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 火箭

与身后的贝利亚同志说着话,马林科夫同志走进维克托的车厢,他扭头的瞬间看到站在桌子旁边的维克托,直接说道:“有北欧的地图吗?维克托。”

维克托点点头,没有说什么,只是转身走到车厢右侧,摆放在角落里的一个保险柜旁边,蹲下身子摆弄了一会儿,打开柜门,从里面取出一个黑色的档案夹。

“怎么,和丹麦人的谈判不顺利?”拿着档案夹,维克托转身回到办公桌旁边,他将档案夹上的封扣打开,抽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牛皮纸地图,一边展开铺在桌上,一边笑着问道。

维克托拿出来的,正是一份北欧地区的详细地图,如今这年月里可没有卫星测绘那一说,因此,类似这种地图都是比较宝贵的。在卫国战争之前,联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国内以及周边地区,实话实说,当时的北海以及大西洋地区,并不是联盟重点关注的地区,因此,相应的军用地图也比较匮乏。而随着战争的结束,联盟的视野终于跳出了曾经那片偏狭的地区,开始向全球展望,所以,对各类地图的搜集工作也相应展开。

但测绘地图并不是容易的事,除了绘制之外,还需要实地的核实和校正,其本身是一个比较繁琐和复杂的工作,而维克托现在所用的这份地图,也不是由联盟自己主导测绘的,而是来自于情报部门,说的更具体一点,就是从英国人的手里窃取的。

“任何谈判都不可能顺利,”马林科夫同志笑了笑,他随口说了一句,迈步走到维克托的旁边,低头朝地图上看去。

维克托先是朝着贝利亚同志点了点头,随即也将目光投向桌上那份地图。

因为有着前世的记忆,基于一种常识,维克托的脑子里其实是有一份世界地图的,当然,只是很基本的世界地图,在这幅基本的地图上,欧洲大陆的基本构成是比较清晰的,但若是具体到每一个国家的详细情况,就非常的模糊了,最重要的是,类似维克托前世的那种身份,他所能接触到的地图,基本上就是平面地图,其对地理的阐述与实际情况是有一定差距的。

就拿丹麦这个国家来说,对于那些熟悉了平面地图的人来说,它与俄罗斯之间的距离就太远了,两者之间根本不应该有什么联系。而在实际上呢?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到列宁格勒,直线距离只有1143公里,这段距离比从北京到上海都要近了将近一百公里。

而维克托摆在桌上的这份地图,就是一份军事地图,从这份地图上,看丹麦对联盟的重要性,就非常的直观了,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作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整个波罗的海海峡都被丹麦扼住了,海峡的入口处横亘着博恩霍尔姆岛,只要在这个岛上建立一个军事基地,便可以将整个波罗的海的出入口堵住,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除此之外,整个丹麦的国土,就像是一对舒展开的双臂,它将整个卡特加特海峡涌入了怀中,而这个海峡则是波罗的海海峡的延伸线,从北海进出波罗的海的船只,必须要经过这个海峡,而横贯日德兰半岛的基尔运河,便是绕过这个海峡的唯一捷径。

在过去几年的卫国战争中,联盟感受到了波罗的海舰队对联盟北方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战争结束之后,联盟的军队建设方案中,有着大批的陆军部队将被裁撤,但航空兵和海军则是需要重点建设的部分,而在这其中,波罗的海舰队的加强,便是重中之重的一部分。

从地理位置上看,尽管联盟地缘辽阔,整片国土横跨欧亚,广阔的国土面积为联盟的军事防御提供了优越的缓冲地幅,联盟在历史上能够两次击败侵略者对莫斯科的进攻,都是因为地缘辽阔的缘故,但就地缘而言,联盟的地理位置并不算优越,尤其是对海军建设而言,条件非常不友好。

从远东地区来看,太平洋舰队的活动范围,受到了日本的扼制,舰队进出太平洋,不管是津轻海峡,还是宗谷海峡,都是一个易于扼守的“鸡脖子”;而从南部来看,黑海舰队的活动范围,又受到了土耳其的扼制,博思普鲁斯海峡与达达尼尔海峡,又扼住了其进出地中海的咽喉;从北方来看,波罗的海舰队的活动范围,则受到了丹麦、瑞典、挪威等国的扼制,其中,尤其是丹麦的扼制力最强。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大陆型的国家,联盟与日本、美国以及英国这样的海洋型国家不同,其缺乏开放性的军事港口,海军要想进入大洋活动,必须突破一定的岛链封锁,因此,在维克托前世的时候,联盟不是没有战略眼光,也不是不知道发展海军的重要性,而是自身在发展蓝水海军的条件上先天不足,最终只能放弃。

就目前而言,联盟在未来军事发展的思想领域内,显然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主要是海军发展所受到的地理限制还没有明显表现出来,其次,火箭技术才刚刚进入实弹发射试验环节,其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没有体现出来,但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这两个方面的表现日趋明显了,那么联盟在军事发展的思想上,肯定会有一个最终的定型,即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空天军以及导弹部队的发展上,同时放弃对海军水面舰队的大规模投入,转而集中力量发展潜艇舰队的建设。

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维克托盯着地图想了很多,直到马林科夫同志开口,他的思绪才被拉扯回来。

“维克托,你切实主持过一段时间的火箭技术研发工作,对这方面的东西应该也有一定的了解,”马林科夫同志眼睛盯着桌上的地图,他将双手撑在桌沿上,思索了良久,才吐了口气,问道,“在你看来,谢尔盖·帕夫洛维奇同志的任务有可能完成吗?”

他举起右手,在面前做了个意义不明的手势,强调道:“可以从莫斯科直接发射到伦敦的火箭,有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武器库中吗?”

莫斯科到伦敦的距离不到两千五百公里,只听马林科夫同志这么问,维克托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这是中央委员会在经过之前的讨论之后,最新下达给火箭技术研发部门的命令,即要求研发射程超过三千公里,有效载荷超过三千公斤的火箭,这样一款火箭,就可以将三吨重的核弹头,直接从莫斯科丢到伦敦去。

如今,联盟进行火箭技术研发的部门一共有两个,一个是科罗廖夫同志的研发小组,一个是德国人格罗特罗普所领导的研发小组,前者的研发代号是“r”,后者的则是“g”。

总体而言,科罗廖夫同志所领导的研发小组,在研发进度上是保持领先的,这一次在卡普斯金亚尔所实验的,就是这个小组研发的“r-3”火箭,预计射程为九百公里,有效载荷超过了一千五百公斤。至于格罗特罗普所领导的研发小组,他们研发的火箭代号为“g-4”,目前还没有进行试射试验。

而马林科夫同志口中所说的谢尔盖·帕夫洛维奇同志,就是指的科罗廖夫。

“谢尔盖·帕夫洛维奇同志所要实现的目标,可不是射程三千公里,”维克图笑了笑,说道,“他的目标,是要将一枚火箭射到外太空去,所以,三千公里只是一个保守的目标,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马林科夫同志的目光看过来,那视线中带着几分责怪——是的,在如今这个年月里,尽管科罗廖夫同志已经通过一系列的视线,证明了火箭技术所能带来的超远射程,但将火箭投送到外太空这个概念,大部分人还是接受不了的,在他们看来,这更像是一种理想,而不是可以实现的未来。

面色一整,维克托说话的语气陡然间严肃起来,他说道:“而且,我认为他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毕竟他已经用实际的成功做出了证明,而且,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必须看到的一个现实是,既然火箭的射程能够达到九百公里,那么就能达到三千公里,五千公里,甚至是一万公里,换句话说,我们所追求的,不应该是从莫斯科打到伦敦,而应该是从联盟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成功打到美国。”

“你总是这么乐观,维克托,”听了他这番话,站在一旁的贝利亚同志笑了笑,随后伸手在他肩膀上轻轻一拍,说道,“不过,乐观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性的问题。”

维克托微微一笑,没有争辩,他相信未来能够证明一切。

“至少它现在解决不了丹麦人的问题,”马林科夫同志眉头微皱,说道,“而且,即便是认可谢尔盖·帕夫洛维奇同志的观点,我们也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拨付给他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