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箫想了想,之前梁博跟着去送过一次,现在既然闹得这么尴尬,交给梁博或许会更好一些。
小小又交代梁博买一些白糖和酱油盐回来,然后目送着他离开。
昨天下午梁叔又取回来不少的猪肉,加上昨天腌制好的都有一千来斤了。
这是个不小的工程,加上乔氏和海棠三人,小小一家除了五岁多的小不凡,全部都加入了进来。
梁叔和蒲箫两个男人负责切肉丁,继续腌制。
梁婶和乔氏一组灌腊肠,小小就和海棠一组往里面灌,大柱媳妇负责拿绳子把灌好的腊肠扎紧。
小小还交代她拿一根竹签,如果灌好的腊肠上面有气泡,就把气泡戳破,不然晾的时候,肠衣可能会破裂,或者肠衣跟肉分离。
几个人忙的热火朝天,手脚又都利索,昨天腌制好的不到五百斤,一个上午灌出来一大半。
小小洗完手,擦了擦头上细密的汗珠,跟乔氏说:“乔婶,剩下的不多,下午你们就别过来了。”
她又把腊肠风干要注意的事跟乔氏交代了一遍,才算是把三人送走。
虽然累一些,但是一家人一起忙活的过程,还是很温馨的。
简单的吃完午饭,虽然少了乔氏三人,但是加上送完菜回来的梁博,几人的效率也还是可观的,天还没有擦黑的时候,就全部弄完了。
差不多一千斤的猪肉,小小只留出来一百多斤做成了腊肉和熏肉,打算除了给刘大山家送去的一半,剩下的留着自家吃。
除了做成腊肉和熏肉的一百多斤,小小还留出来两百斤好肉,五十斤给刘大山家,三十斤准备村子里聚餐的时候,拿过去。
毕竟,自家确实是过得好了些,多出些东西也没什么的。
忙活了两天,最后做成腊肠的差不多有六百斤,这已经是不小的量了,地下的储藏室占据了很大一片地方。
剩下的就是风干了,算算时间,风干需要六七天,差不多正好赶上过年的二十八九去县城卖掉。
休息了一天,也就到了小年这天。
这天,万里无云,晴朗的很,也确实符合过年的气氛,还有祠堂修缮完毕,大家开心的心情。
蒲家村人口众多,细数的话得有两百多人,但是,之前朝廷征兵,每家出一个成年男子,能来的,少去有差不多四十多个人。
就这样,宽大的祠堂院子里,还是聚集成了人山人海,一百多个人的聚会,倒是很壮观。
天气不错,里正选在了中午。
年长一些的婶子大娘们负责洗菜做饭,男人们都坐在拼凑来的桌椅上,喝茶聊天。
修祠堂的银子,是从蒲大江买卤肉调料里扣下来的一半,这件事,早就跟村子里交代过。
所以,蒲箫和小小到的时候,大家都很热情的打招呼。
再一看,两人后面跟着的梁博,那拿的东西可是大包小包,不少呢,大家就更开心,更热情了。
毕竟,村子里不景气,能拿得起荤肉的,除了里正和几个族老外,还真没几个。
就比如,差不多跟小小前后脚到的李寡妇,篮子里装的就是自家储藏起来的几根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