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风慷慨的说完,全场没有任何反应,让他有点尴尬。
于是他迅速的补救,问道:“诸位,信否?”
“吾等愿随千户大人一试!”
经过这么一问,不知道是张山风的信心,影响到这些百户,还是别的想法,几位百户尽皆拱手服从。
大家都知道:吹牛不用交税!
不过,大部分人大概是觉得:反正都要这副田地了,也只能跟着一条道走到黑了。
……
果然!
一切正如计划的那样,鞑靼人只派了两万骑兵合围了这里。
的确没将张山风这一千人,放在心上。
真正的精锐大军,还在边镇四处掠夺。
派出两万骑兵,还是因为十万石粮食的面子上!
但是!
他们很快,就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惨痛的代价!
一个个被张山风当作宝贝,被严严实实保护起来的箱子,一一打开。
这些!
才是他敢于直面数万铁骑,真正的底气所在!
所有百户都看到,大部分箱子装的是他们见过的,铜质的被称为子弹的东西。
而另外十二个箱子,则是一个沉重达到两石多的铁疙瘩!
没人知道,它是干什么的。
十二个铁疙瘩,被安置在挖好的土堡里面,只露处外面一截。
一圈黑乎乎的管子,有点像亲卫手上拿的火铳的筒子,不过多出好多,足有十几根。
铁疙瘩的末尾,有一个手柄,似乎还能摇动。
云衣尝试了一下,摇动起来,前方的黑乎乎的管子,也会跟着转动。
而且,还发出“嘎嘎嘎”铁器摩擦的声音。
甚是古怪!
张山风巡视了一圈,亲自为十二个铁疙瘩编了号码,对应十二生肖。
并且还为每一个铁疙瘩,配置了一主一副一帮,以及数个装弹手和预备兵。
一连串的动作,让神机营留下来的人,十分好奇。
原本,他们想凑近看看。
但是,他们被亲兵无情的驱逐,甚至发生过冲突。
云衣跟在张山风身边,自然是一刻没听过,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此物是你在大同城外,一直秘密实验的兵器?”
她是就是那个时候才赶到大同,混进大军的。
可惜去得太晚,没混进实验区域。
那片实验地,不仅有狼兵,还有家丁守着,她没有见到实验的具体情况。
只是她听手下狼兵说,此物比之火铳,更加厉害万倍!
甚至,已经传到,挥手能灭万军的仙器级别。
之后,已经神乎其神,毁灭大明,抹杀仙佛,带有神话色彩,虚无缥缈的味道了。
……
数百逃兵,在几天的时间内,要么被俘虏成奴隶,要么被杀。
仅仅几天,外面合围的鞑靼大军,又增加了一倍。
十万石军粮,这可以够他们族人吃几个月了,值得大军出动!
甚至,有人称达延汗——巴图蒙克收到消息,都有亲自前来的打算!
这些,足以可以显示,鞑靼人对这批军粮的势在必得。
不过,由于天气寒冷,达延汗算了算时间,最终决定让入侵河套的亦思马因太师,全权处理。
达延汗放出话: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抢回粮食!
鞑靼各大部落,虽然谁也不服谁,但没人跟粮食过不去!
他们很快就团结起来了。
……
在此期间,张山风也积极备战。
一枚枚子弹,被压入一个铁盒里面,分配给十二个铁疙瘩。
周围战壕内,每一寸雪地,都被刮干净,煮成热水,保持着他们几千个饮水袋,以及木桶,木箱子,一直都是装满水的。
水,很关键!
他们本来就是押运粮食的,吃的不是问题。
虽然是没有舂过的谷子,但是饿不死人就行。
不过,四周并没有水源,全靠老天的雪,煮出的水。
否则,光是围困,就能让他们饮水断绝,渴死在这里!
……
成化十六年,二月二十八。
遭遇鞑靼的第七天,他们被合围。
对面显然也做好了准备,已经不是傻傻的冲锋。
两排攻城车被组装起来,一共十几台的样子,上面放好了巨石,甚至有些点燃了火药。
对面收到消息,说明军存在很强的射击能力。
让上千骑兵,短短几百息就死了过百人!
所以,他们这次,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张山风看到攻城车被慢慢推出来,顿时脸就变了。
连忙怒吼:“快!
将装子弹的箱子分散,然后塞进土堡里!
快!”
攻城车,是蒙古铁骑为数不多的攻城利器。
零件并不复杂,一般都是临时组装,打完了就地拆了,所以非常方便。
而攻城车的射程,可以远到五六百步,甚至有传言——射程上千步!
已经超越了,他手中这把线膛枪的极限了!
最重要的是:攻城车可以将引燃的炸药,抛射过来!
而今的子弹,都是黑火药,受限于工艺水平,底火密封并不是那么完美。
所以,子弹的稳定性,实在一般。
如果装满子弹的箱子,被抛过来的火球烘烤……
后果——不是他能想象的。
那是他的所有家底!
子弹是他与对面抗衡的根本,那二十几箱子子弹,如果没了……
大家手上的家伙,就是烧火棍和打狗棒……
那是不可能抵挡铁骑的!
张山风接连下令:“所有人自分散找位置,尽量别被投石车砸到!
一开始,所有人都别露头!
避免暴露位置,被投石车密集砸到头上。
骑兵进入四百步内,听我号令射击!”
鞑靼人远道而来,携带的火药绝对不多。
而且,此地是黄土,略带沙质土地,又有一层冰雪覆盖。
在这里想找坚硬的石头,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对面的投石车,不过就是给骑兵打掩护的。
最多几轮之后,没了东西可以砸,就是摆设!
果然,如张山风所想,被砸了三轮之后,投石车熄火了。
还好有战壕的掩护,对方并不知道哪里是投石的重点,只是乱砸一通。
场面很壮观,伤害并没有。
也就十来个倒霉蛋,被砸中,死了几个,剩下的轻伤。
不多时,骑兵开始冲。
与大明类似的三板斧:攻城车砸一通,然后骑兵远距离冲射,最后近战对撸!
鞑靼的军营号角响起,北面的骑兵,万马奔腾,一齐冲杀了过来。
“射击!”
张山风面对冲杀过来的,如同潮水般的骑兵,嘴角冷笑!
对!
你没有看错!
他在笑!
“机枪问世,骑兵当废!”
这是当时在大同城外,张山风说与牟忘等心腹听的:“当战壕上,架起机枪,骑兵唯一能做的,就是去火头军——做饭!”
如今这十二个铁疙瘩,算不上真正的机枪,比之清政府,当年使用的“格林快炮”强不到哪里去,原理和效果都差不多。
所以,张山风都不好意思说这是机枪,就叫它——快炮。
但是!
快炮有一点,跟机枪一样:高射速!
这!
将是骑兵的噩梦!
骑兵因为它的出现,将只能给步兵做饭和传递消息。
没有其他的出路!
这些,他跟牟忘等人说过,可惜没人信。
就算亲身参与了实验,所有人也只是感觉震撼,没人真的信他说的,只当他是为快炮做宣传。
张山风知道:光说,光演示,没有人会信!
所以……亮兵器吧!
今天!
他要证明:骑兵集团式的冲锋,在有他存在的战场上,是多么的可笑!
此时,神机营的士兵全部看着十二个铁疙瘩,惊呆了!
亲兵摇动着铁疙瘩的手柄,铁疙瘩发出“突,突,突”的声音。
然后!
前方一排排的铁骑应声倒下,成片的死去。
几乎铁疙瘩对准的方向,就像死亡的镰刀,收割着一片片的生命。
连战马也不例外!
雪白的地面,尽皆染上鲜红,极目所望,是一片血红,以及触目惊心的血肉飞溅。
一时间,铁疙瘩发出的“突,突,突”的声音,覆盖了铁骑的马蹄声。
“突,突,突!”
如同梦魇一般,回荡在所有神机营,甚至是亲卫的耳边。
那如同死神歌唱的声音,让他们这辈子都不能忘!
他们不是没经历过生死,他们也有百战老兵。
甚至,他们有人参加过建州大捷,见识过三千自生火铳,那阵列齐发,扫除前方一切敌人,产生了区域性抹杀的效果。
但是!
这些都没有今天来的震撼!
一坨铁疙瘩,竟然让对面铁骑无法直面,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几十,甚至数百人的惨烈伤亡!
这个叫快炮的东西,竟然恐怖如斯!
……
不到一盏茶,对面死亡上千!
张山风看了眼兴奋的射击手,他并没有抱着乐观的心态。
“换人,预备队上!”
仅仅盏茶的功夫,他就要求第二队亲卫,立即换下了刚刚还立了不世之功的射手!
所有人的疑惑了:不应该是越熟练越好吗?
云衣,运粮官杨逊等人不解的问道:“为什么换下他们?
他们正在杀敌!
而且他们没有错,让对面铁骑,到现在都没有前进百步!”
甚至,刚刚被换下的亲卫,也胸膛起伏,带着问责之意。
有人壮着胆子,跑来询问张山风:“千户大人,为何换下我等,我等不服!”
张山风并未在意,淡然的解释:“此物名为快炮,是由十几根枪管,依次射击。
你可以认为是十多根火铳,依靠手柄摇动摇杆,不停的发射弹药,射击对面。
但是!
此物有一个缺点——你们杀红了眼,手就不听使唤。
你们会不自觉的疯狂转动,会造成此物卡住,
严重的话,甚至是会让其报废!”
张山风看了眼这名亲卫,指了指其兴奋的双眼:“你现在的状态,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亲卫此时才反应过来:刚刚的确只想着杀敌,就像着魔一样,忘记了使用快炮的命令,将手上的摇杆越摇越快,内心越发亢奋。
亲卫连忙单膝跪地,拱手道:“属下知错!”
张山风淡然的看向对面军营,说道:“无妨!
是我没有给你们,更多的时间练习。
以后,有机会多练练就好!”
虽然这么说,但是张山风内心,也并没有计划让他们练习。
开什么玩笑!
每息三四发子弹,仅仅用的铜,就相当于七八文铜钱!
而且,还没算加工费,火药费,运输费等等。
这怎么可能练习得起的!
而且!
要知道,为了保密,一颗子弹制作十分繁琐。
底火部分最为机密,是在琼州请家仆的家属生产;
铜壳部分是在江南,找英国公运作的作坊;
而弹头部分,是京城朱祐樘秘密控制的一家作坊,负责生产。
一枚子弹的运输费用,丝毫不低于其材料成本!
要不是大张顶住了周氏的压力,暗地掏了十多万石粮食,哪里有这么十几箱子弹?
这也是为什么:张山风为什么在大同城外,等待了那么久的原因!
张山风看了眼快炮喷射下,倒下的尸体,知道差不多了:“对面要停止进攻了。”
……
果然,几乎没过多久。
“呜!呜!呜!”
撤兵的号角响起,面对如此惨烈的伤亡,鞑靼接受不了。
张山风飒然大笑,然后高声说道:“吾有神器再手,麾下皆可以一挡百!
鞑靼铁骑,不过尔尔!
区区鞑虏,岂能抗我大明火器之威!”
不是膨胀到放飞自我了,而是需要鼓舞士气!
这一战,虽然前前后后加起来,不到小半个时辰。
但是!
打出了他们的气势,让军心稳定,让敌军胆寒!
一时之间,将士沸腾,也不知道是谁先喊的:“驱除鞑虏,大明万岁!”
“驱除鞑虏,大明万岁!”
……
上千人高呼之声,不绝于耳。
很多油滑的老兵内心感叹:“多少年了!
自先帝土木堡兵败之后,再也没人能打出,大明曾经让蛮夷胆寒的军威来了!”
很多人也被点燃了,冷却已久的热血,跟着一起高声呐喊。
“驱除鞑虏,大明万岁!”
此刻,所有人都觉得这场围困,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了!
只有一个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