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珣自押下了老王爷和王妃,就急着回京城复命去了,只得和宁墨匆匆作别。
但是聪慧如他,也没有想到,那竟成了他和宁墨的最后一面。
分别,来得像上辈子一样猝不及防。
那时她是宁王府义女,他是安国公世子,两人阴差阳错,被凑到了一起。
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严珣对于自己的婚姻和夫人,没有过太多设想。
因此,当安国公定下宁初婳的时候,他说好。
后来被人算计,成了原主,那也不过是换了个人,对他来说区别不大。
只唯一有些让他不快的是,以那么狼狈的方式。
不过看着原主可怜畏缩的样子,他也说不出来什么责备的话,只得将人放在后院。
但是偶尔有几次踏足后院,他又有些不忍心。
原主本就不受王府重视,又是因那种原因嫁过来的,在国公府里也是处处被轻视。
但她就是像一根小草一样,地位低下,却又无比坚韧。
只要你给她一点阳光雨露,她就会拼了命地对你好。
严珣忍不住摸了一把脸,脸上已经是冰凉一片。
宁墨在的时候,他能清楚地感受到两个人的不同,像是在提醒他,上辈子不过是一场梦,那些都是他的错觉。
但是现在,连宁墨也走了,整个天下之大,宁王府已经没了,不管是哪个宁墨,他都不会再见到了。
严珣忍不住怀念起原主给他做过的炸果子。
乡野村庄,没有什么好的吃食,只要放油放糖做出来的面点,就觉得是美味无比的宝贝了。
那是原主为了感谢他,第一次帮自己说话,还惩治了势利下人的报答。
炸果子上面裹着浓浓的一层糖,咬一口,就感觉仿佛所有的蜜都黏在了口腔之中,之后才是面点的味道。
但是看着对他笑得一脸怯懦又感激的原主,他忍不住吃了两个。
久而久之,他也会借着休息的理由,来后院转悠转悠。
国公府人口本就简单,他又没有多少通房姬妾。可能,就是想看看原主有没有被人欺负,顺便再吃两个炸果子吧。
原主偷偷搭了泥土灶,给他烤稻米烤鸡仔,还烤过白面。
但也出人意料的好吃,香香的,脆脆的,还有一丝烟火的香气。
严珣那时因为丑闻影响了科举,最终发挥也不好,只在京城中担任了个闲职。
虽然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严珣越发觉得,这样每天悠闲无比,回家还有个人全心全意在等着的感觉也不错。
直到——
安国公将他叫到了书房。
严珣这才明白,和安国公府联姻,宁王一直有着自己的算计。只要安国公现在的姻亲是宁王,宁王的算计就一直如影随形。
而听安国公话里的意思,宁王拉拢朝臣,又将女儿嫁给一直中立的安国公府。
似乎还谋害了紫霄观的清舒道长,导致紫霄观一路没落,难以出任国师。
也许背后的目的,是窃国。
安国公只能佯装不解,将话题揭过,但宁王显然没有死心。
将儿子叫来,安国公也是想要提个醒,现在后院里的虽然是义女,但也别做傻事。
宁王府的这摊浑水,不能趟。
那次谈话之后,严珣去后院的次数也渐渐少了起来。
所以说起来,两人真正无忧无虑的日子,其实很短不过区区几日光景,几月朝夕。
原主依旧很老实,严珣不来,她也不会主动打扰,不会追到书房不依不饶。
上一世的严珣还因此来判定,也许原主本就没将他当回事,自己所谓的出手帮助,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但是现在,了解了宁王和宁王妃的嘴脸之后,严珣才有些明白。
有些人并不是不想争取,只是因为一直被嫌弃,一直被舍弃,所以从心里就认定,自己不配拥有追逐的底气。
小心翼翼地活着,不给任何人带来麻烦,也许就是他们最大的奢望了。
可惜,他直到这一辈子才明白。
上一世的他,没有想到兵变来的那么快。
宁王联合了西北的瓦刺,举兵直逼京城。
路过安国公这个不配合的亲家家门时,为了防止安国公为皇帝提供助力,一把火烧了安国公府,又派私兵破门屠杀。
安国公府中自然是有暗道的,但是老两口没来得及逃跑,就成了刺客的首要攻击目标。
文臣世家,哪里是杀红了眼的武将对手。
严珣本可以逃跑,但突然想起来后院的原主,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脑子里的第一个念头,不是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而是想要看一眼原主的情况。
那一日的大火,严珣记得清清楚楚。
原主穿着他偶有一次给她置办的嫩绿裙衫,后院里的下人们死的死,逃的逃。
原主自知无处可逃,前院的砍杀声声声入耳,就是逃,在这大火之中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因此只是仓皇地收拾着几样东西,那是她仅有的家当了,如果不收敛好,怕是死了也没人会给她归置好吧?
严珣闯到后院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场景。
原主正拿着几样东西急匆匆往屋外跑。但房屋已经烧起来了,大梁随时有倒塌下来的风险!
严珣看得眼睛一跳,忍不住上前一把将原主拉了出来!
院子里的草木已经烧了起来,身后的房屋突然轰然倒塌!激起一片火星和炭火的灰尘。
原主之前在屋里本就被灼烤了许久,现在又吸入了这么多烟尘,已经渐渐说不出话来了。
严珣将她抱在怀里,这是他第二次离她这么近,却是第一次认真打量她。
整个脸颊上无一分丰润,嘴唇干裂,脸上还有许多烟灰,只有一双眼睛,又大又亮。
呛了太多的烟,原主忍不住咳嗽起来,却仿佛越咳嗽越难受,直到咳出了泪光。
她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用沙哑的声音断断续续说了句:
“世子,谢谢…”
最后那个你字没有说完,就已经在他的怀里闭上了眼睛。
国师羽化登仙,证明功德圆满,并不应悲痛,小皇帝强忍着心绪,主持了送别宁墨的丧仪。
自那之后,小皇帝和严珣好似上了发条一样,越发兢兢业业,将大庸朝内外治理的繁荣兴盛,四海升平。
严珣在丞相一职上做了三十年,只要每日辛劳勤勉,才能将火光中颠沛流离的前世记忆忘却。
最后五十多岁的时候,上书乞骸骨,那时候的小皇帝也准备退休了,大方地恩准了,还给了严珣不少赏赐。
辞官还乡的严珣没有直接回家乡,而是去了紫霄观一趟。
现在年纪大了,哪怕道路坦阔,一路通途,坐着马车,他终究是没有当年那么意气风发了。
宁墨的真身葬在紫霄观的真神阁中,紫霄观中人也会定时洒扫祭拜。
严珣好不容易爬上了山,跪坐在真神阁前的空地上,将那张发黄的符纸掏了出来。
“怅望九天泪沾襟,山寒水冷接平明。
薄衾清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得道云霞举,惟愿来世寄思情。”
“宁墨,这张符我一直没用过,纵观这一世,我只有这一个愿望。”
“不知道你说的话,还作不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