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外面作业

小赵租住的地方,并不算繁华,有着最初的,比较原始的交易形态,保留着商品经济萌芽时期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以用作参考,还原古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社会形态。

小赵的任务,就是在当地考察。然后形成对那个时期从发生到发展到改变,比较流畅的认知。然后将这种认知,制造成与有类似形态的社会的连接点。

所以,小赵在这里的每一天,要出门才有意义。不然,在哪不是租房住呢,在自己老家还不用这么高的租金。当然区别就在于,外地的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价值,就需要多余的价格来负担。

小赵先是打算借着吃饭的由头外出,在吃吃喝喝中感受当地人文。并打算吃遍当地餐馆。但是没等她实行完,当地就出现了疫情,再者,一个人也实在不适合下馆子。想要呼朋唤友,老友都在十万八千里之外。

如此切身感受一番之后,小赵只能换一种手段。自己做饭就出门买菜,以此为机,用照片记录途中的一切,创作图志,用图说话。这样一来,即使是重复的路线,每次出门,遇到的天气和事物都有所不同,内容在这种重复操作中变得丰富,立体并且动态。

不得不说,当地与小赵的老家是有些相似之处的,比如很多外地人,但是是来自很多不同的地方的外地人。

街上有许多当地的老大爷老大妈在摆摊叫卖水果。还有一些小推车在卖小吃。附近有艺术类的院校,以及培训机构,所以会有许多学生来往。而这里的艺术家们,大多开起了颇有艺术氛围的餐馆。

小赵时常路过街边的一个卖臭豆腐的小吃摊。招牌竟然是南方城市,正好是小赵的家乡。每每路过,小赵都不以为意,自己在老家都不怎么稀罕臭豆腐,常常是老妈爱买了吃。有一天也不知怎么的,索性就专门跑了去买。

“要黑的还是白的?”小摊老板戴着口罩问。

“黑的吧。”小赵犹豫了半晌,她记忆中的臭豆腐应该是黑色的。

“因为没吃过。”不知道为什么,她脱口而出的竟是这种理由。她应该是想说很久没吃过臭豆腐了。白色的豆腐像油豆腐是常吃的。

旁边有个高个男胖子,倒是黑白两种都要了一份,并且掏出钱包,付的现金。小吃摊铁框上有微信和支付宝的扫码,小赵对男子的方式微微一愣。

“黑色的主要是由一种酵母发酵做成的,白的就是比较好灌汤。”老板解释。她敲敲铁板,确定小赵是不是要黑的。

“老板是F地人吗?”小赵看老板打的F地招牌。

“我不是,但是我师父是,我是跟他学的手艺。这样也就能把这味美食带到各地了。”老板解释。

小赵点头。摊位的后方是一家饭店,与摊位有一个很宽的通道连接,通道上头挂着圆柱形的红灯笼,随风飘扬。摊主摊位的台面和她后方的院落一样,都干净得出奇。干净到小赵自愧不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