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喜事儿精神爽。
李彦仙勤王有功,直接提升为永兴军主帅、左武大夫,负责镇守平阳(临汾)、联合陕州的吴玠一起,威逼太原,防御兰州的西夏军。
左武大夫乃是正六品的品级,代表着的是俸禄、爵位、职位、身份等。
而永兴军主帅那更是代表着兵权。
一个勤王大军的前军统制如今直接官升好几级,成为了永兴军的主帅。
陕西路那边自然是羡慕不已。
岳飞也是一样,秦州节度使、雄武军主帅、拱卫大夫,正六品的武将官职。
宗泽本来打算让李彦仙和岳飞一起收河东,然而赵煊却有着另外的想法。
首先,李彦仙从军就是陕西路,对于陕西那边的情况很是陕西,去了河东,就是人生地不熟。
其次,河东那边作为主战场并不太好,很容易影响到江南的粮食耕种和秋收等。
河东那边,他已经有了人选。
那就是韩世忠!
在赵煊的印象中,韩世忠善于水战,而岳飞善于麓战,如此一来,也就有了步陆战队和水军,两方合作,一东一西,宗泽坐镇中央,金贼还想要南下兵围东京城,是不太可能了。
当然,韩世忠现在可能还没多少战功,想要直接提拔他也不太可能。
不过,以后的战事经常有,韩世忠这样的帅才迟早会出人头地。
赵煊和宗泽商讨一番之后,也就有了宗泽的五策定边防。
军机院。
宗泽、张叔夜、李彦仙、岳飞、刘韐、姚友仲、刘延庆都在,他们也要商讨具体的事宜。
“鹏举,秦州如今还在西夏之手。”
“军机院这里会分出来一万人马,配备好装备,由你带领操练,等到开春,你们参与了洛阳等地的耕种之后,就去秦州上任。”
“朝廷这边如若和西夏谈不拢,那只能是动用武力收回来!”
岳飞抱拳施礼道:“遵命。”
他现在也算是有家底了。
只不过,如今的岳飞多少还是有一些稚嫩,还没有成长到以后让金贼闻风丧胆的存在。
看起来还是一个青涩的少年。
宗泽又对李彦仙说道:“少严,你对陕西路那边了解的比较多一些,有一些事情,你也要多多指点一下鹏举。”
“如今乃是多事之秋,我们一定要协同合作,摒弃个人的私心。”
“陈相公也是一位知兵事的帅才,你们可以多多向陈相公请教指点。”
“若有什么困难,也可以直接向陈相公言明。”
“唯有我们上下一心,也如陛下所言,众志成城、共克难艰,才方能打败金贼。”
李彦仙也起身施礼,回道:“是。”
张叔夜也发表了自己的态度,官家另外成立了军机院,负责河北布防,然则,枢密院这边也绝对不会拖后腿,也会大力支持军机院的布防。
如若有谁怠慢了,又或者是支援不及时,绝对会严肃处理,严惩不贷。
不仅如此,枢密院的后勤保障也绝对会跟上。
他冯澥已经是啥事儿都不做,开始打算辞官归隐了。
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当初升为枢密使,也是为了议和,现在金贼退走,他还坐在这个位置上,早晚要出事儿。
所以枢密院现在其实已经被张叔夜掌控在手中,当然,最大的掌控者还是赵煊。
……
晚膳之后。
德州大捷终于到了东京城外。
赵构可是给了不少钱财,安排最好的驿卒,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把捷报传到东京城。
“德州大捷!”
“德州大捷!”
“天雄军前军统制韩世忠于河北德州歼敌八千余,斩杀猛安一位!”
“德州大捷!”
“德州大捷!”
“天雄军前军统制韩世忠于河北德州歼敌八千余,斩杀猛安一位!”
城内的百姓们也纷纷被惊扰,等听到是捷报的时候,才松了一口气,互相庆祝起来。
“又是一个捷报啊!”
“看来,金贼也不过如此嘛。”
“是啊,德州捷报传来了,歼敌八千余呢,还杀了一个猛安。”
“猛安是啥子意思?”
“……”
百姓们开始议论纷纷,脸上似乎也有一些自豪感。
而捷报传进了皇宫。
内侍双手捧着捷报,急匆匆地走进了文德殿。
赵煊一听,连忙拿过来,打开了捷报,看完之后,高兴不已。
朕的又一员猛将来了!
只不过,随后而来的就是赵构的求援战报,以及请罪战报。
先是求援。
在完颜宗弼攻打大名府的时候,这封战报就传出去了。
可是一路耽搁,等到赵构花了钱,让人传捷报的时候,这份求援战报才一起捎上了。
要是传不到京师,赵构回来之后,一番询问问罪,很多人都要遭殃。
传得慢和弄丢了,那可是两码事儿。
赵煊看完求援信,面无神情,等到看到请罪的信笺之后,微微一笑。
真不愧是完颜构。
逃起来一点儿也没犹豫,脸皮厚的像是城墙一样。
“王押班,传圣谕,让何栗明日动身去河东路接应康王和勤王大军,慰问一下朕的悍将!”
王怀吉躬身道:“谨遵圣命。”
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
赵构再怎么说,那也是一开始被他推出去议和的亲王,又是亲自加封的兵马大元帅,不能太早过河拆桥。
李纲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所以也就让何栗去接应一下,他是当朝尚书右仆射,身份足够,可以彰显他这个官家对臣弟的关心和照顾,皇家和睦。
“来人!”
“把这份捷报传出去,让京师的百姓都知晓,明日,和李节度、岳节度两人的战绩贴在一起!”
立即有内侍走进来,躬身施礼道:“谨遵圣命。”
第二天一早。
宣德楼前的红黑榜换了。
宗泽和李纲的战绩,换成了李彦仙和岳飞的战绩,以及韩世忠在德州的捷报。
黑榜那里也换了。
徐秉哲和吴开光荣上榜。
看热闹的百姓们是络绎不绝,不识字的也会互相打听内容,然后开始评头论足。
北宋时期的言论还算是比较开放,但是却也有很多避讳,老百姓也都知道,自然是不会提起来,自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