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新政的消息很快随着春风席卷向了各国的朝堂,顿时就引起了所有国家的警觉。
其他国家倒还好,反正已经有了一个秦国了,多一个赵国也没什么关系,甚至两虎相斗之下,或许还有自己的一线生机。
唯独秦国,对于赵国的变法那是格外的关注。
秦王显然也已经意识到了,未来能跟秦国再一较长短的,或许也就是赵国而已了。
秦好在的是,随着赵括所颁布的一系列的不温不火的政策,流向了咸阳王宫之中,秦王对于赵国的忌惮反而有些降低了下来。
已经当王上数十载的秦王,几乎一眼就看清楚了赵括的真实意图——收权!
一个以收束权利为目的的新政,自然无需太多的在意,哪怕他打出了所谓的求贤令,在秦王看来,也不过是想要用天下人稀释赵国贵族手中的权利而已。
事实也正如秦王所预料的,可以说,赵括的第一步棋,其大部分的目标正是要将权利收归到自己的旗下,只是秦王不知道的是,收权并不是赵括的目的。
而在收权的同时,屯田、修渠、炼兵、互市等等其他的工作也在悄然有序地推进着。
当然,在外人能看到的,却只是赵国国内因为权利而不断起着纷争。苏丹小说网
也就在几乎所有国家都并不看好的情况下,赵国的新政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肆意地驰骋着。
一年,赵国还在不断地调整着,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适合他的政策,只有赵括和他的臣子们知道,他们在不断地试着错,纠着偏,而在赵国也从此不再有一成不变的政策,只有与时俱进的想法;
两年,赵国的官员又一次经历着大规模的调动;吕不韦提出的轮换制度,终于在赵括的支持下得以实行,虽然仅仅是一次的轮换就用去了大半年的时间,但却是给所有的官员敲响了警钟,国内的吏治再次达到一个历史高度。
三年,动荡似乎成了赵国的代名词,徭役更是无穷无尽......这一年,赵括推行着以工代赈的方式,在国内各地大兴土木,只是修筑的并不是自己的宫殿而是百姓的水渠和水井。
四年、五年......
眨眼之间,五年的时间过去,邯郸城似乎还是那个邯郸城,虽然人口多了四成,但王宫却在风吹雨淋之中越显破落了。
又是一年萧瑟秋风再至。
各地的黔首百姓顶着秋老虎的暴虐,在田间忙碌着,收割着一年的成果。一片片金黄色的麦浪,微风吹过,被果实压弯了腰的麦穗轻轻摇曳,似乎在跟伺候了它大半年的黔首们依依惜别。
前日里你以汗水浇灌,今朝我以硕果相报!昨日里你为我脸朝黄土背朝天,今日我以重重的麦穗作酬劳!
对于那整年埋首田间不辞辛劳的黔首而言,再没有比这更美的风景了。
而赵国的这些黔首们,手中镰刀明显要比其他的国家的黔首挥舞得更加有劲儿,也更加地快速!
这显然不是赵国的百姓更加刻苦的原因。
实际上,这份劲头早则五年前,晚则三年前已经盛行在了赵国的各个田间地头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王上说了:“交够国家的,留足族里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黔首的心中哪里会有往年的苦大仇深,也根本不需要什么拿着皮鞭的监工。每个人眼中都充斥着兴奋的火焰,浑身上下都是使不完的干劲儿!
只因为眼前的收成其中有一多半能够进了自己的口袋,甚至自己新开出来的田亩,国家居然第一年直接给免了赋税,除了象征性的给村里族里交上一些,剩下的几乎九成的麦粒可以收到自家的房中。
给别人家干活和给自己家干活,那情形自然不一样!
根本无需催促,穷怕了的黔首争先恐后地对着自家的田地狠下杀手,生怕一场秋雨袭来,将自己的粮食减产些许。
剩下的可都是自己的啊!每多开一亩田,自己家就多一份粮,多一份粮就多一餐饱饭,这个简单的道理,便是黔首也是懂的。
对应王上所说的,黔首们也有一句:“手快三分,田多一亩,田多一亩,饭多一箩!”
无垠的田亩之间,无数的人家全家老少齐齐出动,上演着一场配合默契的收割秀。
作为主要劳力的壮年夫妇在前头奋力地挥舞镰刀,右手持刀,左手握着麦杆,左手一握,一脚跟着踩下,右手随即跟上一刀,一刀便是一茬麦秆,没有丝毫停留,将割下的麦秆往边上一丢,而人已经再次跨步向前,重复着刚刚的动作。
几个半大的孩童们跟着爹娘的后头,稍小些的孩童拾起爹爹妈妈割下的麦秆,熟练地用其中一根稍长的杆子将其绑缚好,稍大些的孩童也一边整理一边接过弟弟和妹妹打包好的麦穗,一道整齐地摆放到自己挑着的硕大的担子中。
而在最后面的踉踉跄跄的孩童,也没能闲着,屁颠屁颠地跟在哥哥姐姐的后头,小心地捡拾着从麦穗上脱落的调皮鬼们,又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挎着的几乎跟自己一般大的篮子中。
热辣的阳光让麦地丰产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收麦的黔首们的体力。豆大的汗珠不住地从黔首百姓的脸颊和后背流淌下来,顾不得擦拭,只得任由其将贴身的葛布粘在身上,又被阳光烤干。
午时,正是太阳最为毒辣的时候,几个老叟挑着担子出现在了田间,他们各自带来了家中老妪做好的饭食,当然还有劳作者们急需的淡水。
“开饭叻!”苍凉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彻在田间地头。
听到熟悉呼唤的声音的夫妇,抬起了头颅,直了直酸痛的腰肩,对着树下的老人挥舞了下手中的镰刀,随即对着身后的孩子们唤道:“爷爷来哩!快去吃饭去!”
早已翘首以盼的孩童们,听到父母的吩咐,纷纷兴高采烈地挑着担子,挎着篮子奔往那树荫下熟悉的人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