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再世,武穆称雄第139章 无奇不有
宋徽宗崇宁四年二月十六,岳飞两周岁的第二天,子时初一刻,现代时夜间十一点十分。
夜深人静之际,出来利器战队有节奏的行船声,周围一片寂静,有利于岳飞专心读书。
熟悉了殷受的写作风格和神农的高尚品格以后,岳飞的读书速度加快了不少,对那些奇异国度的相关内容很快就能一览而过,了解了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抓住了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重点。
按照这个速度,岳飞读完一个国度的时间也就花大约一分钟,加上思考五分钟足矣。
岳飞的计划是在回家的路上将这本殷受回忆录读完,到了地头就该干啥干啥了。
那里有一箩筐外加一山洞的问题等着他去处理。
他倒是想着路上就找人过来说事,可是别人没有他那么大的精神,需要休息,包括虎子叔叔还有他们的四个师父,都不能免除。
他们都劳累了整整一天加多半夜,这个时候正在船舱里休息,如果他们睡不着不习惯在船上入睡,就不能怪我岳飞了。
看着神农果断的大规模地采取行动,岳飞不由感佩万端。
古人的能力绝对不能小看!
看神农动辄发动了千名医护人员,在一个诸侯国整个范围内采取防疫和治疗行动,而且取得了很大成效,这都可以让后世的人羡慕不已了。
根据殷受披露的神农自己的记载说得清清楚楚,那些无肠国人第一个疗程结束以后,就是只经过一旬时间,所有的人都彻底痊愈,再也不用一天到晚不干别的只有两件事――吃饭和登东。
所有人都是和其他人一样,每日两餐,形成新的习惯。
那些和食店建在一起四处林立的特殊风景线,也全部拆除,变成了每家每户自己的私人所有,根据据他家庭的需要筹建在自己的家里,公共场所再也不见了它们的踪影。
随着无肠国人走向正常,人们纷纷投入正常的生产秩序,很快就在全国度范围内五业发达、六畜兴旺,人口密集起来。
更可喜的是,有不少人家开始添丁进口了!
这可把那些老头儿老太太高兴坏了。
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哪里还有什么比含饴弄孙更令他们高兴?
后来这个地方就成了神农的铁杆保皇派。
以至于以后神农每年都要到无肠国去住上一个月,这个月于是就成了无肠国的盛大节日。
大人就不说了,那些小孩子,都叫神农为爷爷。
自己的亲爷爷都放在其次,神农爷爷绝对是他们的最高级亲人。
看得岳飞都眼红了,心道我岳飞何时建立起那种威望,何愁天下有什么事情不成?
想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岳飞忽然联系到了影二影三等人和他们的重整雄风工程。
或许这个工程大功告成的时候,也可以和神农那些事情比肩?
但是让他们的孩子叫自己爷爷估计没有指望了,还是不如神农爷爷德高望重。
把目标放在他们都叫自己哥哥,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岳飞可没有停留在有许多新生儿管他叫哥哥的满足上,他人小心大,不是一天了。
他真正要学神农的,是神农那种对待大面积传染病的态度和方法。
悲天悯人,这个岳飞有,否则他就不会从后世穿越到宋代,当然一开始他并没有参与决策。
他本着几来着则安之的原则,进行了几次思想转换,就从被迫变为自愿了。
现在,他完全可以满怀信心地说,他的穿越是他的自觉自愿。
至于之前没有这个觉悟的那一段时间,
他也有合理解释,就是那个时候还小,小孩儿干事没谱。
随便y出来一个小孩子,那个没有经历过被大人强迫干事的经历?
也就是说那是不愿意,全因为他是一个小孩子不懂事。
他觉得他真正懂事的时间,是从搞起全民皆兵应对未来的危机开始。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非常重视对人才的搜罗,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真正的人材财富,是在普罗大众之众,这就是神农所作的事情要实现的终极目标。
岳飞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不落后于神农,充分发挥扁毛和他的那些徒弟的作用,搞好宋时人的疾病防疫和医治,尤其是大灾以后的时疫。
我虽然不是三皇之一,可是我能动员的力量应该不差神农老爷子吧。
岳飞浮想联翩瞎琢磨一通,记在他的小本本上,回过神来,继续看书。
每十分钟两个国度的速度一定要保持下去。
下面一个就是沃民国,也是传言中的海外国之一,其民称作沃民,其国土地丰饶,也是以凤鸟的蛋为食、饮用甘露,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
沃民国人食用的凤鸟蛋和饮用的甘露营养丰富,味道极为鲜美,而且各种味道还应有尽有,凡是人们想得到的滋味,皆可在凤鸟蛋与甘露这两种饮食中通过吃喝得到。
这些沃民国人居住的旷野所在,总体来说,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地方。在那个国度里,不但人人和睦相处,鸟兽也都和沃民国人是朋友。
沃人和鸾鸟在那里每天的活动,就是自由歌唱、由舞蹈、沃人和百兽全都和睦相处。
那里的物产也很丰富,有甘华、甘肌白柳、视肉、三骓、璇瑰、瑶碧、白木、琅\、白丹、青丹等多种物事,还有很丰富的银矿和铁矿。
如此丰腴的生活,本来很美好,可是神农去那里以后,经过他专用的眼光一看,立即发现了两大问题,也可是说是两大病症。
第一个就是肥胖症,第二个就是懒惰病。
这两种病症,沃民国人并没有意识到,因为那时的人普遍闭塞,都局限在自己的那个国度里,能够达到千里跨度就是极大的国度了,比如肃慎那样,其它实际都不大。
他们又都爱好和平,当然这个名义好听,实质上就是很懒惰,这也导致他们怕麻烦,希望和平。
因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所以就吃得很欢快。
同时他们的肠胃系统很正常,没有无肠国那种消化系统的疾病,所以吃的好吸收得也好,就很快肥胖起来。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懒惰这个帮凶,如同其它国度的那些人一样操劳,他们也不会得肥胖症这种富贵病,毕竟那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是营养不良。
神农看到了问题,如同在无肠国一样;可是解决问题就和无肠国不同了。
他于是按照捞经验去和国王交涉,那个国王恰好也姓任,是两个赐了同姓的儿子之一,叫任真佞,是一个大胖子。
没有想到的是,他吃了一个结结实实的闭门羹,当场遭到了任真佞的断然拒绝。
还在他还给了神农一个解释,否则神农得郁闷得不食不眠。
原来我民国正在搞一个选美大赛,美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谁更肥胖,连国王都参加了,并且有望获得前三甲好名从次。
任真佞虽然拒绝了神农减肥的提议,却表示了对他的欢迎,然后就极为热烈地向他请教增肥的诀窍,尤其是快速增速的最佳方法,可以帮助拔得头筹。
这种事与愿违的勾当,神农怎么会帮忙?而且他很清楚肥胖是病对人的伤害很大,他又怎么能给那些人帮倒忙?让那些无用的赘肉不减反增?
所以他更郁闷了,然后看了一眼热切希望更胖的国王,拿脚走人。
否则看到那张肥脸,他得支持不住,晕倒在地。
那个没有太多同情心的作着殷受写道这里,按照灌力标注了他的感想和评注,只有三个大字:哈哈哈!估计是嘲笑他操心太多,有人找死,你劝他干什么?
岳飞则是哭笑不得,这是典型的无能为力,也可以说是有劲儿使不上,在岳飞的记忆中,这也是神农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这也让岳飞见识到了习惯力量的无比强大,许多时候你看到很多事情不好,就是挡不住人们的趋之若鹜,而且吊诡的是,那些本质上不好的东西,表面上都对人好,有更大的吸引力。
比如赚钱,许多人明明知道钱财让人眼红,家中堆积的金银会招致强盗杀人劫财,可是极少有人有智慧有定理予以彻底解决。
你将钱财散尽,不就啥事没有了?
不过,这是极端的例子,更加难办的是不良生活习惯,这个才是岳飞最头痛的东西,比如宋时人的官场陋习。
带着这个肥胖症紧箍咒以及它的各种副作用,岳飞不甚情愿地进入下一个国度。
这是一个最为复杂的部落群组,名叫三苗国。
岳飞发现,殷受提起三苗国话就比较多,因为他知道三苗历史悠久人也众多,是最早山陕古国的成员之一,三皇五帝期间从黄帝至尧舜禹时代就名声很大,也被称为有苗、有苗氏、苗民,是那是统治集团的第一个势力炎黄集团的成员,不过却只有平民身份。
从他们的分布来看,三苗主要分布于后世成为长江的中下游一带,也就是大略为古代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也就是说都是大禹王治水的中心地区。
当然三苗也不仅仅局限于一地,上古三苗位在豫中地区也有大量居住,可是这里的三苗人和大禹王和他的前任统治者发生冲突,而从豫中以及周围地区驱至陕甘境内,他们离开了富饶的两湖治水,汶山衡山之间,被大禹王所驱逐,渐迁而西,所谓“窜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也。豫中的三苗就是后来西羌的先人,故此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其国近南岳,就是南阳衡山。
三苗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时,三苗部落就参加过九黎的部落联盟,由此推论,三苗是九黎之后,三苗在这时参加了尧的部落联盟。那时三苗的首领o兜是尧的一个臣子,被称为诸侯。就在尧当政时期,三苗反对尧禅位于舜,于是聚众作乱,尧发兵征讨,作战于丹水,打败了三苗。然后,尧将他们的一部分人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将其首领o兜流放到崇山。
舜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三苗逐渐南移于江、汉一带,发展迅速,日益强大,对舜领导的部落联盟又有不服。舜于是整军振旅,没有经过战争而臣服了三苗。
为防止再发生冲突,舜又把三苗迁徙到偏远的三危,但其中有三苗的一部分民众退至南方地区。传说中三苗是一个较为先进的部落,已有“君子”、“小人”之分,开始有了等级分化。到了大禹王时期,大禹王曾经出师征讨三苗,随后大禹统帅大军与不服的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战,大败苗师,从此三苗才衰微下去。
后来这些居住在三危之地的三苗后裔,又逐渐向西南迁移,然后定居在西南地区,分别自称为苗、瑶、黎、彝等族裔,继续繁衍下去。
神农深入三苗居住地区的时候,uu看书他们还是主要在中原的豫中和两湖地区,尧舜两位帝王级别的大老将他们驱赶到东南和西北以后,神农又跟了上去。
神农的目的和尧舜不同,他主要是提高那些人的建康水平,而不是因为他们不顺服,喜欢捣乱,而将他们赶跑,跑的慢的就给灭掉。
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跟踪,经过不同地区的比较研究,神农发现这些古三苗国人精神不正常!
他们的身体虽然不是那么身强力壮,基本上还可以,别管是生产各种用品还是行军打仗,都可以和尧舜大禹领导的山陕训练有素的战士匹敌。
还有一项,三苗国人逃跑都很擅长,尤其是山地,他们都是爬山越岭如履平地。他们的得以从屡次大战中得以生存,就是仗着跑路快和钻山林。
但是,他们本来是尧舜同一个阵营的人,如果不反叛,就可以同甘共苦,可是他们的精神有问题,导致他们特别暴躁,常常因为小事就翻脸,根本不知道审时度势,避免和强敌硬碰硬。
神农也知道,这种精神疾病,三苗所有人都有,但是这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痼疾,他花费了很大力气,也只能救治一些首领,而且治疗效果都比较缓慢。
即使如此,那些病状得到改善的统领,依然起到不小作用,带领三苗国人放弃了硬拼死打,逃到了东南或者西北偏远之地,避开了尧舜的致死打击,为三苗国人保留了后代。
+ 加入书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