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文明这话说的有理有据。
对于中国古代朝廷而言,对外通商与其说是一个经济问题,更不如说是一个外交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朝廷能不能赚到钱?能赚到多少钱?那都根本不是个事儿。
最主要的问题是,大齐乃是中央之国,其他国家都是他的附庸,根本就不存在同大齐朝平起平坐做生意的道理。
因此萧文明几乎可以断言:在朝廷眼中,倭国作为一个整体同大齐通商,朝廷都未必肯答应,更何况是倭国一个小小的方山家了。
所以说,萧文明拿出的提案:由自己以临海屯的名义,瞒着朝廷同方山家做一些小生意,可能是唯一可行的。
并且萧文明这样做,其实也是别有用意。
相当于将江南地区同倭国的贸易垄断在了自己的手里,那这样获取的权益可就难以用金钱来衡量了。
见富山吉秀还有些犹豫,一旁的温伯明忽然做起了好人,劝说道:“不知这位倭国来的朋友,你的主家手里有多少人马?占了几座城池?势力同萧兄相比,也不知谁强谁弱?”
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需要富山吉秀好好斟酌斟酌的。jiqu.org 楼兰小说网
他所在的这个方山家,在倭国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势力,占据了一座城池,连同周边几千顷的土地,出兵打仗时候拉出去的人马,多的时候也能有个三四千人,单纯看数量似乎是要比萧文明多多了。
但是要说质量和绝对力量,萧文明这个大齐朝的六品武官,比起方山家这倭国的一路诸侯,却似乎完全不落下风。
萧文明名下虽然只有三百顷土地,却是在江南富庶膏腴之地,无一亩不是良田,并且经过了萧文明的重新规划,进而兴修水利、开设肥厂,已将田土保养得十分肥沃,种植出来的粮食蔬菜,自给自足完全不成问题。
另外他还种了一百顷桑树,假以时日,采桑、养蚕、缫丝、纺织,便又是一门新的生意。
再加上萧文明还做些刊印图书的小生意,一个月临海屯上下吃喝之外,还能有一千两左右的盈余,比起倭国的方山家,那可是要富得多了。
而在军事方面,别看方山家拉大旗、扯虎皮,也能拉出个三四千人的队伍,可这其中大多数都是农民。
其中真正有战斗力的核心武士,其实也就百八十人而已。
而实践证明,一百个左右的日本武士,对上萧文明三百“萧家军”,就连塞牙缝都不够,只能算是一道饭前的甜点……
所以谦虚地说,萧文明的实力同方山家分不出明显的谁强谁弱,基本处于势均力敌、平起平坐的状态,互相之间做点生意,谁也没有吃亏。
不过换句话讲,光凭萧文明穿越到大齐朝,这一年来的成就,就已然可以在倭国呼风唤雨了。
那再假以时日――最快三五年,最慢不过十年功夫――萧文明就应该能够统一倭国,把倭国那些村长县长们都干趴下!
算清楚了这笔账,富山吉秀的心态也就平和了许多,脑子也清醒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总算是闹明白了:大齐那就是一只大象,他方山家不过是一只老鼠,老鼠哪有骂骂咧咧找大象去讲道理的本事?
大象一不小心把你踩死了,说不定他都没有任何感觉。
不过寄居在大象身上的小鸟,倒是可以跟老鼠谈一谈生意的。
而现在的萧文明,就是那只停在大象身上啄食的麻雀,他见老鼠鬼鬼祟祟地在大象脚下觅食,变屈尊纡贵飞了过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做些什么。
有时甚至给老鼠一种印象:麻雀和自己也是同类啊!
殊不知麻雀有时候可以和老鼠站在同一高度,可老鼠没长着翅膀,永远也不可能像麻雀那样自由翱翔。
而萧文明这只麻雀,迟早有一天,会摇身一变,变成一只一飞冲天的火凤凰的!
富山吉秀或许在倭国之中,大小也算是个人才,可是放在大齐国内,他就显得十分平庸了。
但是平庸的人也有平庸人的用处,交给他的任务,他只要能够一丝不苟地完成,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有用的人了。
而富山吉秀此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通商的协议――既然无法同大齐朝挺达成协议,那退而求其次,实现同萧文明临海屯的通商,一样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富山吉秀点头道:“既然萧大人那么说了,那我也就不客气了。中原话讲叫做恭敬不如从命……”
这言不达意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你就别跟我拽文了!会两句中原话,瞧把你能的,做生意还是丑话说在前头。你们方山家这边能卖些什么东西?能买些什么东西?先给我说清楚了,我也是穷人,小本经营,得提前把你给货备好吧?”
一听生意已经谈到比较深入的环节了,富山吉秀赶忙靴桶倒豆子,把自己的诉求跟萧文明说了。
他还吃不准萧文明的性子,唯恐他临时改变主意,那之前的苦也就白吃了。
“什么都要――绸缎、麻布、皮革、茶叶、铁器……全都要。”
好家伙,这个富山吉秀就跟鬼子进村一样,还有他不要的东西吗?
错了,富山吉秀不就是个鬼子吗?也难怪他这副德行了。
可是别的还好说,倭国不是盛产刀剑吗?怎么连中原的铁器都要?
奇怪了。
于是萧文明问道:“不对。你们不是以倭刀为豪吗?怎么还想着从我们这里进口铁器,安的什么心?“
“萧大人这就有所不知了,我国的刀剑确实精良,却同进口铁器不是一码事……”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倭刀的质量的确著称于世,但是在倭国这也是一件十分难得和昂贵的商品。
锻刀的时候不仅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熟练的工匠,培养工匠的时间更长。
而武士花大价钱购买了倭刀以后,还要每隔几天都要进行复杂的保养。
以上尚且不论,最关键的是倭刀铸造所用到的材料――玉钢――的产量非常低,根本就无法让倭刀做到批量生产。
按照富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吉秀的说法,能够生产玉钢的,也就是倭国东北的那几个小村子,一年的产量就那么几百斤不到一千斤,倭国各路诸侯竞价购买,分到每家势力名下的,也就这么几十斤,能够打造的倭刀不超过十口。
这样金贵的东西,只能配备给少量精锐武士,根本就不可能,让大批普通士兵装备。而要装备普通士兵,就只能用那些批量生产的普通兵器。
而倭国本身铁矿的储量并不高,质量也并一般,因此才不得不从大齐朝进口铁器,拿到倭国之后再重新铸造。
在实际的历史当中。
日本国就十分看重向中原王朝进口铁器,其中的原因,中原王朝不会不明白。为免养虎遗患,中原王朝是向来禁止向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国家出口刀枪等兵器的。
而狡诈的日本人,这时就耍一个心眼,转而进口其他铁器,就比如说用铁量很大的铁锅,将其运回日本之后,重新融化冶炼,再打造成兵器。
中国人在斗心眼的时候,日本人还在树上摘桃呢!
就日本人这点小心眼子,怎么可能瞒得过中原王朝的那些官僚呢?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朝堂上你死我活的争斗,人精见多了,还看不穿日本人这点小花招?
于是乎,对于日本出口的限令清单一再加强,到最后,出口给日本的铁锅数量、尺寸、重量,都会有明确的限制,总算把这条漏洞也堵住了。
跟我斗心眼,你小子还嫩点!
对倭寇这样防备,自然是出于防微杜渐的考虑,但是未免也有些人太过于杞人忧天了。
其实只要中原自己保持安定、团结和不断进步,那就凭倭寇这几个人、几块地,能掀起什么风浪?
在交易的时候,萧文明多加小心一点就可是了。
所以说,无论是做生意也好,还是与人交往也好,并不要执着于别人能从你这里拿到多少好处,而是要关心自己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取得多少进步。
所谓内因大于外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倭寇这边,能给萧文明的帮助其实并不多,无非就是那种用来铸造倭刀的材料玉钢。
这样东西,萧文明一定要多搞些在手里。
倒不只是为了用这几块钢铁造几件兵器,而是要想办法搞清楚其中的原理,进而继续提高质量和产量。
特别是产量。
萧文明的科技树可并不只是想停留在冷兵器时代而已,那是要向造枪、造炮发展的。
而用现在的这些钢材制造东西,萧文明真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塞上火药、插上引信、拿火一点,弄不好子弹没打出去,枪炮自己就先炸了膛――敌人没打死一个,反倒把自己人炸伤了一大片。
所以说材料问题,是萧文明要着重克服的。
因此萧文明便对富山吉秀道:“你口气倒不小啊!一开口就要这么多东西,你吃的进去吗?有那样好的胃口吗?东西我可以给你,你用什么来买?我给你指条明路,你就用造倭刀的玉钢来换。我可以给你高价,怎么样?”
(本章完)
/77/7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