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麒麟殿。
整个大秦,权力最顶级的一批人,在此集聚,商讨整个大秦的大小事宜,
王位之上,
嬴政头戴象征诸王的九道冕旒,反手紧握天问剑,听着下方大臣的争论。
而他们争论的核心,
便是他的长公子,赢泽。
在赢泽率领大军,前往新郑,镇压叛乱之时,
有些扶苏一系的大臣,以及赵高手下的大臣,
已经坐立不住,趁机发难。
“大王,臣以为我大秦以军功受爵立国,而长公子进入大秦以来,寸功未立,如何担任上将军一职,这是在破坏我大秦的根基啊!!”
一位大臣站出来开口道,
“臣恳请大王三思,罢免长公子上将军一职,继续由蒙恬将军担任我秦国精锐,让其率领大军,镇压叛乱。”
此话一出,
朝堂之上,立刻传来一道道附和之声,
“大王,还请三思!!”
“请大王罢免长公子,上将军之职!挽救我大秦根基。”
“请大王以大秦社稷为重!!”
一位位大臣,在朝堂之上义正言辞的出声,恨不得将赢泽污蔑成破坏大秦根基之人。
王座之下,
中车府令赵高,心中冷笑不已。
就算赢泽深得嬴政喜爱,
但他依旧有方法,给这位新的长公子,一些苦头尝尝。
他不过是一个身后没有任何势力的公子,
拿什么和他赵高斗?
今日,
他便要罢免赢泽的上将军之位,并且绝不会给他任何在大秦建功的机会。
这样世子之位,便会一只保留。
静待他为胡亥谋划!!
嬴政面无表情,
但心中,将这些大臣一一记下,等待日后,他必将一一清算。
嬴政看向相国昌平君。
昌平君是最早支持他的楚国外戚,在争夺王权,铲除嫪毐之祸中,都是他坚实的支持者。
也是因此,
他对昌平君极为信任。
“昌平君,你怎么看?”
一直默不作声的昌平君闻言,眉头微皱。
他此刻还在想着青龙计划,
刺杀嬴政失败,
这意味着青龙计划的一环,已经失败,需要再次启动下一环才行。
而且,
其中他准备的后手,竟然会在大殿之上与嬴政相认,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如今这位长公子,已经成为他必须解决的麻烦。
他想了想,恭敬拱手做辑:
“回禀大王,臣以为军功爵位制,是大秦的核心,不容破坏。”
“即便是王翦大将军和蒙武大将军与蒙武大将军的后代,同样是从最底层做起,唯有立功,才能向上攀升。”
“而长公子身无寸功,的确不符合大秦的制度。”
昌平君是扶苏的舅舅,先天站在扶苏一边。
面对突然冒出来的赢泽,他心中自然不满。
得到昌平君的支持,众多大臣更是心中一喜,
王位之上,
嬴政龙眉倒竖,心中对昌平君的回答,不慎满意。
他知晓昌平君是扶苏的舅舅,
很明显,
他想帮扶苏。
嬴政看向满朝文武,
竟然没有一人站出来,替长公子说话。
他知晓,
自己强行任命赢泽为上将军,让朝中不少武将不满,而自己对赢泽的喜爱,
也让不少支持扶苏和其他公子的大臣不满。
现在犯了众怒!
嬴政现在也无破局之法,
唯有希望赢泽能在剿灭流沙叛乱之时,
有所表现。
如此,
他才能让赢泽,继续担任黄金火骑兵的上将军。
“报!新郑情报!”
大殿外,一名锐士拱手一拜,手中捧着一封红色卷轴。
“快呈上来!”
嬴政抬起头,听到新郑便极为热切。
他这两天心中始终挂念着赢泽,
他没有出兵作战的经验,即使武力强,但领兵大战不是武力强就行,
战场之上,战况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何时会出现意外。
尽管已经安排阴阳家之人,保护赢泽。
但他心中却依旧为赢泽担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
嬴政刚刚找到自己与阿房的子嗣,心中自然不想他出现丝毫意外。
他在心中猜想,
大军已经出发数日时间,
此刻应该已经抵达新郑,不知是否已经与流沙叛逆进行大战。
赵高上前,接过卷轴,然后躬身将情报,交于嬴政。
嬴政立刻将卷轴打开,
他的目光,快速在卷轴上的小篆上,扫过。
在群臣,所有人的注视中。
他们看到嬴政的嘴角笑容,越来越大。
最后直接笑出了声。
“哈哈哈,哈哈哈。”
“不愧是我的儿子,有我当年风范!”
嬴政目光看到最后,他的双手都高兴的有些颤抖。
群臣惊异,
长公子到底做了什么,竟然让王上如此高兴。
PS:求鲜花,评价票,评论,月票,打赏,感谢各位彦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