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的谣言越来越凶了,甚至已经慢慢发展到不需要贾诩和麋芳等人来操纵了。
而这其中的谣言非常的杂乱,尤其是在经历了这么多次事情之后,麋芳对于这种谣言的传播也是越来越精通了。
不但传播的途径和速度非常快速,而且手段也更加的诡谲了。
其中的谣言更是似是而非,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同时,也可以快速让这些流言蜚语流入无数百姓的口中。
然后让百姓自行传播。
麋芳已经真真正正是练出来了,他现在就非常清楚,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稍稍加以引导。
然后经过无数百姓的口舌传播之后,那就真的是...什么都看不出来了。
而且要多诡异有多诡异,要多令人咋舌就有多让人咋舌。
不过中途需要些许的引导,才不让这些谣言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但这里面消耗的人力物力...就少太多太多了!
麋芳就是用这种办法,从关中到陇右,从陇右到汉中,从汉中到益州。
各种流言蜚语,各种肮脏不堪的谣言那传的叫一个飞起。
尤其是现在,更是让西川的那些豪族一日三惊...
西川本土豪族和那些三辅南阳进入西川组成的东州士以及东州兵之间的恩恩怨怨,现在算是彻底被抬出来了。
而且这些事情愈演愈烈,让西川的诸多豪族掌权之人都开始真正琢磨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心中的惶恐也是愈发的严重了。
同时,此时还在巴郡进退两难的张松,也再次收到了自己好友法正的密信。
虽然张松不知道这封信是怎么通过层层手段成功送到自己手中的。
但是这信中的内容也是让张松非常的震惊。
密信很短,但是信上的内容却非常惊人。
法正告诉了张松如今西川的局势,也告诉了张松如今西川豪族所面临的危险。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事情。
但是在最后的地方,法正还告诉了张松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兄长张肃抓住了这次机会。
伪造张松与袁绍之间的所有密信,说他与袁绍早就已经暗中联合在了一起,就是为了图谋西川,为了让袁绍彻底占据了西川。
甚至还在那些密信之中,标明了许多的家族...
在这些密信之中解释了许多之前益州解释不清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全部都被栽到了张松还有那些益州的本土豪族的身上。
当然,这件事情肯定不是张松做的,但如果说这件事情就是张肃在栽赃陷害张松,那倒也不对。
毕竟成都张氏哪怕是支持张肃,也不可能让张肃和张松如此内斗从而让他人看了笑话。
栽赃陷害,到时候简直是让外人看笑话的。
因此,这些事情其实也算是真的...
只不过,信的确是真的密信,也的确是张肃从张松的府邸书房一封一封搜出来的。
但这些信那是连张松自己都不知道,他是想要和袁绍有联系,但之前两个人也是没机会的。
不过现在没关系了,事情已经发生到了这一步,不管是因为各种阴差阳错还是因为一些人的一时冲动从而做出了决定。
但只要根据现在的结果从而生生逆推这个过程,那么就可以将所有的不合理全部都变得合理。
将所有的侥幸和冲动都变成了某些人的早有预谋...
至于这些信是怎么出现在张松府中的,作为张松的好友,想要在张松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往张松的书房之中送些东西...
那还不是简单到了极致?
如此一来,张肃证据确凿,张松也是彻底回不去了,而且这封信也彻底让张松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回归必死无疑,可是现在不回去...袁绍也同样不会再给他机会。
他在袁绍的身边得不到信任,也同样得不到任何的好处,进退两难就是对张松最好的评价了。
而这种时候许攸的出现,则是给了张松最后一次机会。
得到了麋芳消息的许攸恰到好处的出现在了张松的身边,巨大的利益让许攸决定和麋芳再次合作。
同时,麋芳也告诉了许攸如今西川的情况,还有张松身上的潜力。
让许攸顺利找到了张松,并且将张松再次引荐到了袁绍的面前,由许攸作保给了张松最后一次机会。
“松,可以帮助大将军说服西川的豪族们。
让他们加入大将军,彻底将...整个西川送给大将军!”
已经被彻底送到了绝路上的张松只能拼死一搏,他告诉袁绍如果现在撤离的话,很可能会让整个西川彻底和袁绍失之交臂。
不管刘璋最后如何对待他们这些士族们,但如今的刘璋都有机会将整个西川都彻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要么趁着这次机会直接攻占西川,要么趁此机会让西川的诸多豪族彻底放弃刘璋,从而选择离开西川。
要么...撤兵之后,一点一点重新将西川打回来!
许攸等人也顺势提议,此时就算是不能完全攻克西川,也可以利用如今西川的混乱,将大量的西川士族还有百姓直接迁徙进入汉中。
如此一来,汉中也不至于彻底放弃,而且也可以保证再次进攻西川的跳板,也可以挡得住刘备从上庸的偷袭。
最重要的是,从西川带走了大量的士族和百姓,不管最后是刘璋继续占领西川,还是刘备进入西川。
没有了大量的士族,没有了大量的百姓,满目疮痍,他们都别想在西川发展起来。
西川彻底崩殂之日也就不远了。
到时候他们只需要解决掉自己身后的麻烦之后,略微出售就能够彻底夺取西川,全下益州。
这一次,没有争吵,没有辩论,所有人的意见几乎一致。
因为这条路是他们现在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进不得,撤不了,离开就代表着失去机会。
贾诩已经将西川现在其他的路,彻底堵死了。
同样,也让西川成为了如今天下大乱的真正起点。
“西川乱了,那天下也就差不多可以乱了...”
“躲在犄角旮旯的那些人,现在谁都别想安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