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朝廷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大宋以前真的算得上是天朝上国。
拒西夏、抗北辽、镇大理。
最辉煌的时候,当真是万国来朝,和大宋之间的交流非常的密切。
清明上河图不过是大宋繁华的表现方式之一。
如今,大宋经历了一场大灾难。
但是最后还是挺过来了,没有被大金的铁骑所踏破山河。
这也是大宋强大的一种表现。
所以,当大宋想要和西夏交好,并且直接表现出,想要和西夏一起瓜分金贼的时候,西夏的李乾顺不得不考虑做出一个选择。
是答应大宋的盟约,还是答应大金的盟约。
以前。
李察哥说过,要让大金和大宋之间两虎相斗,他们西夏能够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但是现在看来,大宋依然是最强大的那个。
他们也并不想见到大宋非常的强盛,毕竟在以前,西夏和大宋之间发生了太多次的战争。
当年,三十万西夏大军差一点儿全军覆没。
西夏和大宋之间也不可能时代交好。
他很清楚,一旦大宋强盛无比,并且解决了金贼这个最大的隐患之后,很可能还是会对西夏出兵。
如若有野心的皇帝,谁有不想开疆扩土。
然而,要是不答应大宋,而答应了大金的合盟,到时候,大宋对西夏开始出兵,又该如何?
大金的铁骑都打不赢大宋的宋军,他们能够打败宋军吗?
李乾顺没有这个信心。
所以,他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完颜吴乞买派出了使臣前往西夏,打算说服李乾顺和大金合盟。
赵煊同样也派出了使臣,让他去担任说客。
除了给西夏钱财,给西夏一些物资之外,还可以把双方互市的规定放宽一些。
除此之外。
大宋只要燕云十六州,大金其他的地盘,完全可以直接让开西夏。
也派出使臣去见耶律大石,想要和西辽合作。
至于蒙古那边,也派去了使臣。
赵煊也早已经开始让人接触蒙古的商人,还有辽人,让人去专门学习这些国家的语言。
除了蒙古、辽人、西夏之外,还有高丽、大理、日本、身毒、天竺等。
为以后大宋出海做准备。
九月十一日。
完颜希尹终于到达了汴京城。
以前,只是在城外见到了大宋的皇都,而这一次进入城内,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天朝上国的国都。
会宁府的皇城和这个汴京城的皇城相比,那就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他的心中想着。
如果前年大金的铁骑直接踏破了这座皇城,那该有多好啊!
这样一座雄伟而又繁华的都城就是大金的了。
想到这里。
完颜希尹微微摇摇头,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是异想天开了。
接待完颜希尹的人,就是完成了用完颜宗翰的尸首换了四万宋人的李若水。
“你看看这东京城,人来人往、六街三市货资多,万户千家生意盛,门楼高耸,垛迭齐排。周围活水通流,南北高山相对。形胜连山远,宫垣接汉清。三关严锁钥,万古乐升平。”
“这便是我们大宋的皇都,也是大宋最为繁华之地,比之那六朝古都洛阳还要繁华。”
“如若不是当初你们兴兵南下,这皇城内可能还要更加兴盛一些。”
完颜希尹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我们也是眼馋你们大宋如此兴盛,如此繁华啊,谁不想坐拥中原这富饶之地?
“李相公,自古以来,也未有过真正的两国时代交好,强者自强、弱者自弱。”
“俺们的大金也是在太祖的带领之下,慢慢地打下了大金的一片疆土。”
“这些年来,也是不断地在发展,在壮大。”
“其实,俺倒是觉得战争与和平,也不是互相矛盾。”
“以前那是大金强大,自以为是,想要获得更多的疆土来养育自己的族人。”
“如今,大金也已经是自食恶果,从而开始反思。”
“和大宋征战不休利益最大,还是说,和大宋互市,利益最大。”
“俺们看过了西夏和大宋互市之后的结果,也明白过来,战争只能得到疆土,却不能得到人心。”
李若水听了之后,也是若有所思。
到了廨舍之后。
便对完颜希尹说道:“圣人如今还有要事在身,此番议和,将会有当朝的尚书右仆射何公相、尚书左丞李公相主持,你远道而来、车马劳顿,且先休息几日。”
这个廨舍的外面,已经是被殿前司严加看管起来。
不是防止完颜希尹去和别人接触,而是为了防止京师之地有人会进入廨舍,刺杀完颜希尹。
因为有人肯定不想看到大宋和金贼议和。
不仅仅是西夏这些番邦。
还有大宋京师的百姓,以及大宋的一些门阀等。
他们有的是因为和金贼有着深仇大恨,不想大宋答应了金贼的议和。
有的是为了战争。
因为战争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
所以,他们不不希望见到大宋和金贼议和。
趁着议和的期间。
赵煊则是让宗泽开始着手布局河北,并且开始派遣了一部分官员进入河北之地,治理收复回来的疆土。
首先,就是人员的迁徙。
以前从河北逃到了南方的百姓,愿意回去的,可以回去,路上的粮食,将会有朝廷负责,并且还会给一个人三贯的安家费。
一个人三贯。
不是一家三贯。
这个就比较厉害了。
有不少人有一些心动。
不管是南方户籍的人,还是北方户籍的人。
只要是愿意去河北三镇之地安家,只要是愿意成为那里的户籍,就可以得到这个安家费。
不仅如此。
到了河北三镇之地,还会直接每个人分的一部分的土地。
每个人。
不是每一家。
而且。
赵煊打算在河北之地施行摊丁入亩的新政策,还有重新制定赋税、徭役,还有以工代赈的方式,重建河北三镇之地。
除了迁徙一部分百姓,让他们重新在河北三镇之地落户安家之外。
还会施行以工代赈的方式,也就是招收工人。
他们负责对河北三镇进行重建,朝廷给他们发放工钱。
赵煊可是知道华夏的基建有多么的厉害。
如今,他也想要开启基建模式。
免费的劳动力只能是劳民伤财。
那么,如果给工钱呢?
国库里面的钱财不是很多,但是却也能支撑一部分的工钱。
只有这个钱到了百姓的手中,百姓才能有钱过日子,而他们不可能把钱一直放在手中,还是会花出去的,花出去之后,这个钱也就会慢慢地回到国库。
再加上,赵煊建立了铸钱司,属于三司管辖,专门铸造钱财,铜钱的出产量减少,提高了金币和银币的出产量。
而且,金币和银币用的还是合金,让金币看起来更加金光闪烁,银币看起来也更加银润亮泽。
纸钱已经被蔡京给玩儿废了。
失去了公信力。
再加上,现在的技术并不是那么的成熟,纸钱还是会有很多私人可以模仿,制作出来更多的假币,这种假币流通之后,会很容易然整个大宋的市场混乱。
赵煊要解决的就是南北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北宋时期会存在,到了明朝的时候,也会存在。
江南水乡,是很容易养出来才子佳人。
河北之地因为自身风气的原因,就不是那么容易养出才子佳人来。
不过嘛。
赵煊也没有打算让河北之地养什么才子。
以后,完全可以在河北建立工学院和军事学院,养出工匠和军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管如何做。
那都不可能在河北之地养出白净的白面书生来。
以前,朝廷的工作重心是北伐。
如今,朝廷的工作重心变成了结盟瓜分大金,以及治理河北三镇之地。
“摊丁入亩、重商税、轻农税、轻徭薄赋、以工代赈,以这些方式来治理河北之地。”
“你们觉得如何?”
赵煊对李纲、何栗、胡安国、吕好问、胡寅、赵鼎、秦桧、王时雍等人问道。
重商税、轻农税、轻徭薄赋这些都好理解。
只有摊丁入亩、以工代赈这两个政策就有一些不太好理解。
“陛下,如若在北地施行了摊丁入亩和以工代赈这两个政策,臣担心,若是南方的百姓也知晓了,他们也想要施行,又该如何?”李纲回道。
摊丁入亩当真是一个良策。
可是,这种政策放在北地应该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北地现在已经是十室九空,那些个世家大族在此番的金人南下之中,受到的影响最大。
所以他们可能并不会反抗,也没有那个能力反抗这样的政策。
可南方就不一样了。
要知道,在户部、御史台、三司的调查之下,有一些大家族,那家族的良田可是有着几百亩之多。
像是江南的四大家,已经有上千亩良田。
这要是摊丁入亩。
他们承担的岂不是更大?
四大家定然不愿意。
可是百姓愿意啊!
这是减轻他们赋税的最好的政策了。
他们手中有没有多少的田地。
赵煊直接道:“这个政策早晚都会成为大宋以后的国策之一,南方可以暂缓,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开始施行。”
李纲点点头。
胡寅是欲言又止。
因为他担心的还是那些人的反抗,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
但是,他看了看赵鼎。
赵鼎自然是支持摊丁入亩这个良策的,只不过,他对于赵煊这种直接开始着手对河北之地施行革新,有一些担忧。
“陛下,河北之地惨遭金贼劫掠,如今是百废待兴,再加上,有不少百姓还是担忧,到了河北之后,金贼若是再一次南下,他们多年的努力,可能又将白费。”
“臣以为,还是要慢慢来,先迁徙百姓安家。”
“陛下,早前,已经宣布对河北三镇免除田赋和工赋,还有农税等,施行轻徭薄赋,免征一部分赋税,好减轻河北三镇百姓的压力。”
“臣以为,这些已经是最好的仁政了。”
何栗则是在思考,想着赵煊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他好建言。
可是,他那点儿能力,也就只能是在关键时候,也就是商讨好了之后,已经开始制定计划的时候,才会一心一意地完成好这些谋划。
真要是让他来想一些对策,找到如今朝政中的一些弊政,他是想不出来的。
那完全就是再为难他。
赵煊点点头,说道:“朕知道,不过嘛,有一些好的良策,朕想出来了,那就不能直接因为阻力比较大,就不去实施。”
“都是一些强国富民之策,岂能因为前路不平,就不愿意走?”
“治大国如烹小鲜,万事急不得,却也慢不得。”
“诸位相公记住,一百年太久,要只争朝夕!”
众人连忙施礼。
陛下又出了金句啊!
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不就是劝学一样嘛。
“臣等铭记在心。”
赵煊继续道:“治理河北之地的事情,朕打算交给元镇(赵鼎)、明仲(胡寅)、泰发(李光)三位相公,你们觉得如何?”
这是打算把赵鼎、胡寅和李光三人外放,让他们去担任地方上的宣抚使、经略使。
如此一来,中书省这边将会出现三个空缺。
不过嘛。
以陛下的手段,那肯定是又要减少几个虚职,进行官职和人员的调动了。
胡寅和赵鼎出列躬身施礼,表示愿意前往河北之地,治理好河北。
至于这位李光李相公,也是赵煊后来在邸报上面发现的一个人才。
在记忆中,以前好像记得南宋四大名相,就有一个叫做李光。
只是记得并不是那么的深刻,对于这个时期的名人,说实话,也就赵构、秦桧、万俟卨、汪伯彦这四个大反派,然后就是岳飞、李彦仙、韩世忠、吴阶、吴璘、杨再兴、牛皋这些名将,以及宗泽、赵鼎这样的名相,再然后就是一些其他杂七杂八有一些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深的任务。
李光算是自己出了名,才让赵煊记起来,应当是有这样一个人。
这才破格提拔,让他直接担任治理河北三镇之地的宣抚使一级的官员。
晾了完颜希尹八天的时间。
在他终于是等的着急,也有一些担忧的时候,终于开始了大宋和大金之间的第一次议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