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21章 科举殿试

秦远修拧紧眉头,实在不明白赵硕到底想做什么,不过还是缓缓道。

“还有一个月就要秋试了。”

赵硕知道以往的科举的弊端在哪里,而且这不仅仅是科举本身存在弊端,还有底下的这些文武百官在搬弄。

人人都想要把自己的人提上来,人人都想要拉来更多的盟友,所以这些人都把眼睛盯在科举这块肥肉上。

赵硕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改变一些什么,也想要拉拢几个能一心一意为大夏国做事情的人。

但等到科举完成,所送上来的人,其实早就已经定下了所属的派系。

赵硕要打破这个局面,所以他对着底下的文武百官表示。

“这一次的科举需要加入殿试。”

“朕要亲自把关,要亲自看看这些人的才能。”

百官听到赵硕的这个要求,顿时震惊了。

这不仅仅会影响到他们的计划,打破往年的末期格局,而且这还会带来诸多的麻烦。

赵硕参与进来这科举的排名,定然是以赵硕的话语为主。

这其中会有怎样的后果,这些官员都能够想象得到。

秦远修一系的人把目光都盯在了他的身上,希望他能拿出一个态度。

还有许多的人都在低头不语,他们都在想着这个事情的坏处。

还有一些人没有从震撼的表情当中恢复过来。

有些人已经忍不住的在窃窃私语。

“皇上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不是给底下增加了不少的活吗?”

“看来这是多事之秋,不仅仅是外面有八国的战争,就连着内部也不消停。”

“或许这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件好事少了。”

这些人在议论的时候,秦远修也在考虑赵硕为何要增加这样的环节。

看来皇上是想要挑选心腹大臣了。

这是想要和我抗衡,而且还是想要有更多的谋略。

这个家伙现在为何变成如此这般?

想要逃脱我的手掌心儿,就凭小小的皇上还愣着点,我就任由他先扑腾着。

到时候他自然会不知不觉的掉进我的布局当中。

秦远修低头的时候,脸上已经多了一抹阴险的笑容。

赵硕说完话见到底下的人并没有回应,反而是窃窃私语的议论,他咳嗽了一声,随后脸上露出怒容,他用手一指秦远修。

“秦相?”

“难道你反对朕的这个提议吗?”

“不敢,皇上说的是,应该多增加一个环节,这样才能更好的挑选出有用的臣子。”

秦远修嘴里答应了赵硕,但是心中却是有其他的想法。

赵硕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又训斥了不争气的官员几句,这才宣布退朝。

这边刚刚到了御书房,赵硕就接到了太后有请的传讯。

现在赵硕对太后的印象有所改观,

所以他也没有再继续的阅奏章,而是来到太后寝殿。

太后脸色慈祥,望向赵硕的目光,又多了一抹与之前不一样的味道。

虽然她告诉秦远修自己不参与朝堂上的事情,但是朝廷的这些事情她还是知晓的。

特别是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她更是一清二楚。

今日把赵硕叫过来,她有自己的想法。

等到攀谈了几句之后,太后这才拉着赵硕的手,语重心长的对着赵硕表示。

“皇上,你最近长大了不少。”

“听闻你的那些举措和所做的事情,哀家也能放下心了,就算死了,哀家也能对先皇有所交代。”

“不过你还年轻,路还长着呢,做事情一定要多多考虑。”

“哀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但哀家却知道一定要戒骄戒躁。”

太后再调整着自己的语气,再想把事情说得更委婉一些,但是赵硕却说道。

“母后找我来畅谈,有什么事情直说就可以,母后的经验比我多,我也会听从有用建议。”

“但听从的只是人生方面的建议,至于这朝堂上的事情……”

赵硕只说了半句话,其实是在告诉太后朝堂上的事情不需要操心。

但是太后怎么可能不操心呢。

最近这段她都已经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了,她对赵硕说道。

“皇上年轻气盛,所以做事情会显得锋芒毕露。”

“这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时候会有好处,有的时候也会有坏处。”

“这做人和做事情都是要刚柔并济,一味的太过于强硬,会导致有些内阁大臣多了心思。”

“哀家听说皇上还要在科举当中加入殿试,这是要把人给当靶子呀。”

“这些人未必能承受得住如此的压力和心理折磨。”

太后的意思很简单,选拔上来的人才,如果经受了这样的折磨,不堪大用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因为有些人就算是有才能,但是在心理方面却相对差一些。

这样的人在接受压力的时候就可能会精神崩溃。

而且那些官员也会把殿试过了的人才当成目标。

这就是太后所说的靶子。

虽然太后对于朝廷上的各种事物,并不是有太多的见解,但是对于人心的把控还是厉害。

这些年来文武百官安的都是什么心思,她都能猜出来,秦远修这一脉对殿试有何反应,她也能猜出来。

现在秦远修在朝堂上直接就答应了赵硕的这个条件,这就证明在暗地里没憋好屁。

所以太后真担忧秦远修会使用阴谋。

赵硕听到太后能和自己说这么多,很是高兴。

不过太后的心思,他可谓是不愿苟同,最后冷哼一声,霸气的开口。

“朝堂上下的那些都是软骨头,对待八国联军不敢硬气,但是在内部却勾心斗角。”

“母后,我是一国的皇帝,在治理国家的这个方面我要有发言权。”

“我要挑选出能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才,而不是和他们继续同流合污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