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全村的人都去贺喜了。
因为,只出两个大钱做贺礼,就能吃一顿带肉的席面,实在太划算了,这一年,一般的人家,都几乎没见过荤腥,大家都馋坏了。
老银哪里准备了席面?就是几大锅烩菜。
因为旱情严重,小麦家的老母猪也在去年冬天被杀掉了,老母猪肉腥臊得很,没人吃,家里就把头蹄下水收拾干净,卤了吃,肉都做成了熏肉。
老银把熏肉都拿回去:“谁还讲究什么腥臊不腥臊,能吃到肉就不错了。”
尹大早就够娶亲的年龄,但他一心想娶王童生,哦不,王秀才的闺女王杏儿。
可这王杏儿仗着自己认几个字,架子端得大得很,一心想嫁个富裕家庭的读书人,看不上尹大。
但她姿色平平,还被娇惯得刁蛮任性,又不会过日子,好人家也看不上她,王杏儿老大不小了,也没有定亲。
突如其来的旱灾,让王秀才家一下子陷入困顿。
王秀才这几年虽然没有回来,但她家还有二十几亩地,佃给了别人种,又因为有王家庇护,不用交税赋和杂捐,加上以前的积蓄,日子还能过。
没想到遇到灾荒,地里颗粒无收,佃户都要饿死了,哪里能交上地租?再加上,有人传信说是王秀才在省城病死了,王家翻脸了,不认她家是本家,王秀才老婆想去王家告贷,也被人家轰了出来。
家里没了顶梁柱,王杏儿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五口人要吃饭,她娘愁得哭天抹泪。
王秀才老婆那天,在路上碰上尹大,就拦着诉苦,尹大立刻从家里偷了粮食送过去。
王杏儿是个没良心的,既然看不上尹大,就不要收人家的礼物,既然收了礼,尹大托人去求亲,就该答应下来。
一边拿人粮食,一边拒绝亲事,王杏儿甚至给媒人说:“等灾荒过去,我就想办法还了他家的粮,我不能为了这点东西,卖了自己。”
就这么个混眼子、喂不熟的女人,尹大竟然还日夜惦记,把老银气得要死。
老银以前总对长子高看一眼,到了现在才知道,这就是个无脑的傻子,他拦住偷粮食的尹大,把他锁在家里:“这种女人,白给都不要,一点眼力都没有,这时候还端着,就让她家人饿死吧。”
尹大和老银赌气,不肯吃饭,把秦氏心疼得不行,天天和老银闹腾。
老银烦了,问秦氏:“这个媳妇,你说,要不要?”
秦氏大眼睛一瞪:“为何不要?白吃咱家好些粮食了,还拿了不少的钱。”
老银听出还有内情,追问:“怎么回事?”
秦氏不想说,老银怒了,大眼睛瞪起来:“你不说我就不管了,老大的亲事,你自己经营。”
秦氏虽然霸道,但也知道没有男主人,定亲结婚的事情非常艰难,只好老实交代:“老大把束脩悄悄给了她,不然,老大怎么不去读书呢?”
老银以为尹大跟小槐一样,是因为不安全,学堂不开学呢。
“好,既然这样,就听我的,现在,死活都不能送粮食,送去这个媳妇就娶不来,过几天,估计那边粮食吃完了,再让媒人跑一趟。”
尹大还隔着窗户骂他爹:“趁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你这样逼来的媳妇,我死也不娶。”
“好,这个王杏儿,爱嫁谁嫁谁,爹爹不再让人求亲。”
老银干脆在家看着尹大,不许他偷跑出来,也不许他偷粮食送给王杏儿。
他若不这样,秦氏肯定会帮儿子出逃、偷粮的。
尹大力气小,每次送给王家的粮食,也就几十斤,五口人,又没吃过什么苦,根本不像别的人家,还掺点谷糠、麸子、野菜什么的,他们吃纯粮食,还一日三顿,没几天就吃完了。
王杏儿信誓旦旦,说尹大一定会送粮食过来,可是,一天又一天,弟弟、妹妹饿得哇哇哭,她也饿得浑身无力,肚子里难受得不行。
王秀才老婆又和女儿商量:“给你找个婆家吧,不然,咱家都得饿死。”
“我不,我不,你不能把我卖了。”
妹妹王桃儿哭哭啼啼地给娘亲说:“把我卖了吧,只要给我吃的,去谁家都行,我实在受不了了。”
王桃才八岁,长得又不怎样,谁愿意要?想找童养媳的都是穷人家,不可能要秀才家的女儿,什么苦都吃不来,还爱穷讲究。
村墙外面的流民,多得是买儿卖女的,十斤高粱换一个,比这便宜多了。
第三天的下午,王杏儿自己都饿得受不了了,给她娘说:“你去找花花婶儿,让她去尹家提亲吧,好歹那还是个读书人。”
媒人来到尹家,林引旺的头摇得拨浪鼓一般:“不行,我不能趁人之危,我家要娶媳妇,不是买媳妇。”
花花其实是个朴实的人,也是男人得了病,不得不干这个养活儿女,闻听,不好意思地一笑:“他大哥,小孩子一时说错话,你就不要计较了,实在是杏儿不懂事,你这样好的人家她还不愿意,她还能嫁什么样的?有钱有文采又长得好,也得看得上她。”
老银还是摇头:“不行,不行,我儿子说,不趁人之危,这样得来的媳妇,他死也不娶。”
花花实在无奈:“尹大哥,你给上一斤小米,救救那家人吧,断顿好几天了。”
老银吃了一惊,给了五斤小米。
花花拿回去,还分了一半,她家也没多少粮。
王秀才老婆熬了两顿粥,二斤半小米又没了,尹家不答应亲事,显然是女儿的话传过去了,她气得把王杏儿骂了一顿:“不知好歹的东西,要模样没模样,要个子没个子,啥活都不会干,除了认几个字,不当吃不当喝的东西,你还端起来了,你就看吧,过了尹家这个村,看你还能找个什么样的。”
接着,又是饥饿,王杏儿真受不了了,亲自来到尹家,站在门口,却实在没脸进去,还是心心看见了,喊秦氏出来。
王杏儿给秦氏跪下:“以前是我不懂事,不知道好歹,求求婶婶,救救我一家吧。”
秦氏不知道该怎么说,还好,看到女儿出去,王秀才老婆急忙去找花花,花花及时赶到。
“尹大嫂,你家老大和杏儿情投意合,咱们这做长辈的,可不能棒打鸳鸯哦。”
秦氏不好意思地一笑,悄声问花花:“我还以为是来借粮食的。”
“不不,我今天来啊,就是吃你家馄饨的。”
秦氏立刻拉起了杏儿,同时请花花进家门。
花花的手里,就拿着王杏儿的生辰八字,秦氏请人进屋坐了,奉上了茶水,急忙跑到尹大的房间外面,征求儿子意见:“王家托人求亲,你到底答应不答应?不答应,我就让媒人回去了。”
尹大也就是嘴硬,这会儿哪里还敢说个“不”字?
秦氏从丈夫那里要了钥匙,把儿子的房间门打开,尹大激动地在院子里直转圈儿,老银气得骂了他一句:“轻浮!”
尹大这才进屋不出来了。
吃馄饨,就是定亲的代名词,不一定要吃馄饨,而是弄一顿好点的吃食就行。
没有肉、没有菜,秦氏烙了个红薯饼,又给下了一锅葱花面。
当然,也让王杏儿跟着吃,王杏儿羞得要死,但在食物面前,却说不出“不”字。
吃过饭,花花拿着尹大的八字帖,带着王杏儿回去,尹大随后背着一袋小米送了过去。
尹大就是个自私的,他从来没有给王家送过高粱,每次不是麦子,就是小米,别人还以为他家多富有,不吃高粱呢。
老银催着花花,让婚事的进程快些进行,王秀才的老婆,也是这个意思。
林家庄订婚娶亲,也是有流程的,第一步是吃馄饨,就是两家大人觉得门当户对,有结亲意向,请媒人吃饭。
第二步,叫看屋,就是女方长辈,有时候是女方的母亲,有时候是姑姑或者伯母婶婶,家里能拿事的女长辈,去男方家走一趟,看看这个家的房子、院子、摆设等等,看他家是穷还是富,是不是收拾得很干净,人是不是够利落。
若是看屋这一关,女方看不上,不肯留下吃饭,原来的馄饨就白吃了。
第三步是换帖,就是交换八字,这一步是要立字据的,算是真正定亲了,以后,谁家反悔,都可以拿字据到衙门打官司告状,说对方嫌贫爱富什么的。
王秀才老婆直接让花花拿了八字过来,等于一下子就跳到了第三步。
一个村的,谁还不知道谁家怎样?用不着看屋,若是正常年景,用不着也不会省略,但眼下不是特殊时期吗?
王家,急需要人输血呢。
接下来,第四步就是行礼,男方给女方送彩礼。
王秀才家急需粮食,彩礼当然要尽快送去。
老银很大方,送了五百斤麦子,一百斤小米,一千斤高粱,二百斤红薯,还有五百斤红薯干。
这足够王秀才家人吃一年的。
老银还送了一匹红绸子,一匹篮绸子,一匹大红花的棉布,一匹蓝布,十两银子。
没有大雁,秦氏用白面捏了一个蒸熟了,没有莲菜,也用面食代替,猪肉,没有新鲜的,熏肉代替……
反正,种类和数量,都齐全着。
然后,定下了结婚的日期。
结果,忽然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