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致远看向元宁,板着脸道,“也罢,你看看有没有什么自己喜欢的,有的话就拿去吧。”
元宁笑道,“多谢伯父。”
元致远伸手制止,“别谢我,我待会还有事情问你。”
元宁点了点头,接着从元烨送的那一堆礼物中挑选了符合自己审美的几件。
其中最不惹人注意的就是一把造型古朴简单的匕首。
元烨却是笑道,“五弟弟眼光真好,这可是名家打造的匕首,我原本想着它样子简单,五弟弟应该不会选中的,那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留给自己了,没想到还是被五弟弟选到了。”
“大哥喜欢吗?那君子不夺人所好。”说着,元宁就把匕首又递了回去要还给元烨。
元烨摆了摆手,“不了,我事先说了让你选,你选中了,那自然就是你的。“
元致远还是一脸严肃,见元宁选完东西后,开始询问元宁,“听说元家金矿那件事是你主张的?”
元宁点了点头。
老夫人一听元致远这样说,抢过了话题,“致远,你怎么又提到了这件事了,我之前就说过了,这件事不怪元宁,说起来,还是她救了我们。”
元致瑜摆手,“我知道,我不是说这件事没有做好,我只是想要问一下,为什么做这么大的事情不跟更多人商量一下?这样冒冒失失的做决定,做对了还好,万一做错了你负得起这个责吗?”
元致瑜问这话的时候整个人表情严肃,嗓门极大,听起来就像在审问犯人一样。
元清颜都被吓得一哆嗦。
李氏敲打了元致瑜一下,示意他看元清颜她们,道,“你干什么呢?这是在家里呢,你吓着孩子了。”
元致瑜这才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可不管怎么调整看着还是有些唬人。
元烨将视线从自己父亲身上转移到元宁身上,只见眼前这个少年淡定的过分,不禁在心里赞叹了一番,想当初,他也很害怕父亲这样板着脸呢。
是后来见多了,才习惯了,见着自家父亲这样才没有那么发憷了。
但元宁可是第一次见呀,这个少年果然不简单。
元宁答道,“回大伯父,当时情况紧急,加上还有敌人藏在暗处,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这个我倒是能理解,但是这件事是关于我们家里的,你连你父亲都不告诉吗?”
元致瑜听到,也点了点头,看向元宁,等着她的解释。
“既然说了越少人知道越好,那祖母知道后就已经可以做决定了,我就没有必要告诉更多的人了,包括我的父亲。”
元致瑜听到这个答案依旧非常不满,元宁在这件事上直接越过了他去跟老夫人谈话,他感觉自己身为父亲的权威被挑战了,怎么可能高兴地起来。
元致远眼睛一眯,“你可知你这有不孝的嫌疑?”
元宁道,“如果为了自己的名声,置家族安危于不顾,那才是真正的不孝。”
元致远伸手狠狠一拍桌子,把在场的人都吓得不轻。
就在众人觉得元致远要怒斥元宁的时候,却见元致瑜严肃的脸上竟露出了几分笑意,连连说了两声好!
这转变委实有些大,大多数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只有元烨了然的笑了笑。
元宁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位大伯父竟是这样一个妙人。
元致远招手示意元宁走进一些,目露慈爱,“你这孩子做得好,脾气也对我胃口,要是我的孩子该多好呀!”
说着,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对元致瑜道,“二弟,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说你一个当爹的,你竟然给我写信数落自己的孩子,还要我帮你教训孩子,依我看,这孩子好的很,倒是你,这爹当的不像话。”
接着,便是霹雳巴拉的一顿骂。
元致瑜面色五彩纷呈,他这个大哥什么都好,就是嘴巴拦不住是,这东西是能讲的吗?也不给他留一点面子。
他原本还想着让元致远骂一下元宁,没想到最后挨骂的竟成了自己。
元宁默默退了回去,走到离元烨近的时候,忍不住问了一声,“敢问,大伯父在京城当的是言官吗?”
元烨一脸惊讶,“五弟当真聪慧,这都被你看出来了。”说着,对元宁输出了一个干净的笑容。
元宁嘴角抽搐,心想,这都不用猜了,看大伯这骂人不重复的本事就看得出来了。
再接下来就没有元宁什么事了,都是一些长辈叙叙家常里短的事。
因为元家不久就要全家搬去景州了,元家大伯并没有在元府待太久,只是在这边呆了几天就回京城了。
临行前,元烨把元昀、元信和元宁都叫了过去,接着拿了一本书给元昀,“二弟,你也快要参加乡试了,这是我这些天整理的一些资料,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元昀接过书,对元烨道,“多谢大哥。”
元宁眯了眯眸子,她似乎从元昀脸上看到了一份不忿。
元烨接着又对元信道,“至于三弟,礼物什么的我之前就给你了,现在没有什么好给你的,只能给你一句叮嘱,平日里收收自己的性子,少惹祸事,别让祖母他们担心。”
元信双手不安分的玩着手指,“知道了,大哥,你这真是继承了伯父的性格,临走前还不忘教训我两句。”
元烨一巴掌糊了过去,快挨到元信脑袋的时候终究还是放轻了力度,笑骂道,“你这小子!”
说完后,元烨又拉过元宁,笑着说,“五弟,虽然,你我认识的时间不久,但是我真的觉得和你谈的很来,听祖母说,你日后是要去京城的,到时候过来一定要到我家里来一趟呀,到时候我们好好叙一叙。”
元宁点了点头,示意自己会的。
就这样,元家大伯一家来的匆忙,去的也匆忙。
而在元家大伯走后没几天,元家众人也要出发去景州了。
一大箱一大箱的行礼从屋子里搬了出来,又因为放不下搬了回去。
整个元家的人都离开了,整个宅子就留下了几个老仆人守着宅子。
经过几天的车程,元家人终于到了景州,一下马车,众人就忍不住唉声叹气的。
因为是惩罚,景州的环境实在是说不上有多好,甚至可以说很差,据说这边有时候会经常好几个月不下雨,常常有旱灾发生。
有些农民为了生存甚至会不得已离开故乡,只剩下了一些实在是舍不得故土的人。
所以虽说看上去只是官降了一级,但两地的差距让两个官职之间的待遇可是相差甚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