘想念的紧,回来了这许久,倒是不见四哥去永和宫同额娘叙话。」

胤禛眉头一皱,十四这话,是在说他不孝?

「十四弟说四哥没去永和宫?此话何讲?」反问了一句,胤禛才笑着道:「想来,是火器营公务繁忙,十四弟多日未曾进宫吧,四哥我可是一回来就去了永和宫。只是,徳额娘言身子不适,这才出了永和宫。」

胤禵微微蹙眉,那额娘怎么说四哥不给她请安呢?

一旁的十四福晋完颜氏低垂着头,暗暗撇了撇嘴,十四爷心粗,德妃娘娘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可是,她却是知道的,她这个婆婆啊,会作的很!偏她也不能说,再者,说了,十四爷也不信吶!

见胤禵的模样,胤禛便知实情为何,遂举着酒杯,邀请道:「你我兄弟,许久未聚,这次难得有时间,不知十四弟可有时间过府一叙?」

胤禵略微思衬了一瞬,便点头应了,他是该同四哥好好谈一谈了。

一直在上首看着的康熙,对比很是满意,以前扶持德妃母子,是他被权势蒙蔽。如今他悔悟了,自然不希望胤礽平白多一个敌人,若是胤禵能发现德妃的言不附体,自然不会再受德妃摆布。

第1215章 传位

新年一过,在除此上朝时,康熙便宣布了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以考终命列于第五者,诚以其难得故也……

念自御极以来,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三代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

历观史册,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

今朕富有四海,子孙百五十余人,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

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

皇太子胤礽,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康熙四十五年一月十三日卯。」

待梁九功念罢,殿中大臣俱沉默良久,显然,康熙这一道圣旨,吓坏了众人。

胤礽也愣了,上一世,皇阿玛可是在六十一年驾崩,自那之后,老四才得以上位的。怎么重来一世,竟然提前了这么多?这才四十五年,提前了近二十年!

难不成,他重生一世,竟然改变了这么多?

可不么,他救了戴梓;潜移默化,消除了九龙夺嫡的威胁;早早除了噶尔丹;解决了鸦片之事……

是啊,他这一次重生,改变了不少呢。

上首的康熙和梁九功,齐齐看着太子,就等着他出声,结果,等了这一会儿了,太子也没个动静。

梁九功轻咳一声,说道:「太子殿下,请接旨。」

闻言,胤礽急忙回过神来,「皇阿玛,您身体硬朗,今年不过五十三岁,这大清朝,离不得皇阿玛啊!」

胤礽一出声,殿中诸人才回过神来,万岁爷怎么突然有了这样的心思?

只是,他们现在也不敢多发一言,只能低垂着头,等待最终结果。

康熙朗声大笑,「太子不必推拒,以你的能力,已足够胜任皇帝一位。」

胤礽再次拒绝,「皇阿玛,儿子年纪尚轻,哪里当得起如此重任?请皇阿玛收回成命。」

康熙微微摇头,「年轻人,正是大展手脚的时候儿,朕会在后方为你撑腰,太子大胆去做就是。」

「皇阿玛,儿子不能如此做!」胤礽低着头,做了最后的拒绝。

康熙再次强调,「太子莫要推辞了,朕相信你。」

胤礽沉默,最终,正儿八经的给康熙磕了一个头,认认真真的说道:「儿子,领旨。」

梁九功走下去,将手中的圣旨郑重的交给太子。

胤礽站起身来,转身看向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齐齐行礼,朗声喊道:「臣等恭迎新帝。」

胤礽心中激荡不已,他,终于做到了!

第1216章 万死不辞

上首的康熙,看着儿子挺直的嵴樑,由衷的感到开心。同时,也觉得浑身万分轻松,他背负了四十五年的担子,总算是放下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