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真大

第二天。

所有的社员都按时出工了。

这一次孙少平也到了地里来。

现在是农闲的时候,只要干个半天的活就差不多了。

孙少平也到了地里来。

孙玉亭过来找了孙少安:“少安,昨天太晚了,我也没细问你。你究竟是怎么办到的让罐子村答应放水?”

孙少安:“说之以情动之以礼。到底是一个阶级的同志,应该互相帮助。前些年,发大水罐子村受了灾,我们双水村的情况好很多。那时候不是给他们送了些粮食。后来公社和县城都救济了些粮食来。但是起先的几天都是我们双水村还有附近两个村子帮衬着的。这个情,他们可不能忘了。后来喝酒,那么大一只碗。人家说,我能把酒全喝下去,他们就答应了放水。我喝了几碗,少平也喝了几碗。还是说到做到,人家答应放了。”

“原来是个这,我就说你昨晚的脸怎么红红的。”

孙玉亭又去找了下孙少平。

他干农活,干不了两下。

二爸和二妈一样,是一队的干活最不积极的两人。

两人在村里大小是个干部,经常有时候不出工,说是开会去了。

“少平。”

“二爸。”

“你昨天喝了不少酒?”

“一点点,不妨事。”

亲戚关系倒还好,就是二爸拖累了父亲,之前有点寄生虫的味道。结婚分家了之后,就没太管了,偶尔还是帮济着。

孙玉亭:“好啊,一眨眼少平也长这么大了,还能赚钱,大哥能轻松不少,再有几年就可以享享清福了。少平,听说你赚了不少钱,怎么赚的,能不能告诉下我。”

孙玉亭在太原的工厂当过工人,有文化。孙少平能干的,他想着自己也应该可以。

孙少平从怀里摸出本英文书来,“二爸,这是县文化馆的工作。英文,你看的懂吗?把这本书的英文翻译成中文,整本翻译完,县文化馆会给一笔钱。”

孙玉亭看了两眼,连忙摇头,这他哪能看的懂。

他也是在文化运动十年期间读的高中,压根没有太多的学习内容,更别说还是英文了。

他明白这个钱就不是自己能够赚到的。

只知道孙少平能赚钱,但是不知道能赚多少,孙玉亭好奇的问了下,“少平,你这个工作能赚到多少钱?”

孙少平:“几十块吧,我都给了大哥,用来娶嫂子。”

孙玉亭羡慕的很,年成不好的时候,一年下来都搞不到几十块钱。

还有点不太满意,侄子赚了这么多的钱,也不买点东西来看看他这个二爸。

有了水了,干裂的地马上看着好了很多。播种之前就要做足了大量的准备。

这时候不是太忙。

只是干到了中午就收工了。

孙少安去自留地去。

看着自留地的情况,心中升起了无限豪情,长的太好了。

二爸也跟了过来,看着这一片的地心里有着很多的滋味,为什么大哥家的地能长的这么的好。

孙少安拔了一株土豆出来,这一株长了四个,每个土豆都有一斤多重,在现在的年头绝对的少见。

孙玉亭:“少安,你家地的土豆咋就能长这么大个呢?有没有什么好的法子?”

孙少安:“我哪知道,往年也是这样,可偏偏今天长的特别的好。二爸,这株土豆你带回去,当作良种。来年的时候把土豆良种种下去,或许也能长这么大了。”

“说的没错。”

孙玉亭非常小心的把这几个土豆接了过来。

要是真的可以长的很大,可以让生产队的地,都种上这样的土豆。

孙玉亭拿着东西回家去了。

在他老婆面前显摆了一下。

果然二妈也是一脸震惊的看着,在她的印象中也很少见过这么大的土豆。

二妈:“咱家地里的?”

孙玉亭:“怎可能是咱家地的?咱地那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哥家的,那自留地被少安拾掇的美得很。”

二妈:“怎么好事全让大哥家给占了呢。”

孙玉亭:“把这几个土豆当作良种,下一茬,我们地里的收成或许也能多些。”

“是这个理。”

孙玉亭:“凤英,这么大个土豆你吃过没有?”

二妈:“见都很少见过。”

孙玉亭:“你说说,那么大个的吃起来会不会香一点。烤一个?剩下的三个当良种。”

二妈贺凤英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把土豆放在了火灶里烤。在一旁期待着。

没多久就烤熟了,香味传了出来。

“一人一半。小心烫。”

孙玉亭这个人对老婆还是很好的,有点什么好的,都会跟自己老婆分享。

“好吃。”

很快的功夫,两个人一人解决掉半个,有点意犹未尽,还觉着饿。

“再烤一个?”

意见统一,又丢了一个进去。

吃完后,孙玉亭就有点后悔了,这是拿来当良种的,被他们吃了两个,总共也才四个呢。剩下的两个说什么也要留下来了。

贺凤英:“要不我们去大哥家再拿几个?”

“凤英,伱怎么能有这思想呢,这是严重的错误。咱们是光荣的贫下中农,不能拿别人的一针一线。你这想法不是偷吗?”

“这不是拿大哥家的嘛,都一家人,行,不拿就不拿。”

孙玉亭把这两颗土豆好好的收了起来。

孙少平在家的时候,一有点时间就去进行他的翻译工作。

终于第二本书也翻译完成了。

他花费了很大的功夫。

半个月完成一本。

有时候他都在想,半个月的时间,赚八十块钱,还有没有更快的来钱方式。

不过目前这个赚钱的法子算的上最稳妥的。就是只有四本书,全搞完了,也才三百多块钱。三百多块钱也能够解决家里的大问题了。

吃过了晚饭,大哥大嫂去生产队那个放粮食的窑洞睡去了。一直睡在公家的地方,大哥的心里也有点不好意思,觉得是在挖国家的墙角占用公家的地方。

翻译费三百多块钱,大哥娶亲的还行。办的稍微体面点至少要用掉一半。

剩下的钱要建窑洞也行,只是建的不会太好,还是少了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