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武器专家,统一枪弹口径!!

“是!”

黄友仁得到了冯斐的许可,自然是开心。

而后,冯斐又去参观了炮厂。

炮厂就两种。

迫击炮,其他炮。

迫击炮厂对标全球主流,60口径、80口径、150口径、210口径一应俱全。

就是冯斐没想到,竟然没有120口径。

其实210口径的迫击炮各方面能力,甚至不如105口径的榴弹炮。

冯斐的记忆中,最适合二战的迫击炮,一定要有120口径。

所以,冯斐命令黄友仁取缔了210口径,改120口径迫击炮。

最大的因素,就是后来火箭筒跟火箭炮的诞生。

150口径迫,冯斐还要用。

奉天还需要发展,没有足够程度的部队机械化之前,150口径迫还得用。

重炮光是后勤运输都很困难,所以团级火炮配置要提上日程了。

其他炮厂,冯斐更是懒得看了。

生产线全部是仿制日式火炮。

换做之前,当然还不错。

但是时代在变化,小鬼子自己的原装都不够用了,何况是仿日式的火炮?

那就是一堆破铜烂铁。

“传令。”

“火炮留三七平射、75口径山炮、105口径榴、150口径榴、其他取缔。”

“之后我派人送一些德械炮跟美械炮,你们参照着仿制。”

冯斐当即有了决定。

“是!”

黄友仁马上接下来冯斐的命令。

身为武器专家,黄友仁知道小鬼子军备的拉胯。

他接过了奉天兵工厂的重任之后,数次跟上面反应过。

希望得到日耳曼、老鹰、米国这些强国的军备,然后放弃日式军备的仿制。

但张小六根本不理会。

黄友仁也是没办法。

现在,冯斐提供了美械还有德械火炮仿制,简直说到了黄友仁的心坎上。

....

三十分钟后,子弹车间。

“各口径的子弹生产线几种?”

冯斐当即问道。

“大帅。”

“六种,四十条。”

“分别是7.92口径、7.62口径、6.5口径以及11.43口径加上9X19口径,最后是12.7口径的子弹生产线。”

“产能的话,月产量差不多3.5亿发左右。”

黄友仁无比肃然的朝着冯斐回应道。

冯斐顿时神色无奈。

藏式毅见状,都认为是冯斐嫌子弹产能少了,赶紧开口解释。

“大帅,如果全力以赴,增加技师数量,月产量7亿发都行。”

只是藏式毅哪里知道,冯斐不是不满现有子弹产能。

实在是口径生产线太多了。

7.92、7.62、6.5其实就囊括了全球主流子弹口径。

为了减轻后勤、制造等压力,各国都在积极统一枪械口径。

包括小鬼子,清一色的6.5毫米子弹。

尤其是冯斐现在的主力部队,加起来足足九万支9万支M1伽蓝德步枪。

M1珈蓝德的口径是7.62毫米枪弹。

但是奉天兵工厂最重要的生产线,在7.92口径子弹上面。

如果不尽快统一枪弹口径,到时候子弹打光了,M1珈蓝德性能再好,也只是烧火棍了。

主要是开罐奖励的不确定性,冯斐总不能指望每次都开到对应口径的子弹吧?

“我现在的问题是,能不能统一子弹生产线?”

“已经生产的步枪,还能不能改变口径?”

陡然间,冯斐朝着黄友仁询问了当下最紧要的疑惑。

啊?

冯斐的问题,就是黄友仁错愕的认真思考了片刻,这才回答道。

“大帅。”

“其实现有的子弹生产线,改变一定参数就能够统一成某一类口径子弹的生产线。”

“不过,现有步枪要改变口径,的确有点难度。”

黄友仁有些无奈道。

“因为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枪械,是线膛枪。”

听着黄友仁的解释,冯斐一下就懂了。

简单点来说,线膛枪的关键,就是生产的时候,枪管已然磨确定了线条。

不同的线条,就意味着枪械的口径。

所以,要改变既有枪械的口径,就需要磨掉固有口径,然后再磨新的口径。

不是不行,主要是耗时耗力。

“大帅,难道您希望以后统一7.62毫米枪弹口径生产线吗?”

“我要7.92毫米口径。”

冯斐认真看着黄友仁说道。

这涉及到一些后来历史的知识。

米国是个工业发达国,军备生产很厉害。

美械可以说是遍布全球的产物,也有因为这一点,所以米国成为了二战之后的最大赢家。

不过当下的话,大家更多是使用英械。

其实就是谁霸主,谁近乎垄断军火方面的生意。

但因为各种国际层面的关系,华夏大规模应用是日耳曼军备。

所以,华夏自产的枪弹口径,几乎全都是7.92毫米。

冯斐决定要统一为7.92mm的枪弹,主要是为了之后打算。

相较于世界其他列强,冯斐认为,日耳曼是唯一可能跟华夏联盟。

到时候,如果华夏跟日耳曼联合击败了全球列强。

最后谁是霸主,自然要么是华夏,要么是日耳曼。

一致的子弹口径,冯斐更有信心带领华夏,成为全球最强列强。

“大帅,其实并非是无法改变既定的步枪口径。”

黄友仁深深思考之后道。

“因为7.62跟7.92不需要全盘推翻重做,只需要在细微上面做出改变就行了。”

冯斐顿时一喜:“所以,九万步枪更改口径,耗时几何?”

“兵工厂的技师全力以赴,每天起码3万支,所以九万步枪,大概三天左右可以全部更改口径。”

黄友仁仔细思考衡量之后,认真回应了冯斐的询问。

“那接下来,统一口径为7.92,另外保留11.43毫米的冲锋枪子弹,加上9X19毫米的手枪子弹、12.7毫米的机枪子弹。。”

“之后产出的步枪,口径都以7.92为标准。”

“你现在就着手让人更改口径,我回去后,马上会安排人将武器送过来。”

一点也不迟疑的冯斐,果断道。

小鬼子马上要进攻苏家屯,冯斐必须争分夺秒的布局。

M1珈蓝德需要尽快改好口径,而后列装到奉军各部上。

没时间浪费了。

“是!”

黄友仁肃然领命。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