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苓也耐心地道:“李梦娥不是杀人凶手,这会儿被张夫人骂几句也不会少块肉,大理寺不是靠她一张嘴来给人定罪的,还真能让她给张玉书偿命不成?”
“所以说还她清白是早晚的事情,倒是你牵扯入这桩案子中,无论量刑还是舆论,对你的试图仕途和朱家人的正常生活都会有影响。”
“我把话说的难听点,就算你的仕途保不住,也总要把外面那些议论声对朱家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吧?”
从夫妻俩的一番话中,朱嘉阳总算是听了出来,老师是全心全意站在他的角度着想的。
他也不是真的蠢,被狠狠骂了一通后,从昨晚紧张无措的茫然状态中回过神来,很快意识到自己把事情弄得更糟糕了。
“老师,对不起……是学生愚蠢鲁莽了!”
朱嘉阳愧疚不已,懊恼得想给自己两耳光。
云苓摆摆手,随即道:“我话还没问完呢,昨晚大半夜的你不在村里参加践行宴,跑去有间药馆找李梦娥做什么?”
“我、我……”朱嘉阳顿时结巴起来,不知该如何解释,“总之还请老师相信学生,我们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像张夫人污蔑捏造的那样!”
云苓见他这副模样,更确定了心中的猜测,肯定道:“但你的确对李梦娥有意,是吗?”
朱嘉阳脸色紧张地发红,垂头抿着唇不说话了,他不知道对方会怎么看在这段在世人眼里“不正常不健康”的感情。
云苓叹气,“我就说你平日里也是成熟稳重的人,怎么遇事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原来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她之前在桃源村里的时候没少和村民们打交道,平日里朱嘉阳都是一副大哥哥的模样,把村里的孩子照顾引导的很好,连孟福儿也很信赖他。
看着也不像是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现在就解释得通了。
听到这话,萧壁城颇有些惊讶,他实在没想到朱嘉阳会对李梦娥上心。
但感情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不讲道理的,他对此没有过多想法,很快又正色起来。
“先不谈别的,你和张夫人在大理寺门口一闹,这事肯定很快就会传开,我刚才已经先派人通知顾院长亲自到朱家走一趟,安抚老村长的情绪,免得他们担惊受怕。”
“至于张玉书之死,我相信你的确是误杀,有关过失杀人的案子,大周各地官衙都处理过类似的事情,审判结果根据案情的不同也有很大出入。”
过失杀人分很多种,比如有猎户打猎误伤路人致其死亡,这种肯定是要罚钱判刑的,没得说。
其次是当事人受到迫害,在性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被迫反抗时不慎致其死亡,类似情况衙门会判为正当防卫,不会给当事人定罪。
但第二种情况的前提是,必须确保当事人在案子发生的时候,的确属于弱势的一方。
倘若人真是李梦娥杀的,她不会被判太过严重的刑罚,只会因为目前的平民身犯了权贵性命,被判个一两年意思意思,还可能因为儿子年纪尚幼被不断减刑。
她显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执意要顶罪。
但朱嘉阳就不一样了,首先没有证据能证明,他当时处于弱势反抗的一方,其次他是个平民,按照法律得罪加二等。
虽然这个“以下犯上,罪加二等”的规定很操蛋,但在古代这种阶级明显的封建社会背景下,却是很常见的。
当初封侍郎的填房小杨氏在设计封阳时,只是略略影响了云苓的名声,就被判了三年刑。
而她买凶杀人未遂这么严重的事情,也依旧只判了三年刑,因为线人的出身比她卑贱太多。
污蔑诽谤和买凶杀人未遂,两者的严重程度显然不是一个等级的,最后却因为涉案对象的身份尊卑而导致了同样的量刑结果,云苓早就觉得不合理了。
她和萧壁城一直想要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落实下去。
只是以前贵族阶层在法律中有许多优待和特权,牵扯的条律太多,刑部那边一直还没重新编写好法典,这才没来得及改革。
倘若能早些改革,朱嘉阳这件事会好处理很多,但谁也算不到会发生这种事,只能算这小子倒霉。
云苓没参与过大理寺的日常工作,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了解有限,不由得问道:“朱嘉阳此举也算是见义勇为了吧?类似他这样的情况,有没有最终判定无罪的?”
萧壁城点头道:“有倒是有,不过这类案件很少,一般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杀人者曾是远近闻名的贤者,做过许多拿得出手的善事或对当地有大贡献,被官府格外开恩赦免罪名。”
“要么就是被杀者乃罪恶滔天之人,所做之事足以激起民愤,最后官府反而判杀人者是为民除害的义士,不仅不会被定罪,还会被嘉奖。”
他最早想的就是从这方面入手,先保护好朱嘉阳的名声再说,因为这两种判决结果都立足于当事者的声誉和民间舆情。
就算这个青年人现在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不代表他以后没有。
萧壁城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会出错,哪怕暂时不入仕,朱嘉阳去做别的事也能干出一番实绩,到时候依旧能折罪。
虽犯了命案,在百姓看来也是见义勇为,能够谅解。
只是没想到他跟李梦娥的关系有些暧昧不清,还被张夫人给宣扬了出去,这便在舆论上先矮了一头。
真是个傻小子啊,哪怕刚才在大理寺门口吵架的时候,当众咬定自己去有间药馆是急病抓药呢?
顺着张夫人的话去解释他和李梦娥堂堂正正,不就等于间接承认的确是半夜去找李梦娥的了。
难道这就是身为老实人的自觉吗?
萧壁城心里叹气,不管怎么样,先尽可能地搜集对朱嘉阳有利的证据再说。
天子门生的关注度太高,这件案子不能压着冷处理了,必须尽快开堂公审,以免舆论演变成流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