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扩张之路

张院士的支持给了团队极大的信心,我们立即着手规划全国农耕文化数据库项目。但很快就发现,这项工作的难度远超预期。

"各地的农耕文化差异太大了,"季雪指着地图说,"光是水稻种植,南北方就有十几种不同的方法。"

何俊也遇到了技术难题:"现有的系统架构不足以支撑这么大规模的数据处理,需要彻底重构。"

正当我们犯难时,张院士推荐来了一批专业人才。其中包括农业专家、数据工程师、民俗学者等。

"要做就做全面的,"一位民俗学者说,"农耕文化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还包含着人文传统。"

这提醒了我:"对,我们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数据体系,把技术、经验和文化都串联起来。"

团队随即分成几个小组。何俊带领技术组开发新系统,季雪负责文化研究,郑浩协调各地联络点。而我则要统筹整个项目的运转。

"林羽,你看这个规划怎么样?"马东展示了一份全国联络网络图,"我们可以先在重点农业区建立示范基地。"

这时,苏瑶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只顾扩张,原来的传承中心会不会被冷落?"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沉默了。确实,在追求更大目标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最初的初心。

"我有个主意,"我说,"把传承中心打造成培训基地,为全国的项目培养人才。"

团队很快行动起来。我们邀请老农民担任讲师,教授传统农耕技艺;请专家开设课程,讲解现代农业科技;组织学员实地考察,体验农耕文化。

"没想到我这老把式还能教年轻人,"老者笑呵呵地说,看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他的眼里满是欣慰。

但困难也接踵而来。首先是资金问题,全国性的项目需要大量投入。其次是协调问题,各地情况不同,难以统一标准。

"要不我们先暂缓扩张?"有人提议。

"不,"我坚定地说,"机会难得,我们必须抓住。资金的事,我来想办法。"

我立即联系了之前合作的农业科技公司,提出共建共享的方案。同时,我们也向各级政府申请专项基金。

"你们的项目很有意义,"科技公司总经理说,"我们愿意投资,但希望能参与技术开发。"

经过团队讨论,我们同意了这个条件,但坚持项目的公益性质不变。数据库建成后将向全社会开放,供研究和学习使用。

就在项目准备启动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王强也在筹划类似的项目,而且已经获得了某些地方政府的支持。

"他这是想跟我们抢地盘,"马东愤愤不平。

"不要着急,"我冷静地说,"农业发展不是零和游戏,有良性竞争反而能推动整个行业进步。"

我们没有去争抢,而是专注做好自己的事。很快,第一批示范基地建成,效果超出预期。

"你们这个模式很好,"一位基地负责人说,"不仅保护了传统,还创造了价值。现在周边农民都主动要求加入。"

看着项目一步步扎根、开花,团队成员都感到由衷的自豪。这不仅是一个保护传统的项目,更是一个推动农业创新的事业。

"林羽,"季雪感慨地说,"记得当初我们只是想做好一个小小的传承中心,现在却走出了这么远。"

我看着远方的落日:"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当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去做一件事,它总能带我们走向更远的地方。"

夜幕降临,我们的农耕文化传承中心依然灯火通明。这里不仅是一个保护传统的地方,更是一个孕育未来的摇篮。而我们羽队,正在这条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喜欢我在校园当最强关系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