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玄甲异动

“坦利,让你的十一军团立刻在大营后方结阵!”罗尼亚沉声命令道。

坦利一时没听明白:“后方?您说在大营后面吗?”

罗尼亚的神色看上去无比凝重:“是的,在大营后面,建立阻击阵地。”

这一回,二王子终于反应过来:“您要放弃大营?”

“前面恐怕顶不住了。”罗尼亚凝视着主战场:“李江遥的白袍军到现在还没有出战。一旦他上场了,就意味着敌人开始发动全面总攻……我担心,四个军团拦不住他们。”

在平野地形上,曾经驰骋纵横、所向无敌的突厥骑兵,居然被以步兵为主的镇疆军冲得连连后退,这对于圣殿亲王和一众突厥将领们而言,既震惊又痛苦。

然而,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哪怕你再怎么不甘心,也不能不向理智低头。

身为久经沙场的老将,罗尼亚已经对接下来的恶劣情况做出了基本预判:继续拖延下去,等到李江遥率领鬼面白袍军发起冲锋的时候,再想走可就走不成了。

面对危机,坦利一点也不含糊,当即翻身上马,指挥金狼军在突厥大营后方三里的位置,部署阻击阵地,为稍候的大军撤退提供掩护。

与此同时,罗尼亚让手下在营地各处泼洒火油,做好毁掉一切的准备。

主战场的厮杀持续了将近四个时辰,参战双方到现在都已经处于体能的极限。此时此刻,大家比拼的不再是战力武功和指挥水平,而是谁的士气更旺、意志力更强、杀伤对手的效率更高。

显然,养精蓄锐已久的镇疆军更占上风。

与此同时,不论是镇疆军,还是突厥军,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目前还有一支力量并没有现身,一支决定性的力量。

当他们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这场激烈的鏖战就要宣告结束了。

所有人,都在等着他们现身。

鬼面白袍军。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白袍军还没有出动,突厥大营却率先吹响了撤退的号声。

短促迅捷的牛角号音连续传来,正在与镇疆军激战的四个突厥军团立刻做出反应。他们快速聚拢队伍,接着利用战马的机动性,陆续脱离战斗,朝着后方奔去。

李江遥在远处看得清楚,急道:“敌人要逃!传我命令,全军出击!”

两万鬼面白袍军闻令而动,当即抽出战刀、催动坐骑,山呼海啸般的向突厥人发起了冲锋。

可惜,他们还是慢了一步。

突厥军队的打法,向来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来去如风,快速灵活。

四个军团向后撤退的同时,大营也开始冒起滚滚浓烟,到处都是火光。而镇疆军这边,除了第一军和第九军能勉强追上对方,第六军、第三军,以及还在远处的白袍军,都只能望着突厥骑兵的背影叹气。

剧烈的火势和黄金第十一军团的阻击,为突厥主力提供了必要掩护,在镇疆二十万大军完全扑上来之前,罗尼亚已然率领部下成功撤出了危险地带。

不过,突厥人所付出的代价也并不小。

此番平原会战,黄金族当场伤亡近两万人,鬼斗族更惨,直接被打残。

对于一支善打野战、自诩平原无敌的铁骑军队而言,紫金关会战的狼狈收场,可谓是莫大的耻辱,比攻不下城关更令突厥将领们感到难以接受。

可是谁知,不仅仅是突厥将领对这样的战果难以接受,镇疆军的大都护比他们更加难以接受。李江遥看着越逃越远的突厥人,气得脸色铁青,不住埋怨自己今天出手慢了,白白错失了一个重创敌军主力的机会。

徐友长劝他:“江遥,你不必懊恼啊。咱们今天可是主要靠步兵在平野会战中大获全胜呐,面对的还是黄金族精锐,彻底粉碎了突厥铁骑的不败神话。从今往后,他们再也不可能嚣张啦!”

李江遥轻轻叹了口气:“我原本想着,把大部分突厥人都留在这里呢。现在倒好,一溜烟儿全跑没影了。不行!不能这么轻易放过他们!”

“接下来怎么干?”徐友长兴奋的问道。

李江遥瞅了瞅烧成灰烬的突厥答应,沉声道:“罗尼亚肯定已经派人通知盛玉关那边,让赤利及时抽身了。突厥确实速度极快,我们能在平原旷野上扛住他们,甚至打败他们,但想追上他们,现在还办不到。所以,接下来的重点,不再是突厥军队,而是城池和土地。”

他转头看向徐友长:“兄弟,反攻正式开始。你立刻指挥第一军、第六军和第九军进攻凉州,杜建率领第二军、第七军与黑山的第四军汇合之后,进攻雍州。一个月内,我要你们把雍凉地区、河套走廊全部收复,直接威胁帝都!”

帅令下达,三军齐动。

紫金关会战结束后的第二天,镇疆疾风第一军、怒浪第六军和狂沙第九军,共计十万兵马,在徐友长的率领下,向凉州府挺进。

部队进展得非常顺利,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此时,圣殿亲王罗尼亚的主力因为损失惨重,已经快速退回京畿地区,留在凉州实施守卫的不是突厥小部族军队,就是西疆从属军,根本无法对徐友长构成任何威胁。

仅仅十二天的工夫,凉州包括其首府在内,全境落入镇疆军的手中。

同一时间,盛玉关方向的赤利兵马也早已离开。杜建依照李江遥的命令,指挥第二军和第七军出关,在雍州府与黑山的第四军顺利会师,用五天时间攻占了城池。

至此,雍凉二州重回圣唐版图。

狭长险峻的雍凉河套走廊,彻底被李江遥的兵马控制。再往前走,就是广袤的关中平原。

镇疆军的捷报很快便传到了东都洛邑。

然而,“西北反攻、帝都在望”的好消息,却并没有令满朝文武太过振奋欣喜,因为他们此时正被另一个战场的局势搅得忧心忡忡。

那个战场,在南边。

两个多月前,正当突厥圣殿亲王罗尼亚率领大军西进,准备夺取紫金关和盛玉关的时候,慕容雪指挥五万兵马,自洛邑出发,进至蔡州。同时,龚承泽率部抵达南阳,两支军团相距四百里,中间还蹲着董天星的两万应援部队。

他们要防范的,是打算北上的玄甲军团。

在突厥人的策动之下,以劳剑华和包遇春为首的南方叛军蠢蠢欲动,决意趁北方战云密布之际,也跑来插上一脚,彻底搅乱李炳的节奏,不让朝廷有机会休养喘息。

十万玄甲军,加上三万水军轻步兵,在包遇春的指挥下渡过汉水,直扑唐河县。

此地距离南阳近,距离蔡州远,手里只有五万人马的龚承泽面对气势汹汹的包遇春,顿时有些慌了手脚,连番派人向慕容雪和董天星求救,希望他们能尽快率军赶来南阳,抵挡叛军北上。

可是,慕容雪却并没有急着动。

他感觉,敌人的行动虽然非常迅速,但是其主攻方向却始终飘忽不定。玄甲军放着位置相对靠南、兵力更加空虚的随州不去占领,反而选择抵近朝廷主力大军的防线,挑衅意味极浓。

而明显挑衅的背后,往往都蕴藏着阴谋。

包遇春是与何景明、谢光齐名的圣唐大将,慕容雪还在演武堂读书的时候,对方就是正三品的水军大都督、演武堂挂名的首座教习。

论用兵之道,论作战经验,包遇春都绝非等闲之辈。连不可一世、打仗从未服过谁的谢光都要对其顾忌三分。

因此,慕容雪猜测,玄甲军攻占唐河、逼近南阳,一定是另有所图,在没搞清楚包遇春的想法之前,绝不能轻举妄动。

持有同样想法的,还有董天星。

老董虽然是个书生,但爱动脑子的人,从不会盲目乱来。他派人给龚承泽送去口信,劝其不必过分担忧玄甲叛军会如何如何,只需用心加固南阳城的防御工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好。

叛军若是真的全力进攻南阳,他和慕容将军自然会率领兵马赶来增援的。

龚承泽被董天星气得七窍生烟,感觉他和慕容雪都是故意在针对自己,摆明了见死不救。于是,这家伙一封奏折,直接把状告到了东都,并鼓动党羽一起给李炳吹风。

一时间,魏梓轩、田沐等朝臣纷纷上书谏言,说前线的危机迫在眉睫,各路兵马应该尽快集结于南阳一线,防止叛军从唐河向北发起进攻。

然而,帝君却没有采信龚承泽这帮人的说法。

原因很简单,前线主将是他最信任的大臣慕容雪。

李炳派内侍专程赶到南阳城,把龚承泽一通数落,同时严厉警告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有事情,都要听主将的指挥。

总之一句话,慕容雪让你干啥你就干啥,别被包遇春的叛军吓破了胆!

龚承泽没想居然被帝君骂了一顿,不禁郁闷至极。

同时,他也比之前感到更加紧张担忧,因为玄甲军现在已经开始了新的行动。

【作者的话:各位英雄,最近天气炎热,请各位上班读书旅行时,多保重身体。感谢大家继续支持镇疆军,支持李江遥。如果感觉故事还算有趣,拜托多多点赞、投票和评论,谢谢你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