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便是要研制出这仙人所传的印刷之术!”
御书房里,李世民缓缓吐出这么一句话。
杜如晦有些懵,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就这?
不过好歹是仙人所传,他也只能委婉地提醒:
“陛下,印刷之术臣已有所耳闻,多为民间匠人所用。”
他这意思无非是,陛下,印刷术已经不是什么不传之秘了,怕您不知道,我跟您说一下。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虽然不说话,但是显然也是杜如晦说出了他们要说的话。
“哼!”李世民不满道:“朕难道不知民间已有印刷之术吗?”
“那跟仙人传下来的能一样吗?”
随即,他便把姜升告诉他的活字印刷术介绍给了三位大臣。
活字印刷术比起雕版印刷术,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之处。
何况姜升在讲解的时候也已经稍微指点了一下这里面的门道,经李世民一番转述,长孙无忌等三人迅速便理解了。
“好啊!”房玄龄一拍大腿,“臣对这雕版印刷之术略知一二,若是雕错一字,便要整版更换。有了这活字印刷术,届时只需更换一个字便可!”
长孙无忌也不无感叹:“雕版制作殊为不易,想要印刷书籍更是难上加难,每一页都要重新雕刻。”
杜如晦接住了长孙无忌的话继续说道:“而如今有了活字印刷术,便可将模具重复使用,不必再耗费人力物力雕刻模板。”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却高深莫测地一笑道:“你们可知朕为何如此看重这活字印刷之术?”
其实长孙无忌、房玄龄以及杜如晦三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过李二想显摆,这点面子总还是要给的。
于是三人齐齐摇头道:“还望陛下明示!”
“有了此物,便能够大肆印发书籍,让天下学子都有书可读!”
李世民斩钉截铁的一句话,却让三个大臣眉头微皱。
这个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还不至于让这三人有太大反应,但他们的陛下却相当激动?
如今虽然科举已经推广开来,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依旧遥不可及。
唐朝已经有了各级学馆,从中央的国子监,到州学、乡学乃至村学。
不过大多数普通人只能够就读于条件简陋的村学或者乡学。
用现代的话讲,师资水平和硬件条件都相当落后。
这也是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之一,古今皆是。
老师教学水平不够,也许还能靠着天分和努力自学以弥补。
可是这书籍的缺乏,却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眼下有了这活字印刷术,自然可解决这个困境。
看见三人反应平淡,李世民也觉得是意料之中。
“朕问你们,这几年,科举一事,中举的士子里,以寒门出身多还是门阀出身多?”
房玄龄不假思索:“自然是门阀士族更多。”
“陛下此举,是想让更多的寒门学子中举?”杜如晦沉吟稍许,继续道:“恐怕作用不大。”
长孙无忌也说道:“士族门阀的家学,非寒门能比,何况朝堂上关系错综复杂……”
剩下的话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在场所有人都知道。
士族门阀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太大了,这也是让君臣四人头疼的地方。
“呵呵。”李世民冷笑一声,“这活字印刷,只是朕的第一步!”
“朕真正要做的,是推动科举改革!”
这句话一说出来,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面色齐齐一变!
还未等他们开口,李世民便又说道:
“士族门阀的危害你们不是不懂,仙师已经为朕提出了数道策略,可解决这群门阀。”
“首先,便是要采取匿名制,主考官的信息不可泄露,阅卷时要将考生姓名遮住,杜绝这群门阀士子动手脚的可能!”
“其次,仙师告诉朕,要取消士子的推举制度。”
“朕便做绝,取消科举对所有士子的限制!”
“不论出身如何,只要家世清白,便可参与!”
“朕要让这群士族门阀,与天下百姓对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可是魏征劝诫朕的,朕便让这群门阀也知晓其中利害!”
李世民的这番话,掷地有声,让长孙无忌三人都听得心脏怦怦直跳。
士族门阀之所以影响力这么大,究其根源,便是对知识的垄断。
活字印刷,首先便打破了天下百姓无书可读的困境。
再将科举公平化,确保寒门学子与士族门阀竞争时尽量处于同一位置。
最后解除科举的限制,让所有读书人都能够参与进来。
质量比不过士族,就拿数量来弥补!
如此一来,后面的每次科举里,士族门阀子弟中举的人数一定会渐渐下降。
这群门阀的影响力也将渐渐被消除。
而且,科举改制还不会逼得这群士族造反。
其一,士族门阀经过隋唐的战乱,元气大伤,并没有真正掀桌子的底气。
其二,李世民此举,对于天下百姓来说都是好事。若是这群士族敢出面阻挠,便是与天下人作对,他们不敢。
其三,科举即便改制,对于士族来说,也是先天便存在优势,硬件条件毕竟比这些寒门要好多了,他们能够捏着鼻子认下来。
正如姜升所言,这是钝刀子割肉!
“好,好,太好了,这个法子好,这个法子好!”
“如今百废待兴,不宜对这群门阀动刀兵,此乃上上之策啊!”
“这还是堂堂正正的阳谋,那群士族绝不敢当面作对,即使暗地里使绊子,也无法阻挡,这是大势所趋!”
长孙无忌、房玄龄还有杜如晦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对李世民提出的这几道政策推崇不已。
同时,他们也对李世民嘴里的那位仙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身处仙境之中,依然能够对大唐提出此等绝妙之策,也只有仙人才能够做到了吧?
这一刻,对姜升身份的怀疑,终于烟消云散。
“陛下!”房玄龄似是想到了什么,面色激动,“仙人可有治理蝗灾之策?”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这些天也是为蝗灾苦恼不已,听得房玄龄的话,都纷纷用期待的眼神盯着李世民。
李二胸有成竹,缓缓道:
“区区蝗灾,自然不在话下!”