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转机突现

"融农科技"的资金链危机迅速发酵。一大早,各大财经媒体就开始报道这家成立不到两个月的公司即将崩盘的消息。

"最新消息,"张明快步走进会议室,"已经有农户去他们公司讨要货款了。据说拖欠金额超过三个亿。"

何俊调出数据分析:"从资金流向看,他们最近一周的收购几乎都是用借贷维持的。这种模式根本撑不了多久。"

"问题是,"季雪担忧地说,"那些被拖欠货款的农户怎么办?马上就要过年了。"

我沉思片刻:"这或许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王强好奇地问。

"你还记得我们一直在开发的供应链金融系统吗?"我站起来走到白板前,"现在正是检验它的时候。"

张明立即明白了我的想法:"你是说,用我们的系统来帮助这些农户解决资金问题?"

"没错。"我在白板上画出构思,"但不是简单的救助,而是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很快,我们制定了"农户纾困计划"。计划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对接受困农户,评估他们手中农产品的实际价值,以及拖欠货款的具体情况。

第二步,通过我们的供应链金融系统,为这些农产品提供质押融资,帮助农户快速回笼资金。

第三步,将这些农产品纳入我们的供应链体系,通过平台进行销售,确保农户能够获得合理收益。

"关键是要快,"我强调,"趁这个机会,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平台的价值。"

团队立即行动起来。何俊负责优化系统,确保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申请;季雪组织媒体报道,让更多受困农户知道这个计划;王强带队下乡,直接对接有需求的农户;张明则负责与金融机构协调,确保资金到位。

"林羽,你看这个!"季雪指着一条新闻,"农业部对我们的'农户纾困计划'表示肯定,说这是金融科技支持农业发展的创新尝试。"

确实,这个计划推出后,反响超出预期。不仅受困农户踊跃参与,更多原本观望的农户也开始关注我们的平台。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数据,"何俊指着屏幕,"加入计划的农户中,有40%是从来没用过互联网金融的。这次经历,等于让他们提前进入了数字农业时代。"

但挑战也随之而来。一些地方的放贷机构对我们的计划表示不满,认为我们在抢他们的生意。还有人散布谣言,说我们这是在"高利贷"。

"让他们说去吧,"王强笑道,"农民心里清楚谁是真心帮他们的。昨天我去村里,一个大爷拉着我的手说,还是我们的利息低、手续简单。"

张明补充道:"而且我们不是单纯放贷,而是提供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这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访客来到了办公室。

"我是'汇丰资本'的孙总,"来人开门见山,"我们注意到你们的'农户纾困计划'很有创意。不知道有没有兴趣谈谈合作?"

"哦?"我示意他继续说。

"实话说,'融农科技'那边确实有我们的投资,但现在看来那个模式走不通。"孙总坦言,"相比之下,你们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更有前景。"

我看了看团队成员,大家都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孙总,"我慢慢说道,"合作可以,但要按我们的规则来。第一,平台必须保持开放透明;第二,一切以农户利益为先;第三,不能有垄断行为。"

孙总思考片刻:"这些条件,我们可以接受。但我们也有一个要求:希望能参与平台的技术升级和业务创新。"

"没问题,"我点头,"只要是真正的创新,我们都欢迎。"

送走孙总后,办公室里一片轻松的气氛。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赢了?"何俊问道。

我摇摇头:"不是输赢的问题。关键是,他们开始认同我们的理念了。这才是真正的突破。"

季雪若有所思:"从对抗到合作,可能这才是改革该有的样子。"

"对,"我看着窗外的夕阳,"农业的发展需要所有人的参与。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开放的平台,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共享发展红利。"

张明笑道:"说到底,还是要回归市场本质,用创新推动进步。"

夜幕降临,办公室里依然灯火通明。团队成员们正在讨论下一阶段的升级计划。这次的危机,不仅没有打倒我们,反而让平台变得更加强大。

而这,或许就是改革最美的模样。在挑战中成长,在创新中前行。

"对了,"王强突然说,"春节快到了,我们是不是该想想怎么让农户们过个好年?"

我笑着点头。是啊,这才是我们最该关心的事。因为农业的春天,终究要从每一个农户的笑容开始。

喜欢我在校园当最强关系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