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么做是有一定风险的。练武和人切磋打法也有受伤的风险,如此锻炼灵觉的“对手”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周围环境中的地气和物性。
它需要第一步习练的根基扎实,能够在“随遇而感”的状态下清晰的察知周围的情况,选择自己能够控制的环境循序渐进地去锻炼,有些“属气”太强烈的地方又不能乱来了,否则一不小心会发生唐成在丰都鬼城东汉古墓中遭遇的那种意外。
灵觉至此,要是用汉字的玄妙来形容,就是从“练”过渡到“炼”。而陆超提到的两种意外凶险,唐成已经分别遭遇过了,有了深刻的体会!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最后几页的内容中,与唐成的经历还有更玄妙的巧合!
使灵觉的强大程度增长最快也是最凶险的一种方式叫做“淬炼”,就是在地气变化极为剧烈、物性反差极大的环境中主动释放灵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控制和运转。
陆超在书中特别提醒,功夫不到家又无人护法的时候切勿尝试!
书中只是简练述说并没有特别的解释,有些玄妙之境也是解释不清楚的,但是,唐成却理解的很透彻。在广元,他就是在午时从阳气旺盛躁动性极强的硬座车厢出来,迅速进了阴气浓郁的丰都鬼城地下古墓群中,而且释放灵觉发动小雷音咒外镇,结果,魔境没有控制住,反而把自己给“淬”伤了,说出来都感惭愧,那都是经验和教训。
按照陆超的说法,锻炼灵觉最终的境界是“化灵觉为神识”。这本秘笈却没有更多的解释,只留下一句难以理解的话:“化境而观、自在出入,是为元神出现、灵觉可化神识,尔言之尚早。”
通常情况,一般人根本就不清楚这句话究竟在说什么?唐成竟然明白了一半。他在古墓中看一幅壁画,不小心使用了“淬炼灵觉”之法,结果引煞气和阴气反侵神魂,很奇异进入了壁画的“意境”世界中,大概就是一种“化境而观”吧?
至于不明白的另一半,那是他的火候未到,虽然悟性有了,也能够理解其中的境界,但还没有那份修为。
假如秘笈也可以“约稿”的话,那么这本书简直就是为唐成“量身订做”的,几乎每一句话都在回答他这段时间来遭遇的困惑。要是换一个人就算看了,也很难像唐成领会的这么透彻,而事实上也只有唐成一个人看过,他看完之后这本秘笈就不存在了。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秘笈,而真正懂得秘笈或拥有秘笈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陆超送给唐成的这两本书才是真正的师传秘诀,在最必要的时候直点关窍,外人又没有办法看见!
唐成这时候已经怀疑陆超有未卜先知的神通了,提前将唐成在“逃亡”路上遭遇的一切算的清清楚楚。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书的最后一页,陆超还特意写了一番话,能看出他也并不是无所不知的。
这番话是关于另一本秘籍的。陆超告诉他不要在同一晚打开两本秘籍,看了第一本之后将第二本先收起来。等到运用灵觉真正入门之后,对淬炼灵觉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再将内家功夫习练到“有触必应,随感而发”的初步境界,再打开第二本秘笈。
这番话是写在第一本秘籍最后一页的,假如唐成打开黄绸小包前准备的不充分,很可能根本就看不见,因为在没有翻完之前书可能就毁了。
唐成虽然看见了,却没有按照陆超说的方法去做,他没有把第二本秘籍收起来,而是定了定心神,释放灵觉“扫视”整个房间,然后缓缓控制收回,进入第一本秘籍中所描述的“含而不发,随遇而感”的状态,微微笑了笑,伸手打开了第二本秘籍。
唐成这样做并不是狂妄自大,而是说陆超也不是无所不知的神仙,大概连老头自己写下秘笈的时候都没想到,唐成打开黄绸小包时内家功夫已经练到了“有触必应,随感而发”的门槛,而且经过第一本秘籍的点醒,就知道该如何掌握灵觉的初步运用了,他早已有过不自觉的教训和经验,完全有能力接连打开两本秘籍。
易经玄学和内家拳术看起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世上的修炼之道到了一定的境界高度总有相通之处。陆超从地理气场的角度讲解灵觉,而内家功夫“有触必应”的境界,其实也包含一种灵觉的感应,只是运用和理解的角度不同。
唐成能在这段时间内家功夫更上一层楼,并不是偶然的,也没有那么轻松,而是长期用功习练之后的厚积薄发,量变积累到质变升华的突破,这是他的机缘到了,其中的辛苦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
唐成之所以满不在乎地笑了,那是因为他猜到了陆超可能会在第二本秘籍中动怎样的手脚,江湖术安门槛的手段他是清楚的,都是相通的。
假如唐成想这样子算计一个人,又有陆超那么大的本事,也会采用类似的门道。
果不出他所料,第二部原本被黄绸包了两层的秘笈,也被浓郁的阴气所渗透,但是,与第一本不同的是,这阴气一经打开散发的速度要快的多,好像受到了奇异的扰动。
假如他还像刚才那么慢慢“读书”,时间根本就来不及,就算在一旁架上摄像机也没有用,恐怕还没等翻开几页,整本书就会朽化的翻不开了。
幸亏唐成早有预料,打开黄绸的同时就发动灵觉控制书中纯阴之气的发散,延缓了这本秘笈的朽化速度,与刚才一样不紧不慢的读完,然后才眼看着它化为一堆碎末。
读完第二本书后,唐成陷入了沉思,很久都没有动,也没有说话。
这一本书确实在讲如何养剑练剑,而且专门侧重于唐成那柄剑的情况,写的异常简练,只有十几页不到三千字。
前半部是关于养剑的过程,就是让那柄剑重见天日的过程;后半部关于练剑的内容,是内家功夫修炼触及到“有触必应,随感而发”的门槛后,真正进入这一境界的修炼秘诀。
各门各派可能都有他们秘法,陆超只讲授了其中一种。
在第二本秘笈的最后,陆超也留了一句话:
“哈哈哈,看完了吧!感觉怎么样呀?小娃儿,我会去找你的。” 19035/10597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