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裴颍为了向天下宣告自己的正统,改国号为昭,很快就登基了。
登基典礼很是简陋,毕竟现在那些藩王还在外面等着讨伐,粮草军费还有后面基建的建设都需要花费许多银钱。
稍微算一算,裴颍就觉得头疼。
要不是为了安定人心,裴颍都不想花这个钱办这个典礼。
典礼上李若萱自然是要去的,若是她不来,恐怕外面的藩王又要编排什么。
既然决定这条路了,自然是不能给他人攻讦裴颍的把柄。
李若萱在宴会上做的位置还比较靠前,周围的官员不是亲信就是在裴颍大业上出过力的人。
她一人坐在座位上,除了刚开始礼貌性地打了招呼之后,没有一人和她接话。
毕竟她身份特殊,为了避嫌,那些朝堂上的官员自然是不敢和她接触,怕遭到裴颍的误会。
苏榆见李若萱身形挺拔,并没有因为受到忽视而黯然失色,她坐在座位上,自成一道风景。
裴颍和心腹挨个喝酒说话,等到了李若萱的位置,他自然也举起酒杯道:“长公主一向深明大义,若不是长公主,裴某也不会能成就此霸业。”
李若萱举起酒杯:“这都是陛下自己有谋略,得民心,在下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两人互相敬酒,都喝了一杯。
众人自裴颍和李若萱说话的时候,就一直观察他们两个,见裴颍和李若萱两人互相吹捧,相得益彰,心里都有些迷糊,不知道陛下是在意还是不在意。
宴会结束,李若萱自是回到自己的公主府内。
李若萱是有自己的公主府的,只是之前她为了处理政务方便,一直住在宫内。
她刚出了宫门,就听到苏榆在她的马车旁等她。
李若萱停顿了下,提醒道:“苏大人应该避嫌,离我远些。”
苏榆:“殿下,陛下不是心胸狭隘的人。”
其他人自然也知道裴颍既然敢让李若萱这样出现,自是不介意他人接触她的。
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算是之前和她在京城内共度难关的世家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苏榆有自己的风骨和坚持,自是和其他人不一样。
苏榆又问道:“殿下日后想要做些什么?”
李若萱难得有些迷茫,她这一生都为姜国而劳累,现在没有这个重担了,竟然也不知道做些什么了。
“大概会在府内潜心读书。”
李若萱不想惹事,也不想制造事端,所以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京城的。
“又或是等天下安定,去皇陵守墓。”
毕竟是她亲手将祖先的江山断送了,就算她是为了这天下百姓,但毕竟有愧于祖先,或许最后去皇陵守墓也不错。
苏榆:“殿下又想过在朝中担任官职么。”
听到这话,李若萱原本迷茫的眼神一下子锐利起来,苏榆觉得这才是长公主殿下。
“这是皇帝让你问我的么?”
不然就算苏榆再怎么叛逆,也不敢自己直接就开了这个海口。
“是的,”苏榆解释道:“陛下认为以殿下的才学能力,若是碌碌无为一生,有些可惜了。”
“因为臣和殿下比较熟悉,所以让臣来试探殿下的意思,毕竟这对于殿下来说有些艰难。”
李若萱是前朝的公主,若是将她收进后宫,倒是没有人会说些什么。
但若是让李若萱上朝,恐怕会让李若萱遭受非议。
毕竟她好歹是皇族,为了京城百姓投降没有什么,但若是低下头去新帝手下做事,恐怕会有一些文人说一些闲话。
李若萱垂下眼眸,淡淡道:“我要考虑几天。”
“自然。”
李若萱上了马车,她掀起帘子,看到苏榆向着皇宫走去,应该是去向皇帝复命。
苏榆来到皇帝的书房内,行礼道:“陛下,长公主说她要考虑几天。”
这在裴颍的意料之中,然后问道:“苏卿认为长公主会答应此事么?”
苏榆看了一眼翟延,淡淡道:“至少比让长公主进宫的可能性大一些。”
翟延的脸一下子黑了,不满道:“我的提议怎么了,而且我是让长公主当皇后的,又不是当妃嫔。”
裴颖自登基以来,就一直向着该如何安排长公主。
按照惯例,只要前朝不是什么暴君之类的,大都会将前朝皇族边缘化,然后养起来。
但是裴颖觉得这样对待长公主有些不合适,然后翟延就提出了这个建议。
当时苏榆就在旁边,听到后,脸直接黑了,直接说长公主不会同意的,然后提出了这个建议。
裴颖刚开始听到了翟延的建议,心里一跳,但苏榆说的对,他也认为长公主是不会答应的,或许苏榆的建议长公主会同意。
裴颖开口道:“这件事还是要尊重长公主的意愿。”
苏榆见陛下的确没有让长公主进宫的意思,心里松了一口气。
不然若是陛下强行让长公主入后宫,他真的怕出事。
……
李若萱回去后,梳洗好,直接一觉睡到天亮。
她看着外面出了阳光的天,难得的空闲时光,思绪有些飘。
李若萱又想起了苏榆的提议,在新帝的朝堂当官。
她……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李若萱思绪有些杂乱,便想出去走走,她随意地在京城的街道漫无目的的散步。
新帝做的很好,街道上虽然没有以往的热闹,但也开始陆陆续续的有人开始摆摊,这说明,京城的人口已经开始回归了。
民心稳定,百姓相信新帝,外面那些苟延残喘的藩王自然是不会有什么胜算的。
李若萱走着忽然感觉到自己的衣裙被拽住了,她低头一看,就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笑着将一朵小黄花递给她。
“殿下,殿下,送给你。”
李若萱笑着收下了花,摸了摸她的头,“多谢小姑娘了,我很喜欢。”
小女孩认真地道:“不,娘说都是因为长公主殿下,我才能活下去,我们全家都应该感激长公主的。”
李若萱愣住了,然后苦笑道:“可你们所受的苦难也都因为我的父皇所引起的。”
小女孩睁大双眼道:“可这和长公主有什么关系,长公主对我们一直都很好。”
旁边的一个卖着馄饨摊位的大娘也开口道:“是啊,要不是长公主,我们全家恐怕几年前就饿死了。”
那时候末帝简直就不管百姓的死活,只要缺钱就征税,还是长公主上来,他们才能活下去。
李若萱看着周围都一脸感激的百姓们,心里五味杂陈。
她觉得自己有愧于他们的感激,毕竟她当时也是有私心的,明知道前朝已经没救了,但因为心里不甘心,还是一直拖着。
李若萱回到了府内,她站在树下,听着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忽然想起了她刚读书的时候的场景。
那时候,她在去上课的路上捡到了一个受伤的小鸟。
她为了救小鸟,就在课上迟到了。
老师问了她原因,李若萱说了出来。
“殿下能为一只小鸟停留,实在是心怀仁心,臣望殿下以后,能不忘记此时的心情,不管身处任何位置,对待百姓都能怀着仁心。”
只可惜这位老师因为谏言触怒了父皇,被贬到了北边,听说在任上就去世了。
李若萱摸着自己的心脏想着,若是没有长公主这个身份,她会答应么?
听着心脏的跳动,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李若萱叫来东白道:“去给苏大人递拜帖。”
东白见殿下脸上坚定起来,心里松了口气,高兴道:“是,殿下。”
李若萱本来打算明天再去苏榆的府上,结果没过多久,苏榆就匆匆地来了。
李若萱有些惊讶道:“苏大人,陛下这么缺人么?”
听到这话,苏榆就知道了殿下的答案,脸上便浮现出了笑意,道:“陛下手下将领比较多,谋士比较少,京城虽然也有几家世家,但毕竟当时大部分都逃离了,所以比较缺文官。”
其实是苏榆害怕万一陛下忽然又想要李若萱进宫怎么办,这件事自然是尽快有了结果比较好。
李若萱看到苏榆眼下的青黑,有些半信半疑,她心里觉得不止是这个原因,苏榆应该是有些事情瞒着她。
不过既然苏榆不说,她也不好问。
苏榆接着道:“既然如此,那就请殿下和我进宫去见陛下。”
“应该如此。”
李若萱跟着苏榆进宫,裴颖显然早就得了消息,书房内就他和翟延两人。
裴颖笑着道:“多谢长公主愿意助朕一臂之力。”
李若萱:“陛下,既然臣要进朝堂,自是要忘记前朝的种种,还请陛下以官职称呼臣。”
长公主这个称呼应该随着前朝的覆灭而消失。
裴颖:“自然,不知李卿对户部侍郎这个官职觉得怎么样。”
户部侍郎,正三品的官职,而且是管钱的,这大大出乎了李若萱的预料。
她原本以为裴颖会让她担任礼部的相关职位,至于品阶,最多是四五品而已。
李若萱自问自己若是处于裴颖的位置,都不一定能有此胸怀信任。
李若萱深深地鞠躬道:“多谢陛下,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裴颖自是高兴,当下就写下圣旨,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